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怎么鉴别真伪
武夷岩茶是一种以福建武夷山为产地的名优绿茶,其味道因产地、品种、制作工艺等因素而异。以下是一些辨别武夷岩茶味道的方法:
1. 香气:武夷岩茶的香气独特,有“岩韵”、“烟香”、“果香”等多种香气。一般来说,岩韵香气是最具代表性的,闻之有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
2. 口感:武夷岩茶口感醇厚,有一定的润滑感,且茶汤色泽清亮、透亮。
3. 茶汤颜色:武夷岩茶的茶汤颜色一般为黄绿色或金黄色,颜色鲜明,清澈透亮。
4. 品种:武夷岩茶有不同的品种,如大红袍、水金凤、肉桂等,每种品种的味道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大红袍的味道比较浓郁,水金凤的味道则比较清淡。
5. 产地:武夷岩茶的产地不同,其味道也会有所不同。武夷山的岩茶以岩韵为主,而安溪的岩茶则以桂皮香为主。
总之,辨别武夷岩茶的味道需要通过多次品尝和比较,结合以上几点来判断。
武夷岩茶真假辨别
包装可以部分地反映出岩茶的品质。首先,好的包装应该有正确的标识,包括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
其次,好的包装应该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质量,例如通过真空包装或密封包装来防潮、防氧化等。
此外,好的包装不应该使用过于华丽的外观来吸引消费者,因为这可能掩盖了茶叶的实际品质,相反,简洁明了的包装更能让消费者看到茶叶的本质,这对于岩茶这样具有高品质和独特口感的茶叶尤为重要。
武夷岩茶的茶叶怎么辨别真假
第一,和树种有关。
水仙是小乔木型树种,肉桂则是灌木树种。
乔木和灌木之别,看一眼楼下的绿化带,便一目了然。
风姿招展的行道树负责纵向生长,长得高,寿命长,能提供遮阴。
而灌木通常被修剪得矮矮一丛,只有膝盖一般高,横向发展,枝叶繁茂,可以当作道路栅栏,即使是放手不管,一连数年也不再修剪,也不会长高到哪去。
从植物学上看,灌木的寿命没有乔木长。
回到水仙与肉桂上,站在茶山上,能清楚看到它们俩的不同。

不管是水帘洞的老丛水仙、还是慧苑坑的老丛水仙、远眺鹰嘴岩看到的水仙、还是倒水坑里看到的水仙,但凡是水仙普遍身量更高挑些,树形以细高为主。
但是肉桂就不一样了,从牛栏坑坑口的亭子处,一路往里走,一路上能邂逅到好几家不同的牛栏坑肉桂茶树,并且受每家的茶园管理方式不同,有的修剪,有的任凭茶树保留原本面貌,不去过多干预,高矮参差不齐。但和水仙的树形对比起来,肉桂则普遍更“矮胖”一些。
树种不同,影响了水仙与肉桂的发展前景。按照灌木茶树的身形,肉桂是长不成“丛”的。
况且,茶树品种先天的基因不同,身为灌木的肉桂哪怕拼命生长,也形成不了乔木类茶树独有的木质气息,生成不了老丛水仙的鲜明丛香。
和水仙一比,肉桂从出生开始,就没有修炼成老丛这张入场券!

《3》
第二,和肉桂推广历史有关。
老树/老丛/古树等概念虽然吃香,但在岩茶里,贸然在肉桂树龄身上做文章,要冒不少风险。
认真说起来,肉桂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广泛推广种植。勾勾手指算一算树龄,距今不过40多年。
较真起来,要弄清一片肉桂茶树的具体树龄,不是难事。找几个老茶农作对证,易事一件。
并且,由于年头还不算特别久远,还能找到不少实物凭证。像是胡歌家的肉桂,他就能报出准确树龄,因为当年他爷爷在买肉桂树苗时,有留下凭证。当时的大政策都在推广和鼓励茶农们种肉桂,村里还有盖章呢。

因此,在肉桂的树龄上做文章,风险大。
但水仙不一样。
在武夷岩茶里,当水仙的树龄超过60年时,可以归入为“老丛”,树龄越高的水仙,数量分布越有限,但木质丛香与汤水的醇厚感越发凸显。按物以稀为贵的原则看,老丛水仙的身价自然水涨船高。
水仙作为乔木,树龄越高,越能拥有独特的卖点(产量少,丛香显,汤感醇)。
同时在树龄概念上,和肉桂相比,水仙拥有“先天优势”。
比如,有茶商标榜自家老丛水仙,树龄超过200年,就很难论证它的真伪。

将时光倒推到当年,谁也没办法预料到老丛水仙能这么值钱,种下茶树时少有留下凭证。所以一般茶农在介绍老丛时,用的口吻大多数是,“确实很老了,爷爷的爷爷那会就种下了。”
但要给出具体的树龄准数,难。
虽然据科班出身的老友提过,可以做碳十四测树龄,但具体的操作比较麻烦。
另外,按今天老丛在市面上的身价,没有人会舍得为了测树龄,贸然砍了数树轮。
掰扯清楚水仙的具体精准树龄,并不容易,所以这其中,难免给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提供浑水摸鱼的空间。
但肉桂这不一样,至少在树龄方面,武夷山肉桂茶树的树龄,水“清”得很!
但凡稍懂岩茶常识的人,就不敢轻易谎报自家肉桂树龄有50年、60年、超百年。
不然,分分钟就会露馅!

《4》
第三,和风味特点有关。
肉桂是灌木,不讲老丛。
但趁着这股“树龄热”的东风,很多人提起到“老树肉桂”这点概念,心态是:嗯,不说老丛,说老树总可以了吧。
如果是80年代初那批早早就种下来的肉桂,距今也有40年了。40年树龄也算挺老了,可以算老树。
乍一听,这样的话术,逻辑当真是无懈可击。
那么转过另一面,从一款茶的风味特点看。
一款树龄比较高的老树肉桂,它会拥有怎样的亮点?

之前在挑《马头岩肉桂组合》时,倒是遇到过一款“老树肉桂”。
翻出品鉴,再回忆它的风味特点。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茶汤里拥有在肉桂里,少见的犀利柔滑于一体的特点。
啜一口茶,明显能感受到茶汤的浆感与包裹感。这点,预示着这泡肉桂的树龄。
平心而论,虽然肉桂是灌木,并不讲究树龄。但树龄老一些的肉桂,毕竟水更醇一些,滑一些,柔一些。
同时,还因为肉桂不讲树龄,它的茶汤风味更有一股犀利与老成“兼美”的特点,香气层次精彩。

喝到这样的肉桂,另有一分新鲜的乐趣!
但水仙则不同,水仙的木质丛香、醇厚浆感等诸多风味体验,都是靠实打实的岁月积累,才能修炼成型。
60年以上树龄的老丛水仙,才拥有明显丛香。
除此外,在一般水仙身上,难觅踪迹。
这点,从风味特点上,也是极好的区分辨认方法!
武夷山茶的鉴别方法
1、外形及茶叶香味区分 从外形上区别,老白茶整体感官黑褐暗淡,但依然可从茶叶上辨别些许白毫,轻闻慢嗅,陈年幽香阵阵,毫香浓重但不浑浊,可立时令人醒神;。
武夷山白茶在白茶中品质是最好的了,有名的梅山茶徒老工艺白茶就是在这里生产
白茶为福建特产,主要产区在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
武夷岩茶真假鉴别图解
第一步:三看
一看茶叶外形特征、色泽、整碎度、匀净度及干茶香。好的岩茶外形应条索紧结重实,叶端折皱扭曲,色泽油润,叶背起蛙皮状砂粒,俗称“蛤蟆背”,不带梗补,不断碎。
二看汤色,好的岩茶冲泡后汤色清澈明亮,呈橙红色。
三看叶底。叶底是泡开的叶片放在清水碗中,看其粗嫩度以及是否“绿叶红镶边”,好的岩茶叶底肥厚柔软,叶面黄亮,叶缘为红边。
第二步:三闻
第一泡闻岩茶香气的高低、长短、强弱、清浊以及火候。好的武夷岩茶香气清锐细长,无异味。
第二泡闻岩茶的香型,好的岩茶具有其独特香型,有水蜜桃香、桂皮香、兰花香、奶油香等。
第三泡闻茶香的持久程度。好的岩茶“七泡有余香”。
第三步:三品
一品火功,看是“足火”或是“老火”、“生青”,有无苦、涩感。
二品滋味。茶激发的滋味是否鲜爽,好的岩茶,岩韵显,味醇厚,具有爽口回甘特征。三品岩韵:品岩韵是品饮武夷岩茶的特色。然而,许多人却认为,这种岩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靠自己用心去领悟。
三品中以二品的滋味为茶叶品质好差为主要参考依据。
本文《武夷茶外观如何鉴别真假》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54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