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文化 > 红茶 > 香竹箐野生古树红茶

香竹箐野生古树红茶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7 11:55 点击59次

香竹箐古树滇红茶

 一、勐库大叶种

原产于云南省双江县勐库镇,1985年被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良种。

勐库背靠勐库大雪山,大雪山中有优秀的大叶种资源,号称勐库大叶种基因库,勐库大叶种所制红茶育芽里强,持嫩性高,产量高,春茶一芽两叶含氨基酸3.1%,茶多酚33.67%,儿茶素总量18.22%,咖啡碱4.06%,所制红茶香气高鲜,滋味浓强,鲜爽,汤色红艳!

二、勐海大叶种

原产自云南省勐海县南糯山,1985年被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良种。

勐海茶区是制普洱茶的优质原料,同时也是制红茶的有之原料,倚靠布朗山、南糯山、巴达、贺开、勐宋、南峤等新六大茶山的古树资源,不仅茶质丰富,且香高味浓,滋味鲜爽!

三、凤庆大叶种

原产于云南省凤庆县,凤庆县有着最为优秀的红茶资源,号称滇红之都,也是第一个将云南大叶种制成滇红的地方,其中以香竹箐、鲁史、小湾镇等地最为出名,其中小湾镇的锦绣茶祖最为出名。凤庆所制红茶产量巨大,品质也较好,其红茶一香气高锐持久,滋味浓强鲜爽著称!

四、团田大叶种

产于云南省腾冲县团田,亦属大叶种,所制种茶滋味饱满,浓爽!

五、竹叶清茶

产于云南省潞西县勐嘎三角岩,数量少,分布不广。其茶种适于制红茶和普洱茶,所制红茶香气清高,滋味浓强鲜爽。

六、冬瓜林茶

产于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所制红茶条索结紧,金毫外显,滋味鲜爽宜人,香气浓郁氤氲

七、大寺丛茶

产于云南省凤庆县,与凤庆大叶种相似!

八、南涧无量大叶种

产于云南省大理南涧县,属于云南大叶种,适宜制作红茶!

九、庆丰

由云南省楚雄市茶桑站从牟定县庆丰茶场引种得双江勐库大叶种繁殖而成,主要分布在楚雄州各产茶县推广种植!

滇红茶的特点

滇红茶以大叶种红碎茶拼配形成,定型产品有叶茶、碎茶、片茶、末茶4类11个花色。

云南红茶外形各有特定规格,身骨重实,色泽调匀,冲泡后云南红茶汤色红鲜明亮,叶底红匀鲜亮,金圈突出,香气馥郁甜味明显,花香浓郁持久,滋味浓郁。

滇红茶的生长环境

滇红产地内山峦起伏,平均海拔高于一千米,而且温度适宜,降水充沛,其中有着茂密的森林,突然相当的肥沃,正是由于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使得这边的茶树十分高大,芽壮叶肥,白毫茂密,茶叶中所含矿物元素丰富。

香竹箐古树茶是红茶吗

0883是云南省临沧市的区号。

临沧为云南省地级市,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东邻普洱市,北连大理州,西接保山市,西南与缅甸交界,地处澜沧江与怒江之间,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市政府驻地距省会昆明598千米,是昆明通往缅甸仰光的陆上捷径,有3个国家口岸和17条通道。

临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边境,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北回归线横穿辖区南部,澜沧江、怒江流经辖区东西两侧,国土面积2.36万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占97.5%,辖1区4县3民族县,常住人口223.30万人,其中彝、佤、拉祜、傣、布朗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8.22%。

临沧地位独特。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全市有3个县与缅甸接壤,边境线长300公里,有3个国家级开放口岸、19条贸易通道、13个边民互市点和5条通缅公路。双方群众经贸交往历史悠久,是中缅群众世代友好往来的重要驿站和要冲。临沧是通往印度洋的最佳出境口。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中就把临沧孟定作为通往印度洋的最佳出境口,提出建设滇缅铁路的构想并开始实施,虽因历史原因停建,但充分体现了临沧孟定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从临沧孟定清水河口岸出境,陆路距缅甸腊戍149公里,距皎漂888公里。临沧肩挑两洋、纵贯南北,被称为第三欧亚大陆桥。临沧向东,经建设中的玉临高速公路至文山至广西防城港,连接珠江经济圈;向西,从临沧清水河口岸出境,经缅甸腊戍到皎漂港,是中国进入印度洋最近的陆上通道;向北,经建设中的大临铁路至大理至四川攀枝花,连接长江经济带进入渝新欧国际大通道;向南,经陆路或澜沧江—湄公河航线出境,进入大湄公河次区域,连接海上丝绸之路。是东西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国际通道,南北连接渝新欧国际大通道、长江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十字构架”的中心节点,是云南五大出境通道之一。是中国陆上连接太平洋、印度洋最近的通道。经临沧清水河口岸出境,是云南、西南乃至中国连接南亚东南亚,直通印度洋的最便捷。

临沧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乡四都四地四城”。

第一个“四”,是“四乡”。

——古茶之乡。临沧是世界茶树和茶文化的重要起源中心,勐库大叶种茶的故乡,有3200年树龄的香竹箐古茶树,野生古茶树群落80多万亩,百年以上栽培古茶园11万亩,全市茶园面积11.60万公顷,茶叶产量15.44万吨,产量云南第一,是滇红茶、普洱茶原产地,有“天下茶尊”“中国红茶之都”“最具茶文化魅力城市”等美誉。

——药材之乡。独特的气候、茂密的森林下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滇重楼、茯苓为代表的生物药材储量达6.2亿公斤以上,中医药产业产值16亿元。

——美食之乡。临沧有23个少数民族(其中11个世居少数民族),各民族在融合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造就了以鸡肉烂饭、牛干巴等为代表的佤王宴,以牛撒撇、江笋煮江鱼等为代表的傣王宴等独具特色的美食。

——温泉之乡。临沧地热资源十分丰富,是云南温泉出露最多,温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境内出露温泉100多个,最高水温达98度,最大流量达60升/秒。

第二个“四”,是“四都”。

——恒春之都。北回归线横穿南部(距双江自治县城5公里,海拔990米),年均气温19.5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中国恒春之都,避暑避寒胜地。

——阿佤之都。全国有43.10万佤族,临沧就有21.45万,占了全国的49.8%,有距今3000多年的沧源崖画,有保存最为完整的翁丁佤族原始村落,《阿佤人民唱新歌》就源于临沧。

——锗矿之都。锗矿储量1400多万吨,全国第一,是世界“锗都”。

——高岭土之都。高岭土储量1000多万吨,占全省储量的42.7%,全省第一。

第三个“四”,是“四地”。

——通道之地。临沧是“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茶古道”上的重要节点,是云南省“五出境”通道之一,是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通道之地。由临沧往东,到达太平洋防城港1232公里;由临沧往西,经缅甸至印度洋皎漂港888公里;由临沧往北,经大理至四川攀枝花538公里,直达成渝经济圈;由临沧往南,经513公里,直达泰国等中南半岛国家,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在建设“一带一路”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推进沿边开发开放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区位优势。

——边贸之地。临沧与缅甸山水相连,有3个县与缅甸接壤,边境线长290.791公里,有3个国家级开放口岸,有19条贸易通道、13个边民互市点和5条通缅公路,无天然屏障,沿边一线聚集着10多万边民,是对缅开放的边贸之地。

——游学之地。临沧民族文化荟萃,旅游资源丰富,有10类500多项旅游资源,已列入国家级6项、省级15项,是适宜旅游休闲、科学考察、社会调研、课题研究、民俗体验的游学之地。

——康养之地。临沧水绿山青,四季恒春,湿度适中,空气质量优良,负氧离子丰富,绿色食品、生物药业、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有荣康达茶庄园、碧丽园茶庄园、云澳达坚果庄园、凌丰咖啡庄园等为代表的42个庄园,是洗肺、养胃、好睡的康养之地。

第四个“四”,是“四城”。

——水电之城。年平均降雨量1054毫米,以澜沧江、怒江为代表的1000多条江河在境内蜿蜒奔流,水资源量165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000万千瓦以上,已开发700万千瓦,建有三座百万千瓦电站,是“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水电之城。

——森林之城。森林覆盖率达70.20%,是“国家可持续议程创新示范区”“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坚果之城。临沧澳洲坚果种植面积达16万公顷,占全世界的52%。

——微电影之城。临沧是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的永久举办地,一座新兴的亚洲微电影之城正在崛起。

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8.48亿元,增长7.4%;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79亿元,增长3.9%;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6.9%;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21亿元,增长17.1%;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3720元、14196元,分别增长9.5%、10.7%。

野生古树红茶入口

武夷山桐木关红茶。

野怪红茶以一芽二叶的菜茶为原料,按照武夷红茶的加工工艺(萎凋—揉捻—发酵—初烘—焙火)制作而成。

野怪茶用80一90℃水温泡制最佳,冲泡未洗既可饮用。前3道行云流水,口感醇厚,茶香馥郁,4一6道张驰有度,果香、茶香浓郁。

野生古树红茶品而不凡

秋天是喝红茶的好时节,尤其是野生古树红茶。它的香气沉稳而悠长,口感醇厚而饱满,山野之气强烈。每当秋天来临,喝一杯野生古树红茶,仿佛能把人带入深山老林,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淳朴。

秋天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忧伤,而野生古树红茶的温暖与甜润恰好能抚慰人心。每一口茶汤都是阳光、雨露、山风的味道,它们在舌尖上交织,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

祁门野生古树红茶价格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祁门红茶的价格因品牌、等级、年份和产地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祁门红茶的价格越高,品质也越好。在200元的价位范围内,您可以选择祁门红茶中的中端产品,品质应该是不错的。不过,具体的口感和味道还需要您亲自品尝才能确定是否好喝。建议您可以多尝试几个品牌和等级的祁门红茶,以找到最适合自己口味的茶叶。同时,购买茶叶时建议选择正规的商家,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本文《香竹箐野生古树红茶》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hongchawenhua-25561.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