野生滇红茶和普通滇红茶的区别
云南红茶简称滇红,产于云南省南部与西南部的临沧、保山、凤庆、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制作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先经萎凋、揉捻或揉切、发酵、烘烤等工序制成成品茶,与所有的茶叶一样,根据采摘时间的不同品质存=存在一定的差异,滇红茶春茶和秋茶的区别。
滇红茶有春茶和秋茶之分
滇红茶的采摘时间
从云南红茶的采摘时间来看,采摘期为每年的3月中旬至11月中旬,分为春茶、夏茶和秋茶。
春茶条索肥硕,身骨重实,净度好,叶底嫩匀。
夏茶正值雨季,芽叶生长快,节间长,虽芽毫显露,但净度较低,叶底稍显硬、杂。
秋茶正处干凉季节,茶树生长代谢作用转弱,成茶身骨轻,净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
滇红茶的制作工艺
一、萎凋
萎凋是工夫红茶的基础工序,是在人为的条件下,使整批芽叶正常均匀失水,失水过程中,激发内在成分的变化,达到适当程度的物理和化学两方面的变化。
1、萎凋的目的
(1)、在一定条件下,均匀地散失适量水分,减弱鲜叶细胞的张力,使叶质柔软,韧性增强,为揉捻造形和提高叶细胞破碎创造必要条件。
(2)、水分散失,细胞液浓缩,细胞膜透性增强,酶的活性增强,叶片内部各种物质(成分)发生相应变化。
(3)、鲜叶中的部分芳香物质开始转化,低沸点青草气物质逐渐消失或转化为其他物质,散发出萎凋叶特有的清香。
2、影响萎凋的因素
(1)、鲜叶本身与水分散失的关系
萎凋不仅要使失水达到一定程度,而且要求失水均匀。萎凋均匀与否,是萎凋质量好坏的关键。鲜叶老嫩不同,其含水量不同,同一鲜叶,其芽、叶、梗各部位的组织结构不同,含水量不同,水分蒸发的难易、快慢也不同。同一批鲜叶要求嫩度与新鲜比较一致,才能达到萎凋均匀的效果。
(2)、萎凋失水与叶片物理状态
鲜叶中一种是自由状态的水,易在空气中蒸发散失;另一种是与细胞原生质结合的水,不易散失。萎凋开始散失的大部份为自由水,当细胞蛋白质亲水性被破坏,结合水才释放出来。鲜叶经过萎凋,水分散失,叶面积缩小与时间成正比。鲜叶嫩叶面积缩小更大,萎凋后叶片大多呈背卷状。
(3)、萎凋失水的外部条件
温度、湿度、通风与摊叶厚度等外部条件,对失水速度、萎凋质量有直接影响。温度高,水分蒸发快,保持一定的叶温,有利于萎凋质量提高;当空气相对湿度低,水分蒸发快,相对湿度高,水分蒸发慢;通风既是促进水分蒸发,又是供应热能的介质,保持一定的通风条件是必不可少的;摊叶厚度影响通风性能,保持适当的厚度利于萎凋质量提高。
3、萎凋过程中的生化变化
(1)、水溶物的增加与干物质的消耗
鲜叶中各种水解酶的作用,使一些不溶水的物质转化为水溶性物质,淀粉水解为单糖是茶汤甜醇滋味的组成、原果胶转化为水溶性果胶是增进茶汤的醇和度、氨基酸的增加了茶汤的鲜爽度和茶叶香气成分。
(2)、多酚氧化酶的变化
随着萎凋叶失水,细胞液进一步浓缩,酶的活性增强,酶活化最适温度为35℃。多酚类化合物减少,主要受萎凋温度、时间和失水量的影响,时间控制在8~10h,萎凋叶含水量在62%,多酚类化合物的减少对品质的形成有利。
(3)、叶绿色和维生素C的变化
在萎凋中易受儿茶素的氧化而减少,也易受叶绿素酶的分解而破坏。
(4)、芳香物质的变化
鲜叶中的青叶醇在萎凋中挥发或转化为具有良好香气成分,萎凋叶出现清鲜花香。
滇红茶有春茶和秋茶之分
4、萎凋程度
(1)、萎凋适度叶,叶形皱缩,叶质柔软,嫩梗萎软,曲折不断,手捏叶片软绵,紧握萎凋叶成团,松手可缓慢松散。叶表光泽消失,叶色转暗绿,青草气减退,透发清香。
(2)、萎凋叶含水量62±2%为标准,根据鲜叶嫩度不同,掌握“嫩叶重萎凋,老叶轻萎凋”的原则,严防萎凋过度。
二、揉捻
揉捻是工夫红茶塑造外形和形成内质的重要工序。工夫红茶要求外形条索紧结,内质滋味浓厚甜醇,它取决于揉叶的紧卷程度和细胞的损伤率。
1、揉捻的目的
(1)、通过揉捻的机械力的作用,叶细胞损伤,茶汁外溢,加速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为形成红茶特有的内质奠定基础。
(2)、使叶片卷成紧直条索,体形缩小,外形美观。
(3)、揉出的茶汁溢附于叶表,干燥后乌润有光泽,冲泡时易溶于水,增加茶汤浓度。
2、揉捻的技术因素
(1)、投叶量
根据机型号,叶子老嫩,投叶量多少不一。一般自然装至距揉盖5cm即可。
(2)、揉捻时间
一般在60~90min,受揉捻机性能、叶质老嫩、萎凋质量、气温高低条件影响,在保证揉捻质量的前提下灵活掌握。
(3)、加压
一般掌握“轻、重、轻”的加压原则,揉捻开始不加压,叶片初步成条,逐步加压,揉捻结束前减压,使茶条收圆,茶汁回收。
(4)、解块筛分
解散团块,初步分级,有利于发酵均匀。
3、揉捻的程度
以细胞损伤率在80%以上,叶片90%以上成条,条索紧卷,茶汁充分外溢,黏附于茶条表面,用手紧握,茶汁溢而不成滴流为度。
三、发酵
发酵是工夫红茶形成品质的重要工序,目的在于促进内含物发生深刻变化,为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品质准备基质。发酵从揉捻已开始,还须经发酵工序才能在最适条件下完成内质的变化,提高制茶品质。
1、发酵中的生化变化
(1)、发酵的实质
红茶发酵的实质是以多酚类化合物深刻氧化为核心的化学变化过程。
(2)、多酚类化合物的主要氧化产物与红茶品质
经过发酵,多酚类化合物发生了深刻变化,水溶性部分可进入茶汤,对茶质量有直接影响;一部分氧化产物茶黄素是茶汤亮度、香味的鲜爽度和浓烈度的重要因素,茶红素是茶汤红浓度的主体,收敛性较弱,刺激性小。只有茶黄素与茶红素含量水平都高而且比例适当才能形成优良品质。
2、发酵的技术条件
提供最适合以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为主体的一系列化学变化条件,是温度、湿度、通气。
(1)、温度
包括气温和叶温,叶温过高,氧化过于剧烈,茶香低味淡,色暗;反之,温度过低,氧化反应缓慢,发酵难以进行,发酵室的适宜温度为25~28℃。
(2)、湿度
发酵叶本身含水量与空气的相对湿度。发酵叶本身含水量影响茶汁浓度,浓度过高过低,化学作用受到抑制,造成发酵不足或不匀。相对湿度可以维持叶内水分,不致因蒸发过快而造成发酵叶表层干硬,影响正常发酵。因此,发酵室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以上。
(3)、通气
发酵中物质氧化需消耗大量氧气,在缺氧条件下,发酵不能正常进行,发酵场所保持新鲜空气流通。摊叶厚度影响通气和叶温,摊叶厚度一般为8~12cm,嫩叶薄摊,老叶厚摊;气温低要厚摊,气温高要薄摊,以保持通气良好,达到空气新鲜,供氧充足。
滇红茶有春茶和秋茶之分
3、发酵的程度
(1)、青草气消失,出现发酵叶特有的香气——一种清新鲜浓的花果香味。
(2)、叶色春茶黄红,夏茶红黄,嫩叶红匀,老叶红里泛青。
四、干燥
是鲜叶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决定品质的重要环节,一般分毛火和足火,中间经一段时间的摊凉。
1、干燥的目的
(1)、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
(2)、蒸发水分,紧缩条索,使毛茶充分干燥,利于保持品质。
(3)、应用湿热化学作用形成工夫红茶特有的色、香、味。
2、干燥过程中的理化变化与品质的关系
(1)、迅速制止酶促氧化作用,70~80℃时,多酚氧化酶失活。
(2)、在烘焙过程中高沸点的具有良好香气的成分透发出来,低沸点的不愉快的芳香成分挥发逸失。
(3)、因热化学作用具有强烈涩味的酯型儿茶酚裂解成简单儿茶酚和没食子酸,减少苦涩味而形成活泼的收敛性味感。蛋白质裂解成氨基酸,淀粉裂解成可溶性糖,使茶汤浓度提高,滋味醇厚。叶绿素的裂解破坏,改善了红茶的色泽。
3、干燥的技术因素
主要掌握温度、风量、烘干时间和摊叶厚度。
(1)、温度
兼顾蒸发水分和内质变化的要求,应掌握毛火高温110~120℃,足火低温85~95℃。毛火低温容易产生发酵过度,温度过高造成外干内湿。
(2)、风量
一定条件下,加大风量可提高干燥效率,风量不足,水蒸气不能及时排出烘箱,影响品质。风量过大,热量损耗。
(3)、时间
毛火高温快速,足火低温慢烘。
(4)、摊叶厚度
保证通气性良好和热能的充分利用,干燥质量的前提下,毛火薄摊,足火厚摊;嫩叶薄摊,老叶厚摊;碎叶薄摊,条状叶厚摊。
4、干燥的程度
毛火茶含水量以20%~25%,足火茶含水量以4%~6%为适度。实践中经验掌握毛火茶叶条基本干硬,嫩茎稍软,足火茶达足干,梗折即断,用手指碾茶条即成粉末。
滇红茶的种类
1、滇红金针
也称金针滇红,该款茶因条形如“针”色泽“金”黄而得名。金针滇红精采单芽精致而成,相对来说级别是比较高的一款茶品,相对市场,相对同价位下,品质以凤庆的为“优”。
2、滇红松针
该款茶制作和命名上是金针滇红的兄妹茶品,在采摘一芽一叶的茶料,精制而成。市面价格上相对要比金针低,口感等却也特别优质,以凤庆产的为最“明显”。
3、滇红金螺
该款茶选料一芽一叶初展,芽叶细嫩,茶汤金黄,滋味醇和,回甘生津,滑厚,柔润,延绵。特点身骨重实,色泽调匀,冲泡后汤色红鲜明亮,金圈突出,香气鲜爽,叶底红鲜亮。市场上还有外形类似于金螺的碧螺,颜色为绿色,不过红碧螺总的口感特点就是茶汤苦涩,能够接受红碧螺口感的人也是在少数。
4、滇红金芽
也称金芽滇红,该款茶条形自然饱满,茶芽直(金芽)或稍弯曲(也有人称为半曲金芽),也是以形命名的一款茶。精采单芽精致而成,相对来说级别较高,相对市场,相对同价位下,品质也以凤庆的为“优”。
5、古树滇红茶
又称野生滇红,古树红相比其他的滇红,有点其貌不扬。该款茶,色泽偏黑,茶品级别无要求,严格意义上讲,是在采摘原料上有区别(野生茶或放荒茶为原料),工艺特别
滇红茶的饮用技巧
1、滇红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调饮,依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糖、奶、花朵、蜂蜜、柠檬等,都可以取得加分的效果,口感也会变得更加丰富。
2、滇红茶冲泡时间不宜过长,放久后茶中的茶多酚会迅速氧化,茶味变涩,冲泡时间掌握得恰当,可以释放最佳茶香。
3、新鲜的冷水煮沸泡茶,可以把茶的香气充分释放出来,而隔夜水、二度沸水等,都不适合冲泡红茶。
4、谨慎斟酌投茶量,建议少量多次冲泡,较能发挥红茶香醇的原味。
滇红茶有春茶和秋茶之分
总结:滇红工夫因采制时期不同,品质随季节变化。采摘期为每年的三月中旬至十一月中旬,分为春茶、夏茶和秋茶,以春茶居多,秋茶最少
滇红金丝和滇红茶区别
金丝滇红是曲条型的,形状是揉捻后干燥定型的。金针是直条针状的,是采用茶叶理条机将茶条弄直后干燥定型的。
滇红工夫茶和滇红的区别是什么
滇红茶属于红茶,滇红是云南红茶的简称,滇红工夫主要产于南省南部与西南部的临沧、山、凤庆、西双版纳、德宏等地。
滇红茶产地环境
滇红产地内山峦起伏,平均海拔高于一千米,而且温度适宜,降水充沛,其中有着茂密的森林,突然相当的肥沃,正是由于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使得这边的茶树十分高大,芽壮叶肥,白毫茂密,茶叶中所含矿物元素丰富。
滇红茶属于红茶是不是
滇红茶制作工艺
滇红采用的是工夫茶的制作工艺即先经萎凋、揉捻或揉切、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成品茶;再加工制成滇红工夫茶。这样制作出来的茶外形显得十分紧结,茶叶也显得相对粗大,因为是红茶,所以冲泡出来的茶水呈现鲜红色。
滇红茶的品质鉴别方法
滇红茶的茶叶看起来比较大,是属于大叶种的茶类。滇红茶的外形看起来肥硕紧实,金色的毫毛显露出来看起来十分的明显,品饮起来的味道十分的香浓,有一定的刺激性的感觉,在工夫红茶的味道中独具一格。
滇红茶在一年之中有着不同的采制时间,茶叶的品质在不同时期也有所差别。一般的情况下春茶会比夏秋茶来的好。对于滇红茶来说,不同时期的茶其毫毛的颜色也有一定的差别。毫毛的颜色有淡黄、菊黄、金黄等几类。春茶的毫毛大多数是淡黄色,夏茶呈菊黄色,秋茶看起来是金黄色的。
滇红茶历史记载
在1930年的时候,当时滇红茶才刚刚面世,而且也不叫这个名字,当时的名称为云红,当时在云南凤庆地区新中国成立后,滇红茶的生产规模不断的扩大,品质也越来越好,现在的产销量是以万吨来计算的。
滇红茶属于红茶是不是
综上所得,滇红茶属于红茶,具有利尿、消炎杀菌、解毒、提神益思、生津清热、预防龋齿、降压降脂、延缓衰老、护胃、降血糖、抗癌、抗辐射等方面的功效。
祁红与滇红茶的区别
祁门红茶产自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一带,以槠叶树种的茶树芽、叶、嫩茎为原料。槠叶种茶叶,叶形为椭圆或长椭圆形,叶质柔软。槠叶种内含物丰富,酶活性高,很适合于工夫红茶的制造。
滇红是云南红茶的简称,主要产自滇西南一带,原料为优质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鲜叶肉厚而柔软,芽叶肥壮,茸毛特多,其茶多酚与儿茶素含量丰富,适宜制作红茶。
滇红茶和滇青茶有什么区别
普洱茶(又名滇青茶)与滇红均为云南省知名的茶叶,两者的生产原料均为云南省大叶种茶叶;普洱茶冲泡出来的汤色褐红明亮,滇红茶冲泡后的汤色红艳明亮,普洱茶和滇红茶在汤色上区别细小,因此,不少初学饮茶的人往往将普洱茶误以为是滇红茶。其实,普洱茶与滇红茶存在本质的区别,接下来将与茶友们一探究竟。
滇红茶跟其他茶的区别在哪
普洱茶与滇红均为云南省知名的茶叶,两者的生产原料均为云南省大叶种茶叶;普洱茶冲泡出来的汤色褐红明亮,滇红茶冲泡后的汤色红艳明亮,普洱茶和滇红茶在汤色上区别细小。因此,不少初学饮茶的人往往将普洱茶误以为是滇红茶。其实,普洱茶与滇红茶存在本质的区别,下面一起来看看究竟怎么回事。
普洱茶与滇红的具体区别如下:
一、茶类不同
普洱茶,属于黑茶类,普洱茶为后发酵茶,所以越陈越好;而滇红,属于红茶类,滇红为全发酵茶,所以新茶好。
二、工艺区别
工艺上,云南滇红茶是先发酵茶,而普洱茶是后发酵茶。普洱茶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渥堆(发酵)、干燥、分筛、拣剔、拼配成成品茶;滇红先经萎凋、揉捻或揉切、发酵、烘烤等工序制成成品茶。制作工艺上,滇红茶是先发酵茶,生产结束发酵也停止了;而普洱茶是后发酵茶,在储藏的过程中将一直进行自然发酵,即使是人工发酵的熟茶也还会继续发酵。所以普洱茶还有生茶熟茶之分,而滇红茶则没有。
三、外形不同
普洱茶有普洱散茶和普洱紧压茶两类。普洱散茶外形条索肥壮紧结、重实,色泽棕褐或褐红;而普洱紧压茶是利用普洱散茶蒸压而成,外形主要有饼、砖、沱等等。
云南滇红茶主要是散茶为主,滇红主要有工夫滇红和红碎茶。工夫滇红外形以条形为主,也有部分卷曲形的,其色泽乌润、金毫显露;红碎茶外形呈细小的颗粒状,色泽乌润,可再加工成袋泡茶。
四、滋味不同
普洱茶滋味醇厚,独具陈香;而滇红滋味甘醇、鲜爽,甜香馥郁。一个是陈香,一个是甜香,二者比较容易区分。
五、功效不同
云南滇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近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肌功能。而普洱茶的功效主要有:降血压、血脂,减肥,防辐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由于普洱茶的降血压、降血脂作用,以及其降低血液黏度的作用,长期服用普洱茶可以对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有效。
以上便是普洱茶与滇红茶的主要区别介绍,希望对茶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滇红野茶和滇红茶的区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ngshi-198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