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茶叶是不是不打农药
很少有打农药的。首先因为茶叶的特殊性,很少招害虫,所以没有必要。
其次,茶叶的价格决定了它不需要打农药,因为投入太大的话,收不回来成本,没必要。不过,茶叶比较贵的地方一般都会施肥。
红茶农药残留能喝吗
立顿现在在超市到处一切如常。
他们坚持声称茶符合中国标准,我们只能质疑中国标准农药最大残留定制的标准太低。监管不到位。 绿色和平于2012年3月在北京随机购买了四份“立顿”牌袋泡茶,品种分别为红茶、绿茶、茉莉花茶和铁观音。这些样本随后被送往具有国家资质的、独立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立顿”绿茶、茉莉花茶和铁观音样本均含有农业部明令禁止在茶树上使用的高毒农药灭多威。此外,“立顿”铁观音被发现含有早在2002年农业部就禁止使用在茶树上的三氯杀螨醇,而“立顿”绿茶则含有国家规定不得在茶树上使用的硫丹。‘立顿’自己宣称只采用国家批准使用的杀虫剂,使用最少量的化学药品,但事实证明,这些承诺都是空头支票。报告还指出,四份样品共含有17种不同的农药残留,其中绿茶和铁观音上的农药残留多达13种,茉莉花茶中亦含有9种农药残留。这17种农药中还包括有七种是欧盟尚未批准使用的,例如硫丹、三氯杀螨醇和联苯菊酯,而这些农药被证明可能影响男性生育能力和胎儿健康。茶树打农药能喝吗有毒吗
现在除了有机茶外,大部分茶叶,都施肥和用农药。所以,大家泡茶时养成把头遍茶水用来养壶或杯,不要直接饮用,是明智的选择。
野生的东西会不会打农药
1.污染大气、水环境,造成土壤板结.流失到环境中的农药通过蒸发、蒸腾,飘到大气之中,飘动的农药又被空气中的尘埃吸附住.并随风扩散.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大气中的农药,又通过降雨,这些农药又流入水里,从而造成水环境的污染,对人、畜,特别是水生生物(如鱼、虾)造成危害.同时,流失到土壤中的农药,也会造成土壤板结.
2.增强病菌、害虫对农药的抗药性 长时间使用同一种农药,最终会增强病菌、害虫的抗药性.以后对同种病菌、害虫的防治必须不断加大农药的用药量.不然不能达到消灭病菌、害虫的目的.形成恶性循环.
3.杀伤有益生物 绝大多数农药是无选择地杀伤各种生物的,其中包括对人们有益的生物,如青蛙、蜜蜂、鸟类和蚯蚓等.这些益虫、益鸟的减少或灭绝,实际上减少了害虫的天敌,会导致害虫数量的增加.而影响农业生产.
4.野生生物和畜禽中毒 野生生物及畜禽吃了沾有农药的食物,会造成它们急性或慢性中毒.最主要的是农药影响生物的生殖能力,如很多鸟类和家禽由于受到农药的影响,产蛋的重量减轻和蛋壳变薄,容易破碎.许多野生生物的灭绝与农药的污染有直接关系.
祁门红茶农药超标
大公司生产的茶叶农药残留最低,农药残留不等于对人有害。
举例来说,对于狗有害的巧克力,对于猫有害的盐(食用量相对人而言),对于虫子,尤其是特定农作物的特定害虫,「剧毒」的概念都是不同的。
其次,这类问题是符合「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这个「歪理」的。茶叶不是每日必需,而且不用直接进到嘴里咀嚼或吞下,故茶叶中农药残留量的影响,要小于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不知题主是在哪里看到普遍有残留的消息,过去一段时间内多次出现所谓「在茶叶中检出农药」的新闻,可能是某些媒体和组织的哗众取宠行为。
检出不代表过量,甚至不代表其有主动添加行为。
我认为通过符合规范的途径生产的茶叶是没问题的。但也不得不说,中国绝大多数的问题,都不是因为没有规则,而是不遵守规则,对于后者,我们谁都无法作出保证。
不过你所说的茶叶农残要靠数据说话,但是小农户或者小公司不愿意承担高昂的检测费,希望通过茶园管理达到心目中的有机或者低农标准。大公司相应来说为了保证品牌,会对茶叶农残和茶叶品质这一块投入更多,相应来说会比较安全。
扩展资料
中国茶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有传统名茶和历史名茶之分,所以中国的“十大名茶”在过去也有多种说法: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将碧螺春、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门红茶、都匀毛尖、铁观音、六安瓜片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1959年中国“十大名茶”评比会将西湖龙井茶、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1999年《解放日报》将江苏碧螺春、西湖龙井、安徽毛峰、六安瓜片、恩施玉露、福建铁观音、福建银针、云南普洱茶、福建云茶、江西云雾茶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2001年美联社和《纽约日报》将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蒙顶甘露、信阳毛尖、西湖龙井、都匀毛尖、庐山云雾、安徽瓜片、安溪铁观音、苏州茉莉花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2002年《香港文汇报》将西湖龙井、江苏碧螺春、安徽毛峰、湖南君山银针、信阳毛尖、安徽祁门红、安徽瓜片、都匀毛尖、武夷岩茶、福建铁观音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资料来源:
本文《野生红茶桐木关打农药吗》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hongchawenhua-143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