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类茶如何直观的辨别
茶叶六大类的分类依据为制作工艺以及茶叶感官品质,如绿茶的工艺为为杀青、揉捻、干燥;黄茶为杀青、揉捻、闷黄;红茶为萎凋、揉捻、发酵;乌龙茶为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白茶为萎凋、干燥;黑茶为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六大茶类的制作工艺:
1.绿茶
鲜叶一杀青一揉捻一干燥
2.白茶
鲜叶一重萎凋一干燥
3.黄茶
鲜叶一杀青一揉捻一闷堆一干燥

4.青茶
鲜叶一晒青一碰青一晾青一杀青一揉捻一干燥
5.红茶
鲜叶一萎凋一揉捻一发酵一干燥
6.黑茶
鲜叶一杀青一揉捻一渥堆一干燥一蒸压(普洱为揉捻后干燥再喷水渥堆)
台地茶如何区分
老班章:“老班章”号称茶王,讲究所谓的茶气,纯正血统的老班章茶气是普洱茶中茶气最足的一款茶品,其特点是茶的苦味、涩味重回甘效果持久、汤色鲜亮、叶底柔软、匀称、略带蜜香。香气纯正浓厚、平稳、滋味浓烈,有化痰、喉润、两颊生津作用。
老曼峨:老曼峨寨可以说是整个布朗山最大、最古老的布朗族村寨。老曼峨的茶很苦,当地人将老曼峨乃至整个布朗山茶区从老曼峨引种繁衍的茶称为苦茶。这里也有一些与苦茶相对应的甜茶,据说不苦,一般都被村民留着自己喝。老曼峨的苦茶由于奇苦,由此充当了加工普洱茶的味精:众多茶厂和茶商在生产加工普洱茶饼时,往往用老曼峨的茶做拼配,以提高和丰富茶饼的口感和滋味。
如何区分和鉴别布朗山,老班章,老曼峨呢?
1、从外形上区分
布朗叶片薄,小,毫少芽短,(指布朗的台地茶)整饼看起来偏黑,绒毛少,揉捏成饼后成条索状。
老班章饼面看起来偏绿(新茶),老茶芽片较黄,整片黑油发亮。叶片大,厚,修长,绒毛多且放发白光。芽尖长。
老曼峨具有老班章的特点,只不过看起来颜色偏黄。
布朗山,老班章,老曼峨叶片不同
2、从水路上区分
老班章水路长,耐泡,20泡以上,
布朗的水路短,不耐泡。
老曼峨也耐泡的。
但老曼峨苦,而且苦化得很慢,老班章苦而回甜,回甘快,霸气足。布朗的苦和老班章,老曼峨不同,较浅,回甘也一般。比起来特点不明显。如果有人说老班章不苦,那就是在欺骗消费者了。之所以叫老班章,就是它的苦。苦就是它的独特的个性。但它的苦回味无穷。
布朗山,老班章,老曼峨苦味各有不同
3、从叶底上区分
很明显,老班章,老曼峨叶底具有古树茶的特征。布朗是台地和小乔木的特征,主脉不明显或没有,芽叶短,小,薄。
从功效方面来说,不同种类的普洱茶功效都差不多。要鉴别同一山系的普洱茶,还要从口感、回甘、滋味、汤色等细节上入手。
染色茶如何分辨
区分方法如下:
1、含硫玫瑰花,花托部位的花瓣偏白,花瓣颜色红艳,花托发黄;无硫玫瑰花花瓣颜色发黑紫,花托发绿。
2、含硫玫瑰花泡水后,口感会发涩;无硫的玫瑰花泡水后口感爽滑。
3、茶汤泡开后要看茶汤的颜色是否通红,如果通红就是加了色素,玫瑰花茶汤颜色都会跟一般的绿茶汤色差不多,稍微深一些,偏土黄或淡红。
边茶和藏茶的区别
四川边茶
是产于四川的专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紧压黑茶,已有千年历史。按销路不同分为南路边茶和西路边茶。南路边茶以雅安为中心产区,主要销往地理位置上偏南的西藏地区;西路边茶以灌县、北川一带为中心产区,主要销往地理位置偏西的青海、甘肃、新疆等地。
藏茶
即传统四川边茶中的“南路边茶”,因其主要销往“西藏地区”,在近现代将其称为“藏茶”。在历史上“藏茶”专供西藏地区少数民族,近些年来,凭借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保健功能,越来越多的的汉族人也接受并爱上了喝藏茶。可以说“藏茶汉饮”已成趋势,许多藏茶企业也在遵循传统制作技艺、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顺势推出了更加适合汉族人的饮用习惯和生活节奏的藏茶产品。
中茶如何判断真假
2019年中茶大红印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辨别真假。
一是外观,茶饼呈墨绿色,条索肥壮,匀整显毫。
二是闻干茶香,花蜜香馥郁,略带山野香。
三是茶汤,明黄透亮,香气诱人,茶毫显著。
四是叶底,叶片肥厚柔韧,莹润鲜活。
五是口感,入口鲜爽,茶香扑鼻,略带清苦,化开之后,舌底回甘强烈;
3-5泡茶汤滋味饱满,有浓酽之感,生津不断,舌底鸣泉,韵味清新甘甜。
本文《边茶如何鉴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46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