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坑仔的鉴别方法
老坑和宋坑端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不同的特色上。老坑出品的端砚,有着“体重而轻”、“质刚而柔”的特点。石材从表面上看色泽温润沉浑,火气褪尽而显自然状态,宋坑砚石具有独特的风格,因砚石中有特殊的金星点,所以以发墨快而著称,研磨出来的墨汁,特别适宜书写流畅、奔放、笔力劲健的大字。宋坑砚石一般供高、中档雕花砚用,比较次一点的砚石可制顺水淌池、单打、斗方及走水砚。
老坑的石质缜密紧重;新坑则多松粗软嫩,稍加磕碰,极易坏损。因此,印材在透明匀洁的前提之下,以份量较重的为好。有些手感明显的“轻量级”石料,即使鲜艳洁透、秀色可餐,亦不足贵,甚至根本无法携刻。老坑,始采于唐代,盛于宋,距今1300多年,是最早开始开采的端砚坑口,故称“老坑”。因坑口内采石区常年积水,故又称“水岩”。早年多用歙砚金星、眉子、水玹坑及端砚坑仔,后闻老坑之名。
端砚石茶盘鉴别方法
如下:
对端砚的真伪和优劣判断,
一般可以采用“看、掂、扣、按、呵”五步进行:一看即将砚洗净置于水中,看颜色分石品;
二掂即是将砚拿起感觉分量,太轻或太沉重均可能为伪品。端石为沉积岩,轻重适中,石质细润、密实;
三扣即将左手掌心朝上,五指分开托住砚台,右手扣击砚身,端砚发音较小、闷哑,如扣木之声。叩之声音脆响者非端砚;
四按即用大拇指按砚堂,停留1秒钟,如端砚就会有“水气”形成的清晰指痕(日本人常用指按、手摸测试端砚);
五为呵气,即靠近砚堂呵一口气,砚上就会凝聚一层水雾,用指一抹可见凝聚的水多寡。
端砚的鉴定方法
分辨端砚有以下几个方法:
1. 摸手感:手感粗糙、凹凸不平的可能是石砚,手感光滑、细腻的可能是陶砚。
2. 看颜色:一般石砚颜色较深,如墨石黑、金丝石青等,而陶砚颜色则多样化。
3. 观质地:石砚质地坚硬,琢磨起来有些困难,而陶砚质地相对较为柔软。
4. 敲声:用硬物敲击,石砚声音明亮、清脆,而陶砚声音则较为低沉。
总之,辨别砚台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察,综合判断。
端砚的鉴别方法及价格
鉴别方式可以通过看石色、看石质、摸手感等方法进行鉴别。
首先,端砚石色紫中带青,特别水岩端砚带有天青冻是最为名贵的,石质滋润、细腻。
其次,端砚端砚为沉积岩轻重适中,上手时有滋润之感;若感到太轻或太沉重,有枯燥之感觉,均有伪品之嫌其次。
再者,端砚端砚用手心轻按砚堂,慢慢抚摩至砚池,如果是佳石,其手感细腻滋润,有抚摸婴儿肌肤的感觉。
端砚新旧鉴别方法
如何挑选端砚
看:
就是看砚的质,工、 品 、铭 、饰,以及新旧程度和修理与否等。若砚经过修补,其补过的地方颜色与砚的原色总有差别,因用过树脂等化学胶水后,总比原色来得亮。
摸:
拿到一方砚用手摸一摸,感觉是否滑润。如果像小孩皮肤一样的光滑细腻,说明石质细嫩。摸上去石质粗糙,石品质就差。同时,用手摸砚的感觉冰凉,则石质佳 ;感觉暖者差。用手指或手掌按砚石,有汗印者佳,无汗印者差。
敲:
将砚用手指托定,轻击之,或另用手指弹砚,闻其声。端石以木声为佳,瓦声次之,金声为下。这三种石的声响,分别体现出端石质地的嫰与老。
洗:
选择砚和收藏砚,最好还要经过清洗这个环节,尤其是古砚,砚面上磨痕斑斑,遮掩了自然的美纹,也分辨不清石的坑口年代,就需要洗砚。把墨痕去掉,还原石的本来面目。若古端砚的砚面墨垢郁积,洗之不清,还可用细号水砂轻轻地和水在砚面的中心磨去薄薄一层,但必须当心,千万不能擦伤古砚的其他部分,以免损伤古砚的包浆。砚经过清洗,更容易看清砚石是否有伤痕和修理过的痕迹。
掂:
用手掂砚的分量。同样大小的石砚重者好,轻者差。重的说明砚石矿物胶结紧,颗粒细;轻的说明胶结松,颗粒粗。
刻:
一方砚的好与差,首先考虑的是石质的好坏,然后才是琢刻。佳石必欲良工,彼此衬托,则艺术品位更高,二者如果缺一,终成遗憾,同时也降低了砚的价值。熟悉砚石的工人和艺术家,只要用刀在砚石上轻轻的刻上几道,马上就会感到砚石质的优劣。
端砚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梅花坑的开坑采石始自宋代,梅花坑是端溪五大名坑之一,开坑采石始于宋代,以多眼为主要特征,呈苍灰白微带青黄色,似梅花鹿的皮毛,具有石质好,下墨亦快的特点,为端溪砚中有代表性的名坑砚石之一,集鉴赏、实用、馈赠、收藏于一体。
本文《端砚茶海的鉴别方法》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31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