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贵妃红茶
1、曲红梅
曲红梅是红茶中的珍品,其色泽红艳、香清如红梅而得名,属于西湖的传统产品之一。
2、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省祁门县,是我国著名的红茶品种,其冲泡后,具有清澈的芳香。
3、滇红工夫
滇红工夫是云南红茶的统称,它主要分为工夫茶和碎茶两种,且滇红的外形绯色坚实。
4、闽红工夫
闽红工夫是福建的特产,为三种红茶的统称,属于红茶中比较名贵的品种。
5、宜红工夫
宜红工夫产于武陵山和大巴山系境内,其内质香味鲜醇,汤色红亮,是我国的工夫红茶之一。
6、宁红工夫
宁红工夫是著名的红茶之一,其产于修水,因修水古称宁州而得名,此外宁红工夫冲泡的茶,香味浓郁舒适。
7、川红工夫
川红工夫的品种丰富,如川红红贵人、早白尖贵妃红等等,是享誉省内外的工夫红茶品种。
8、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又名桐木关小种,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红茶,属于小种红茶,且正山小种又分为无烟正山和烟正山两种。
9、越红工夫
越红工夫属于浙江省出产的工夫茶,其茶叶的美观度高,色泽乌润、内质香味纯正,汤色红亮。
10、湖红工夫
湖红工夫又名湘红,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工夫红茶之一,其主要产区在安化、新化、涟源一带。
香瀹茗野生红茶
隋唐时期 —— 煎茶法
隋唐时期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帝国。中国饮茶至中唐开始普及,形成“比星之饮”,“始自中地,流于塞外”。
隋朝短暂,茶事记载很少。唐朝茶以团饼为主,也有少量粗茶、散茶和米茶。隋唐时期的饮茶除沿续汉魏南北朝的煮茶法外,又有泡(淹)茶法和煎茶法。
一、泡(淹)茶法《茶经·七之事》引:“《广雅》云‘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这。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这段引文涉及制茶法、饮茶法,其意思是说:在川东鄂西交界一带地方,采叶制成饼茶,叶老的,则要用米汤处理方能做成茶饼。想饮茶时,先烤茶饼至赤色,再捣末设入瓷器中,用葱、姜、桔子作佐料,加入沸水浇泡。
二、煎茶法在汉语中,煎、煮义近,往往通用。这里的“煎茶法”特指陆羽所创的一种煮茶法,为了区别于汉魏南北朝的煮茶法故名“煎茶法”。
煎茶法在中晚唐很流行,唐诗中写“煎茶”的有许多。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有“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僧皎然《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诗有“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嘉。投铛涌作沫,著碗聚生花” 。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有“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沫下曲尘香,花浮鱼眼沸” 。
小结
唐以后以干茶煮饮。
煎茶法是用饼茶,经炙烤、碾罗成末,侯汤初沸投末,并加以环搅、沸腾则止。
煎茶法的程序有备器、选水、取火、侯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投茶、搅拌)、酌茶。
唐代煎茶时不再加入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调味品,只加入少许精盐,以调和汤味,晚唐以后煎茶时也不再加盐,成为完全的清饮法。
3
五代宋时 —— 点茶法
五代宋时期的饮茶除承继隋唐时期的煎、煮茶法外,又兴起了点茶法。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点茶法不再直接将茶放入釜中熟煮,而是先将饼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碗中的茶,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一种用细竹制作的工具)搅动,茶沫上浮,形成粥面。
小结
点茶法:将茶碾成细末,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先注少量沸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边注边用茶笼击拂。
点茶法盛行于宋元时期,并北传辽、金。元明因袭,约亡于明朝后期。
4
元明清时期 —— 泡茶法
元朝的茶以散茶、末茶为主,明朝叶茶(散茶)独盛。明朝有绿茶、黑茶、花茶、乌龙茶和红茶,清朝的茶品种繁多,门类齐全。元明清时期饮茶除继承五代宋时期的煮茶、点茶法外,泡茶法终于成熟。
泡茶法起始于隋唐,由于煎茶法的兴起和煮茶法的存在,泡茶法在唐代并不普遍。五代宋又兴点茶法,点茶法本质上属泡茶法,是一种特殊的泡茶法。点茶法与泡茶法的最大区别在于点茶须调膏击拂,而泡茶则不用此。五代宋盛行点茶法,故泡茶法无闻。清朝,在闽、粤的一些地区流行一种青茶(乌龙茶)的“功夫茶”泡法。功夫茶具有“四宝”,即潮汕炉、玉书碨、孟臣罐、若琛瓯,均小巧玲珑。清袁枚《随园食单》“武夷茶”条载:“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总之,明清的泡茶法继承了宋代点茶的清饮,不加佐料,包括撮泡(杯、盏泡)、壶泡、功夫茶(小壶泡)三种形式。
小结
泡茶法蕴酿于隋唐时期,正式形成在十六世纪末叶的明朝后期,鼎盛于明朝后期至清朝前中期,流行至今。
泡茶法是以茶置茶壶或茶盏中,以沸水冲泡的简便方法,泡茶法到明清时期流行。
新昌高山有机红茶
天姥红茶指以浙江新昌县天姥山为主产区的一种红茶。“天姥红”是新昌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之一,其外形锋苗紧细,乌黑油润,滋味鲜嫩甜香,甘爽醇厚,汤色鲜红明亮,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明代文学家张岱在《夜航船》中对天姥山有这样的描绘:“天姥山,在浙之新昌县。李太白梦游天姥,即此。近产茶,名天姥茶。”张岱记载之茶,即为天姥山一带世代沿传的古法茶。
168g高山红茶
不是高山名茶,而是高山茗茶。
高山茗茶是属于乌龙茶,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
本文《贵妃乐高山野生全发酵红茶》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hongchawenhua-88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