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字的识记方法
据说在很久以前,福建省安溪县有一位名叫苏龙的猎人。有一天,苏龙在山上打猎时,发现了一棵长着奇特叶子的茶树。他觉得很神奇,便把这棵树的叶子带回家,想研究一下。
苏龙把叶子拿回家后,用开水冲泡,发现茶水呈乌黑的颜色,而且有一股清新的香气。他品尝了一下,觉得味道非常好。于是,苏龙开始在山上寻找这种茶树,并采集其叶子回家制作茶叶。
后来,苏龙发现这种茶叶的制法并不简单,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终于掌握了制作乌龙茶的方法。苏龙把这种茶拿给村民们品尝,大家都觉得很好喝。于是,村民们纷纷效仿苏龙,开始种植这种茶树,制作乌龙茶。
乌龙茶的名字,来源于苏龙。因为他是第一个发现这种茶的人,所以人们把这种茶称为“乌龙茶”。后来,乌龙茶逐渐传播开来,成为了中国茶的代表之一。
汉字茶字的演变
茶叶是由我国海路传播到西欧各国的,茶的发音大多近似我国福建沿海地区的te和ti音;茶叶由我国陆路向北、向西传播去的国家,茶的发音近似我国华北的cha音。
茶字的演变与确定,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茶”字的形、音、义最早是由中国确定的,至今已成为世界人民对茶的称谓。它还告诉人们,茶出自中国、源于中国,中国是茶的原产地。
汉字茶的特征有哪些
常绿灌木,叶长椭圆形,有锯齿,经加工制为饮料,就是茶叶;秋末开花,白色;种子可榨油;木质致密,供雕刻用:~树。~农。
特指“茶叶”:绿~。红~。花~。沱~。龙井~。乌龙~。
用茶叶沏成的饮料:~水。~饭。~点(茶水、点心)。~话会。~博士(善于烹茶的人,亦指卖茶的人或茶馆侍者)。~余饭后。
泛指某些饮料:~汤。面~。果~。
特指“茶点”:早~。晚
茶字的真实来历
在“茶”字确立之前,有一个与茶相关的重要汉字:“荼”字。
茶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被不同的人相继发现和利用的,由于古代人们对茶的不同认识,加之地域障碍、语言差异以及文字的局限,所以茶有多种称呼。比如唐朝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但在唐以前用得最多、最普遍、影响最深的是“荼”字。
根据史料查证,“荼”字最早出现在《诗经》中,而明确表示有茶名意义的是《尔雅》,它是中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一部专著。但“荼”字在当时指代多样实物,并非专指茶。
史料表明,从“荼”字形演变成“茶”字形,始于汉代,但还没有“茶”的读音,也不知指何物;由“荼”字音读成“茶”字音,始见于《汉书·地理志》,然而有茶音无茶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茶才从“荼”中分化出来,魏氏认为,“茶”字的确立,“惟自陆羽《茶经》,卢仝《茶歌》,赵赞‘茶禁’以后,则遂易荼为茶,其字从草,从人,从木”。中唐时,在对茶有着众多称呼的情况下,陆羽在著《茶经》时,规范了茶的语音与书写符号,将“荼”字减去一画,一律改写成“茶”字,使“茶”字从一名多物的“荼”字中独立出来,一直沿用至今,从而确立了一个形、音、义三者兼备的“茶”字,结束了对茶的称呼混淆不清的历史。
本文《如何鉴别汉字茶字的方法》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62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