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鉴别 > 乌龙茶树新品种“凤圆春”选育报告

乌龙茶树新品种“凤圆春”选育报告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5-02-28 18:48 点击159次

凤圆春(曾名圆叶观音)系安溪县茶科所1985~1998年从铁观音有性后代中单株选择而育成的无性系乌龙茶新品种。

1998年5月经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叶专业组在实地现场鉴定认为:“该品系产量尚高,比亲本铁观音增产一成以上。制乌龙茶香气高长,具铁观音香型特征,滋味醇厚鲜爽,制优率较高,1993~1997年送样经省名优茶评审委员会鉴评,品质达到优质茶水平。扦插成苗率与定植成活率高,抗旱、抗寒、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宜乌龙茶区推广”。现将选育结果报告如下。 1 选育试验

(1)短穗扦插育苗试验(如表1)。以目前茶树品种中生长力最强的毛蟹品种为对照。从试验中可看出凤圆春的成活率与毛蟹相当,均达90%,苗木的长势接近对照品种毛蟹,但较福建水仙好。表1 短穗扦插育苗比较茶树品种成活率(%) 苗高(cm) 苗茎粗(mm) 着叶数(片) 凤圆春 90 25.4 2.83 12.6 毛蟹(CK1) 90 26.0 3.02 14.5 福建水仙(CK2) 90 26.0 2.35 10.8 注:1994年12月扦插,1995年12月观察。

(2)大田定植试验(如表2)。从表2明显看出凤圆春定植的成活率与苗木长势远比对照品种铁观音强。表2 大田定植一年后苗木生长比较 1991年10月观察茶树品种成活率(%) 苗木高(cm) 主茎粗(mm) 分枝数(支) 凤圆春 93.8 41.7 4.03 2.14 铁观音(对照) 84.4 31 3.50 2.35

(3)茶树形态特征观察(如表3)。表3看出凤圆春的形态特征与铁观音很相似,树型灌木状,叶形为椭圆形,叶肉也都较厚,等等。而差异较明显有:①分枝角度比铁观音略小;②叶尖多数是钝尖,而铁观音多数是渐尖,叶长宽比铁观音小,叶形也比铁观音略圆;③花蕊差异较大。凤圆春花瓣多数是7片,比铁观音少2片;而花丝数反而比铁观音多出70多条;花丝长度与柱头长度也比铁观音高出0.2cm;柱头开裂的深度又比铁观音浅3mm。 表3 茶树形态特征观察比较 凤圆春铁观音(对照) 树

型灌木状,半开展灌木状,披张型分枝角度(度) 60~65 65 骨干枝数(支) 10.5 8.0 主干直径(cm) 8.0 5.0 百芽重(g) 146.6 130.8 芽梢密度(个/0.1m2) 120 109 节间长(cm) 2.35 2.17 梢梗粗度(mm) 2.29 2.19 叶形椭圆形椭圆形叶长×宽(cm) 7.5×3.7 8.2×3.7 长宽比 2.0 2.2 叶面略隆起,浓绿油光隆起,浓绿油光叶缘微波状波状叶齿疏钝22~24对疏钝24对叶

尖纯尖渐尖略下垂叶肉厚度(mm) 厚0.4 厚0.42 侧脉明显7对明显7对花冠直径(cm) 3.25 3.25 花瓣片数(片) 7 9 花萼片数(片) 5 5 花丝数(条) 235 156 花丝长(cm) 1.1 0.9 花柱长(cm) 1.3 1.1 柱头开裂度(mm) 3裂,深4 3裂,深7 座果率高,每粒2~3室高,每粒2~3室

(4)抗逆性试验。从试验地观察看出凤圆春的抗热、抗旱能力比铁观音强。1993至1995年连续二次的长时间旱、热气候,对照品种成活率仅56.7%,而凤圆春成活率达83.3%。

(5)芽梢生长期及其产量比较(如表4)。表4看出凤圆春的萌芽期及开采期比铁观音略早2天。茶叶产量随着树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到第10龄时(1997年),单位产量比铁观音增产34%。 表4 芽梢生长期及鲜叶产量比较年份凤圆春铁观音(对照) 萌芽期月.日开采期月.日产量kg/666.7m2 比例萌芽期月.日开采期月.日产量kg/666.7m2 比例 1993 3.18 4.28 312.5 104 3.18 5.22 300 100 1994 3.23 4.25 332.5 106 3.253.25 4.25 310 100 1995 3.20 4.30 405.0 107 3.20 5.22 380 100 1997 3.18 4.21 367.5 134 3.20 4.23 275 100

(6)采制乌龙茶试验。凤圆春每年春季采制的乌龙茶均达到优质茶的水平。1995~1996年送样参加省名优茶审评,均评为优质茶。1997年春茶采制2批,并分别送样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与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进行审评,其审评分数与对照样铁观音基本相同(如表5)。凤圆春的主要化学成分与铁观音也非常相似(见表6)故制茶质量与铁观音相当。 表5 茶叶质量评审比较 (1997年) 审评单位项目凤圆春铁观音福建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外形形状 8.5 8 整碎 9 9 色泽 9 9 内质香气 28 28.5 滋味 28 28.5 叶底 9.5 9 总分 92 92 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外形 15% 90 89 汤色 10% 86 87 香气 35% 87 86 滋味 30% 84 85 叶底 10% 83 84 总 分 86.0 86.0 表6 化学成分比较品种水浸出物(%) 茶多酚(%) 氨基酸(%) 咖啡碱(%) 凤圆春 34.0 21.9 1.0 2.7 铁观音(CK) 33.9 21.7 0.9 2.8 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验 2 区域试验

(1)三明市茶树良种试验场的区域试验:1993年2月由三明市农业局林森知来安溪引进凤圆春、杏仁茶等5个新品种进行区域试验,以肉桂品种为对照。试验地为新开垦的梯级茶园,开定植沟双行条植,株距0.3×0.3m。试验结果:凤圆春的成活率比对照品种高出5%,树高比对照品种高出26.75cm。1997年春茶产量比对照品种提高43%。采制乌龙茶品质表现出优异风味。1997年春茶样经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审评凤圆春达91分,比对照品种肉桂84.5分高出6.5分。其抗逆性表现也较强,栽培四年均未出现寒害、旱害,也未出现严重的病虫害。(摘于三明市茶树良种繁育试验场“乌龙茶新品种区域试验工作总结”)

(2)南平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场区域试验:1992年谢逸安引进凤圆春、杏仁茶等三个茶树新品种在南平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场进行区域试验,行距1.5m,株距0.3×0.4m,并以福建水仙为对照品种。试验结果:凤圆春成活率高、茶树长势表现良好。1997年4月观察,成活率达98%,树幅(宽×高)达100×80cm,666.7m2产量达60kg,比对照品种高出20%。采制乌龙茶品质达优质茶水平。1997年春茶样经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感官审评,凤圆春93.5分,比对照品种福建水仙89分提高4.5分。 3 生产示范

凤圆春不仅在外安溪低海拔的参内乡、茶科所进行生产试验,同时也在中海拔的金谷乡、蓬莱镇及高海拔的尚卿乡、祥华乡等茶区进行生产试验。目前栽培面积达7hm2。从各地试种结果考察,凤圆春茶树生产均表现良好,没出现热害、寒害或严重的病虫害。采制茶叶质量也都反映良好,如位于海拔高度900m的祥华乡后洋村引种凤圆春,茶树成活率达99%,树冠生长旺盛,春茶采制质量均达特级,卖价达50元/500g以上(摘于引种地证明材料)。作者单位:安溪县茶科所 362400

本文《乌龙茶树新品种“凤圆春”选育报告》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288056.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