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加糖茶
①加了糖的红茶如果烘干不当就会出现焦糖香;
②这类茶冲泡之后会烂成一堆,不易舒展开;
③经不起高温冲泡,商家会提醒你水温控制在80度以内;
④即使开水冲泡快进快出,汤色都极其深;
⑤加糖过多的茶表面非常油润有光泽度;
⑥加糖的红茶一受潮就会板结。
如何判断发霉茶
鉴别茶叶是不是发霉,可以看茶叶的颜色,如绿茶正常颜色是嫩绿或者是墨绿,红茶为红褐色,金毫显露;白茶为灰绿银白色,光泽鲜润,如果出现黑点、灰白色等类似霉点,或者色泽暗沉没有活力,则是已经发霉的茶叶。
如何辨别染色茶
看干茶——色泽太鲜艳
从一款茶的干茶上,能看出很多东西,比如原料的老嫩、加工工艺的好坏等。同样,我们也能从一款茶的干茶中看出它是不是添加了色素。通常添加了色素的干茶都会显得非常鲜艳,比如添加了铅铬绿的,添加了日落黄的金骏眉等等,都会艳丽得有些不同寻常。
对于原料比较细嫩的绿茶来说,绝大多数情况下毫毛是白色的,也就是我们说的“白毫”,而染色绿茶的毫毛则是绿色的;手上沾点水,看干茶会不会遇水掉色,绿茶的程度不重,所以一般不会掉色,但如果加了色素,这些附着在茶叶表面的东西就很容易掉下来。
闻茶香——茶香不纯粹
不要以为只有添加了香精的茶才会有奇怪的味道,事实上,添加了色素的茶也会使茶叶带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如果你的茶在冲泡之后,味道和平常大不相同,不是纯正的茶叶味道,那这些茶可能就是被添加了香精或者色素。
看茶汤——浑浊不通透
大部分情况下,茶叶的茶汤是很清亮的,只有少数工艺不当产生的浑浊,或者是多毫茶叶品种产生的毫浑。而添加了色素的茶,其冲泡后的茶汤会变得很浑浊,就好像有一个个不能溶解的小颗粒浮在茶水中一样,呈现出一种很不自然、也不通透的状态。
另外,将茶叶放在白色的纸杯中用温水冲泡,正常的茶汤表面会有一圈颜色比淡的圆边,而加了色素的茶泡出来后那圈圆边颜色会更深,而且颜色看起来与茶汤有明显的分层。这是因为水溶性不太好的色素颗粒聚集在茶汤表面边缘的结果。
如何辨别发酵老白茶
首先要搞清楚茶的“发酵”的含义。这里的“发酵”,和我们常见的酸奶、酿酒、泡菜这些发酵不同。发酵在茶叶中(后发酵茶除外),一般指的是单纯的一种氧化作用,只要将茶青放在空气中即可。茶叶在特殊的环境中,如有酶作用的环境或是湿热环境中,茶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氧化、水解等反应。其中最重要的是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促进的氧化作用促进的茶多酚物质的变化。在茶叶中,同一片绿叶是通过控制生物氧化而被加工成绿茶、红茶、乌龙茶等,这一过程也被错误地称作发酵。
按照严格的定义来看,其实这一过程更像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亦或者应该被称作“生物氧化”。茶叶的生物氧化是细胞壁破损后,存在于细胞壁中的氧化酶类促进儿茶素类进行的一系列的氧化过程。根据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的不同,也就区分了全发酵、半发酵、轻发酵。比如在红茶中,多酚类氧化程度很高,称之全发酵;乌龙茶中多酚类的氧化程度约50%,则被称为半发酵。就茶青的每个细胞而言,要先萎凋才能引起发酵,但就整片叶子而言,是随萎凋而逐步进行的,只是在萎凋的后段,加强搅拌与堆厚后才快速地进行。
如何辨别老白茶是否变质
茶叶是有保质期的。国家早就参照食品卫生标准制定了茶叶标准,对保质期作出了限定。国家强制性标准GB7718-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规定,定量包装茶叶标签必须标明8项内容,其中包括生产(包装)日期和保质期这2项。
不过,茶叶的保质期与茶的品种有关。不发酵的绿茶、轻发酵的铁观音生茶的保质期较短,包装后如果没放入冰箱,两三个月就变味;半发酵的武夷岩茶、全发酵的红茶等,如果保存得当,保质期相对较长;普洱茶、黑茶等属于全发酵产品,国家未对它们制定保质期。
判断茶叶是否过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看是否发霉或出现陈味;二是看茶汤颜色,比如绿茶是否变红,汤色是否变褐、变暗;三是品滋味,主要看茶汤的浓度、收敛性和鲜爽度。另外,就是看茶叶包装上的保质期。如果是散装茶叶的话,要尽量在18个月之内饮完。
本文《如何鉴别霉茶》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36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