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鉴别 > 鉴别顶级绿茶还需鉴茶大师

鉴别顶级绿茶还需鉴茶大师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11:57 点击81次

怎么鉴别绿茶新旧茶叶

1、看外观

优质茉莉花茶,原料嫩度好,外形细紧壮结,锋苗显露,多毫,净度好,且色泽嫩绿匀整。

而级别较低的茉莉花茶,色泽黄褐,匀整度和净度都不高,而且多带有茎、梗。夏秋茶比较枯绿欠油润,陈茶色泽灰暗。

2闻香气

茉莉花茶的香气,主要从鲜度、浓度、纯度三个方面来判断。

鲜度,指茉莉花茶的鲜灵程度,说白了就是香气是否新鲜。

高档花茶讲究“一嗅即感”,就是说香气很敏锐,这是更高级的鲜。而不新鲜、陈味,都是低档花茶或陈茶的表现特征。

浓度,即耐泡度。好的茉莉花茶香气持久,更耐泡;而低档花茶不够持久,而且香气薄,第一泡有香气,但二泡就闻不到了,说明浓度非常不好。

纯度,说的是茉莉花茶的花香、茶香是不是够纯。比如茉莉花茶中虽以玉兰打底,但不能“透兰”(不能出现玉兰花香气),更不能有烟焦味及其他异味。

3看汤色,品滋味

好的茉莉花茶,汤色清澈明亮,色泽黄绿。

4看叶底

好的花茶,叶底细嫩多芽,芽多说明嫩度好,色泽黄绿软亮;而劣质花茶叶底欠匀整,色泽暗,形状粗展。

如何鉴别绿茶最强鉴茶教学在这里

意思就是品鉴一款茶叶的好坏优劣。主要是感官鉴别,就是通过感官对冲泡前的茶干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的形状、色泽、香气、滋味等进行鉴别。

感官鉴别茶叶质量一般分为“干看”和“湿看”两个阶段,先“干看”后“湿看”。“干看”就是在冲泡前对茶叶干茶进行鉴别,而“湿看”则是在冲泡后对茶叶的茶汤和叶底进行鉴别

鉴别绿茶茶叶好坏的方法

选购五法

我们选购绿茶,可根据绿茶的外观、香气、茶汤的色泽、滋味和绿茶的叶底对绿茶的品质进行鉴定,由此识别茶品的好坏优劣。

1、以貌不可取人,能取茶

绿茶干茶的含水量一般在5%,用手轻握茶叶有微刺感,轻捏会碎,这样的绿茶干燥良好。如果用手重捏茶叶也不会碎,说明茶叶已回潮受软,品质会受影响,但一般绿茶都不用手触碰,因绿茶品饮要新鲜,多用袋装或充氮包装。除了干燥程度,看绿茶的外观,要从茶叶的外形、嫩度、净度、匀度和色泽几个方面观察,因为这几个方面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

◆ 外形:

观察绿茶外形的松紧、整碎、粗细、轻重、均匀程度及片、梗的含量与色泽

◆ 嫩度:

茶叶的老嫩与品质有密切的关系。凡茶身紧结重实,完整饱满、芽头多、有苗锋的,均表示茶叶嫩、品质好;反之,枯散、碎断轻飘、粗大者为老茶制成,品质次。

◆ 净度:

茶内含有茶梗、黄片、茶末及其他杂质的程度。杂质含量比例高的,大多影响茶汤的品质。

◆ 匀度:

茶叶的形状整齐一致,长短粗细均匀、相差甚少者为好。外形条索则随茶叶种类而异。

◆ 色泽:

凡色泽调和、光滑明亮、油润鲜艳的,通常称为原料细嫩,或做工精良的产品,品质也比较优秀,相反的则较次。各种绿茶都有其标准的色泽,以绿色呈色自然为好。

怎么鉴别绿茶是不是翻新茶

炒一下,是提香。茶叶存放一段时间后会吸收水分,炒一下可以是茶叶水分散发,还可使茶叶香气散发。补充:大多数茶类新茶口感和色泽都好于陈茶,大多数茶像绿茶、乌龙茶都是当年的新茶品质好,营养成分佳,隔年以后,因为光、热、水、气的作用,茶叶其中的一些酸类、酯类、醇类物质以及氨基酸、维生素发生氧化或缩合,形成了其他不溶于水或易挥发的化合物,人们需要的茶叶有效成分却减少了,不仅口味受影响,营养也打了折扣。

但是像普洱茶沱茶、六堡茶、黑茶等几种特别的茶叶例外,只要存放得当,反而是越陈品质越好。

如绿茶那存放太久其营养成分也就受到了影响,保健作用降低,只要能保证没发霉喝还是没问题。

怎么鉴别绿茶明前茶谷雨茶

1、采摘时间不同

明前茶:简单来说就是清明前采摘的春茶;一般都是按照阳历4月4号之前采摘的都是明前茶;农事我们都会按照24节气歌来进行农时安排;那么采茶同样也是一个道理,“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这也就是茶客家们的采茶时节;

明后茶:有明前固有明后;4月4—4月20号左右采摘的,那基本就是明后茶了;但基本都在清明后谷雨前;从时间来对比明前,明后茶,就差那么几天,但茶的质量和口感却有天壤之别!

2、外观特点不同

清乾隆皇帝曾作诗《观采茶作歌》,有句云:“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

明前茶:清明前由于气温降水等原因;茶叶发芽较少,生长也比较缓慢;此时采摘的茶叶大部分为幼嫩的芽头或者是一芽一叶;且包裹的都相对比较严实,剥开的时候会感觉里面有好几层,如同没有开花的花苞;嫩绿油润;眼瞅着鲜嫩可见,初春的馈赠!

明后茶:到清明之后,气温开始升高,雨水也比之前频繁;这个时候茶叶增长明显加快。此时采摘的茶叶就多为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甚至一芽三叶;看起来都比较松散,几乎就是一片小叶子的卷曲状。

3、口感品质不同

清明前的采摘的茶,茶树在冬季长时间处于休眠状态,在漫长的冬季,茶树体内的养分得到充分积累,加上初春气温低,茶树生长速度缓慢;因为这一时期的茶叶其内含物丰富,水浸出物含量高;再者,清明前气温较低,一般无病虫危害,基本不会使用农药;因为品质上明前对比明后茶也会略胜一些!

而对比之下,明后茶由于采摘时气温比明前高,芽也生长相对较快,病虫增多,农药上也会开始使用;品质稍次,口感上也会大有不同;

明前口味鲜、明后口味浓!

明前茶,有些许初春的寒意,稍显高冷;入口后香气喷薄而出,舌尖感触更香甜鲜滑!

而明后茶对比之下少了些初春的寒意,有茶汤醇厚的特点;随着芽叶的成熟过程中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不断增加,喝起来滋味会更浓厚,甚至会被人认为是“苦”;但随着时间推移,也会有回甘,“苦尽甘来”的意境,在明后茶上也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4、产量价格不同

所谓“明前茶,贵如金。”清明前气温低,发芽数量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且生长速度也比较缓慢,寥寥无几的发芽量能达标到可采摘的程度,那基本也是少之又少了;因为产量上对比明后茶,采摘的时候生长速度快,产量就很大了;

而众所周知,“物以以稀为贵。”产量少,价格自然就要高出许多;明前茶的价格一般对比明后茶来说,高至几倍,甚至十几倍的都有;虽说价格贵,不并不是贵了一定就好;如果对于长时间喝茶,并且日常需求量大的茶客来说,明后茶也是经济实惠,性价比比较高的不二之选!

其实说白了,明前茶虽好,但贵的不实;所谓:“自饮明后雨前实惠多,送礼尝鲜选明前。”明前茶如果作为赠礼,赠送给亲朋好友,更多的是一份尊重与看重;而如果说居家过日子,烟火气更浓,选择明后茶再合适自饮家饮不过了;火气也没有明前茶那么大,更加的温和一些;大家觉得呢?

本文《鉴别顶级绿茶还需鉴茶大师》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92709.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