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采摘 > 云南茶叶怎么采摘

云南茶叶怎么采摘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19:01 点击76次

云南大树茶叶怎么采摘的

1.从季节上来看,春季采摘最为合适

由于春天雨水充沛,气温温和,加上茶树经过一个冬季的休眠,根部积累了丰富的养分,使得春季茶树生长特别旺盛,春梢芽叶肥厚,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幼嫩芽叶毫毛多,与茶叶品质形成的有关的有效成分,如氨基酸、可溶性果胶、维生素C和芳香油含量富集,不仅使茶叶滋味醇厚鲜美,香气浓郁,而且保健作用更佳。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春茶往往是一年中茶叶品质最好和采摘最合适的时期。

2.从一天的时间来看

一天中最好的采茶时间是在上午7点后、1点前。如果茶园里有树能挡阳光的话,下午1点后至4点前也可以。

总的来说,采茶的时间会因为茶叶的出产地域和品种而各不相同。我国大部分茶区,季节分界明显,一般每年3-5月份采摘和制作的茶叶,称为春茶。

一般6-7月份采制的茶为夏茶,因夏季气温高,有利于茶多酚的合成与积累,茶叶苦涩味较重,适于做成品红茶。

云南茶叶采摘方法

凤庆滇红茶秋茶采摘时间是11月中旬

根据云南红茶采摘时间,采摘期为每年3月中旬至11月中旬,分为春茶、夏茶和秋茶。

春茶肥,身骨重,清透好,叶底嫩匀。夏茶正值雨季,芽叶生长快,节间长。芽虽露,但净度低,叶底略硬杂。秋茶处于干燥凉爽的季节,茶树生长代谢变弱。该茶体轻骨轻,纯度低,不如春夏茶嫩。

云南大理茶叶怎么选

下关沱茶:沱茶是云南茶中相当古老的制品,早就畅销省内外。现代形状的云南沱茶创制于清光绪二十八年,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是由思茅地区景谷县所谓“姑娘茶”(又叫私房茶)演变而成现代沱茶的形状。

普洱茶: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苍山雪绿:苍山雪绿是云南大叶良种名茶之一。创制于1964年,1980到1983年连续三次被评为省级名茶。产于云南大理苍山山麓,选用云南双江勐库良种,该种芽叶肥嫩,叶质柔软,持嫩性强,茸毛特多,富含茶多酚与氨基酸等成分。

云南国内茶叶怎么做

云南糯米茶是一种具有浓郁口感和独特香气的传统茶饮。以下是一种常见的云南糯米茶的做法:

材料:

- 云南普洱茶叶:适量

- 糯米:适量

- 清水:适量

步骤:

1. 将糯米用清水浸泡2-3小时,然后将浸泡过的糯米沥干备用。

2. 取一锅清水,将糯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沸。

3. 煮沸后,转小火煮熟糯米,直到糯米变得粘糯软糯。

4. 在煮熟的糯米中加入适量的云南普洱茶叶,继续用小火煮约10分钟,使茶叶的香气融入糯米中。

5. 关火后,将煮好的云南糯米茶倒入茶杯中,即可享用。

您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适量的糖或其他调味品来调整云南糯米茶的味道。这是一种简单而美味的云南特色茶饮,希望您喜欢!

云南茶叶一年采摘几次

云南一年四季茶叶才发芽三次,菜摘三次,春节过后3月份开始采摘春茶,也是一年当中最好的茶,也厚芽白,五六月份采摘的雨水茶,也叫二波茶,雨水茶茶叶没春茶肥厚,而且成品黑色不漂亮,味道也没春茶好,到七八月份是第三波茶,叫三波茶,也叫稻花茶,应为这时间稻花开,稻花茶产量非常少,而且芽小所以有很多都不采摘,而有的采了自己喝,因为味道比雨水茶好而且不输春茶,稻花茶完了就要等下一年了

云南茶叶采摘基地照片

我国盛产茶叶的地方有:

1、福建:乌龙茶、白茶、红茶发源地,乌龙茶最有名声的省会。福建省因气候地理条件优越,所产茶叶涵盖多个领域,如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福鼎白茶、福州茉莉花茶、政和红茶等茶叶皆产自福建。福建以北的武夷山,亦是名茶大红袍金骏眉正山小种等远播之地。以南则是安溪铁观音之产地。闽东以福鼎白茶为代表。

2、云南:茶树发源地,茶叶历史悠久,遍布百年以上的古茶树。云南省作为国内最主要的茶叶产区之一,自然条件优越的临沧、普洱和西双版纳集中了云南最为优质的茶叶原料基地,也诞生了一批影响行业的一线品牌茶企。主产绿茶、红茶、普洱茶,以普洱茶最为盛名。“普洱茶”命名出自于地区县名,不过,现时“普洱”二字已代表云南茶。

3、浙江:浙江省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向来是我国茶叶的重要产地之一,绿茶产量占全国绿茶的65%,茶叶出口量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其中中国名茶之首——西湖龙井、茶中珍瑰——安吉白茶、日本茶道始祖——余杭径山茶、钱江源头孕佳茗——开化龙顶。其中杭州西湖的“龙井茶”更是名播中外。

4、安徽:安徽自古就名茶好茶迭出。除淮河以北外,县县产茶。属中国名茶重要生产省份之一。安徽有六安瓜片、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在中国十大名茶中就占了三成,其中祁门县邻近黄山和九华山山脉,盛产祁门红茶,乃世界世界四大红茶之一。

本文《云南茶叶怎么采摘》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aizhai-80073.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