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采摘 > 武夷山茶叶是怎么采摘的

武夷山茶叶是怎么采摘的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18:05 点击86次

武夷山茶叶是怎么做出来的

武夷山是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之一,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汉代史书中虽未见记载,但1958年发掘的程村韩城遗址中曾出土大量陶制茶具,证实了早在汉代时期南平居民就已经开始种植和饮用茶叶。北宋著名诗人范仲淹曾著有《武夷茶歌》来描述名誉天下的武夷茶:“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朱熹在武夷山水帘洞三贤祠前也有楹联一副:“山居偏隅竹为邻,客来莫嫌茶当酒。”体现出他以茶代酒的待客之道。

武夷山茶叶怎么分类的呢

武夷山最出名的是武夷岩茶,是武夷山一带生产的乌龙茶类的总称,主要品种有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半天腰等。

武夷山茶的品质特点:

1、大红袍,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

2、铁罗汉,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

3、水金龟,属半发酵茶,有铁观音之甘醇 , 又有绿茶之清香,具鲜活、甘醇、清雅与芳香等特色,是茶中珍品。

4、白鸡冠,品质优,色泽暗黄,红点明,香气高爽,稍经贮存似橘皮香,滋味浓醇甘鲜。

5、半天腰,茶汤汤色金黄清澈,滋味浓厚,回甘润喉,岩韵明显,泡后茶叶叶底软亮。

武夷山岩茶种类

武夷岩茶品种繁多,有一千多种。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岩茶分大红袍,水仙,肉桂,名枞,奇种,几个系列。水仙,肉桂是岩茶的当家品种。传统名枞有五大名枞:大红袍,铁罗汉,半天腰,水金龟,白鸡冠。大红袍是五大名枞之首,又单归一个系列。大红袍母树有六棵,是不同的6个品系,雀舌,北斗,奇丹,大红袍等纯种茶都是这几棵母树有性后代中培育出来的。

武夷山茶叶采摘标准

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产区,2020年,武夷山市共有茶山面积14.8万亩,相关从业人员12万,茶叶产值超22亿。茶产业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3月5日是农历惊蛰节气。在福建武夷山,流传着惊蛰“喊山”的传统。当地茶农通过“喊山”的方式,“喊醒”休息了整个冬天的春茶,盼望茶树尽快吐绿露新,茂盛生长,祈盼丰收。惊蛰节气,喊山祭茶的民俗在武夷山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也是当地春耕最具仪式感的活动。

之所以在惊蛰节气进行,因为这是茶叶生产中的重要节点。惊蛰之后,气温回升,茶树生长。当地茶农要在这个时候对茶树进行修剪、锄草,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为四月中下旬开始的茶叶采摘生产制作做好准备。

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产区,2020年,武夷山市共有茶山面积14.8万亩,相关从业人员12万,茶叶产值超22亿。茶产业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武夷山茶叶是最好的吗

武夷山绿茶还是不错的,品种有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半天腰等等,武夷山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出产许多品质优异的茶叶,成为福建茶的一方代表,品种繁多。

铁罗汉茶,创制于清乾隆年间,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内山(岩山),生长在岩缝之中。铁罗汉,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

武夷山的茶什么时候采摘

大红袍每年基本上采3次,即春茶、夏茶、秋茶(俗称“三春”)。鲜叶的采摘标准,以新梢芽叶生育均臻完熟,形成驻芽后采1芽3~4叶,对夹叶也采,俗称开面采,一般掌握中开面采为宜。

采摘鲜叶太嫩则叶片纤维素少,角质层未成熟,制作后茶叶品质差,香低味淡并有青涩气味。太老的鲜叶制作后也难达到质量要求。

武夷山的茶叶几月份采摘

武夷山莲子一般在七八月份开始蓬松成熟,一般在七月中旬左右就开始上市,到八月底左右就开始变老,所以在莲子刚上市的时候吃是最鲜嫩的,刚摘下来的更甜嫩。

莲蓬到了九月份以后就会从鲜嫩的绿色开始慢慢变黑,变黑的莲蓬就是完全成熟了,我们称其为老莲子,老莲子也是可以食用的,它的口感虽然没有新鲜莲子那样嫩,但是也别有一番风味,吃起来很粉,可以用来煮粥。

本文《武夷山茶叶是怎么采摘的》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aizhai-69973.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