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鉴别 > 手工茶柴烧鉴别方法图解

手工茶柴烧鉴别方法图解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19:09 点击67次

柴烧茶器使用方法图解

柴烧壶、柴烧杯古朴厚重,自热釉色变化丰富,肌理层次感很强。目前市面上制作柴烧壶、柴烧杯的泥料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粗泥:一般40-60目左右的泥料,泥料主要配方是高岭土和当地区一些陶土配比制作而成。烧制温度一般1300摄氏度左右,易于成型,成品手触摸的感觉较为粗矿釉色变化丰富。

黄泥:一般60-120目左右的泥料,泥料主要配方是高岭土、青土和当地区的黄土配比制作而成。烧制温度一般在1240左右,易于成型,成品手感有磨砂感且釉色变化丰富。

白泥:一般在120-200目左右的泥料,泥料主要成分为高岭土、瓷土和当地区的一起特有陶土配比制作而成,烧制温度一般在1200摄氏度左右,易于成型,成品手触摸感觉细腻且柴烧釉色、肌理变化丰富。

紫泥(紫红色泥料):一般在180-260目左右,泥料主要配方是高岭土、青土和当地区一些陶土配比制作而成,烧制温度一般在1170摄氏度左右,泥料细成型稍难,成品手触摸感觉细腻且柴烧釉色、肌理、金属效果等变化丰富。

柴烧茶器材质多数以陶土居多,陶土耐温高,陶土通过柴烧会产生内敛、温润、沉稳、古朴之美。陶土基本上含有一定的铁元素,铁元素在高温烧制的过程会和窑火、窑内气氛发生微妙的变化,引发器物表面多姿多彩的色泽变化,丰富的釉色、肌理效果。

柴烧壶、柴烧杯不仅器皿表面有火焰流窜留下的印记和丰富的自然釉色变化,还可以提高茶汤口感,软化水质的作用。养过的壶和杯会变得更加柔和、厚重和历史感。

柴火手工茶制作方法

首先,将采摘来的茶叶清理一遍,把躲藏在里面的小虫子、碎屑清理干净。

2/11采摘茶叶时最好选择这种“一芯一叶”的,味道更好,更清香。

3/11洗干净锅,烧热后,就可以把茶叶倒进去。大锅受热面积大,茶叶不会堆成一堆,另外,柴火灶好控制火候。

4/11然后小火,不停地用手翻炒。动作要稍微快些,不然茶叶会烧焦。

5/11用手炒更灵活,而且不能戴一次性手套,所以,在炒茶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

6/11控制火候,就这样不停地翻炒。注意不要烫伤手。

7/11十多分钟之后,可以一边翻炒,一边用手揉搓 ,这样可以使叶子的更好地卷缩。

8/11一个小时左右炒至这个颜色时,就要加快翻炒的速度。

9/11再过四十分钟左右,当茶叶炒至这个颜色时,就差不多可以出锅了。

10/11出锅时,用报纸垫着盛在容器里。摊凉。第二天就可以泡着喝了。11/11炒茶是一个漫长且辛苦的过程,我们从晚上六点半一直忙到八点一十。不过,也正是因为是自己炒的,喝起来也格外香甜。

纯手工制作柴烧茶器

1.一般用柴烧,再烧制过程中由于要不断加柴,所以温度时高时低,表现在气泡上是大小不一,又一定层次感。

2.柴窑烧出陶器温度差异大,各类高温低温粗陶釉呈色不易控制,易烧出深深浅浅的效果。形成气氛影响壶体呈色。

3.柴烧木材(松,竹,各种木等)燃烧所产生的灰烬和火焰宜接窜入窑内,在坯体上产生自然落灰的现象,经长时间的高温融合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泽温暖,层次丰富,质地粗犷有力。

柴烧茶器的制作方法

柴烧茶具上的釉不是化学成分。柴烧茶具上的釉就是天然的草木灰。

柴烧茶具,是将制作好的陶艺品裸露放置在窑体内,用木柴作为燃料烧制,烧制时间一般在100个小时左右(大约5天到一个星期),烧制期间要不眠不休、不间断的投柴。木柴在长时间的燃烧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灰烬附着在陶坯身上,当温度上升到1000摄氏度左右的时候,灰烬与陶土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铁、镁、二氧化硅等)产生化学变化,慢慢形成自然、丰富多彩的草木灰釉,由于灰烬是随着窑内的气流和氛围随着窑体结构自由的飞扬,就会形成层次丰富、不规则的釉色变化。

本文《手工茶柴烧鉴别方法图解》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81376.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