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鉴别 > 中茶六堡茶绿罐真假鉴别

中茶六堡茶绿罐真假鉴别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23:48 点击68次

中茶六堡茶的银罐与绿罐区别

茶叶的形状各异,有以下几种:

1、扁平形

扁平形状的茶叶是市场上最常见的,将茶叶压成扁平挺直呈长椭圆形,这样的茶叶的通常颜色会比较翠绿,比如四大名茶之一的西湖龙井就是扁平形。

2、卷曲形

一般来说,很多茶叶的制作都要经过一道工序,叫做揉捻,在揉捻的过程中,会将茶叶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揉捻,经过这道工序茶叶会因为揉捻的力道而变得卷曲,烘干以后茶叶就会是卷卷的,像女孩子卷了小波浪的秀发一样。

3、螺形

螺形顾名思义,就是像田螺那样有规律的螺旋状,螺旋状的茶叶是因为在加工过程中采用了重揉捻,将茶叶变成了螺形,但是茶叶烘干以后蓬松可爱,并没有那么烘干前那么紧致,最常见的就是碧螺春了。

4、片形

片形和扁平形又不一样,片形的茶叶很扁,而且叶片的面也比较大,就是又薄又大的一片呈现在我们面前,是很容易辨认的,也有一些人认为应该称这种形状为玉兰花形。片形的茶叶里最典型的就要数猴魁了,名字奇特,长相也很特别哦。

5、圆珠形

圆珠形就是将茶叶卷成一粒一粒的颗粒,比较经典的就是安徽的涌溪火青。

6、雀舌形

雀舌形的茶叶基本上都是一芽一叶,外形简单整洁,像是麻雀的舌头,小小的扁扁的,头和尾略弯,小巧可爱,四川的蒙顶黄芽、福建的天上雀舌、江苏的金坛雀舌都是雀舌形的茶叶。

7、针芽形

针芽形的茶叶芽叶秀长挺直,一般都是单压制作而成,蓬松感十足,针芽状的茶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福建的白毫银针了。

8、方块形

方块形的茶是将茶叶紧压成方形的砖块形,最常见的是普洱茶紧压茶,黑茶、老白茶、青茶等也都有做成砖形的。

9、饼形

饼形就是做成圆饼形,最常见的依然是普洱茶茶饼。

10、坨状

坨状就是将茶叶做成圆的,然后中间有一个凹洞,就是坨状了。

中茶六堡茶银罐和绿罐比较

按茶叶的名字来分就可以。

1、乌龙茶:包括铁观音、黄金桂、武夷岩茶(包括大红袍、水金龟、白鸡冠、铁罗汉、武夷肉桂、武夷水仙)、漳平水仙、漳州黄芽奇兰、永春佛手、台湾冻顶乌龙、广东凤凰水仙、凤凰单枞等。

2、红茶:包括正山小种金骏眉、银骏眉、坦洋工夫、祁门工夫、宁红等。

3、绿茶:包括龙井、碧柔春、黄山毛峰、南京雨花茶、信阳毛尖、庐山云雾茶等。

4、白茶:包括君山银针、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

5、黑茶:包括普洱茶、茯砖茶、六堡茶等。

6、黄茶:包括霍山黄芽、蒙山黄芽等

中茶六堡茶红绿银罐哪个更好

黄盒六堡茶是中茶梧州公司经典外贸产品之一,与黑盒六堡茶、山水盒六堡茶并称“外贸三君子”,远销东南亚地区,深受海内外消费者喜爱。

第一版的黄盒诞生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六堡茶的出口大多以大箩茶为主,黄盒的诞生,让当时的海外市场耳目一新,此后,便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热度,盛销东南亚。因为公司机构的更迭和市场的变化,至今,黄盒六堡茶已经出品了十个版本,许多早期的版本,已经是一盒难求。近几年出品的版本,目前价格也在不断上涨。

在六堡茶的经营历史当中,黄盒六堡茶已然成为了传奇,而且,这个传奇还在不断地延续着。2019年,第十一版黄盒六堡茶(2019)上市,再一次唤起人们对传奇黄盒的思念。

第十一版黄盒六堡茶(2019)复刻了历代黄盒六堡茶的神韵,沿用浅黄色木纹包装,使用的是“中茶牌”商标,首次在包装外盒标注出品年份,为产品正本清源。

第十一版黄盒六堡茶(2019)选用特级六堡茶原料制作,经“一茶多藏”的窖藏工艺陈化,滋味醇和、柔滑,陈香明显,展现了外贸六堡茶的经典品质。

中茶六堡茶红罐黄罐哪个好

为提高出口创汇水平,上世纪70至80年代,中茶先后设计并推出三款六堡小盒子茶。分别是250克木纹“黄盒”、500克桂林“山水盒”和200克烫金“黑盒”,并称为中茶外贸六堡“三君子”。其中“山水盒”外销马来西亚为主,“黑盒”出口日本,“黄盒”则重点东南亚一带。此三款外贸盒装六堡中,属“黑盒”名气最大。黑盒六堡茶被业界评为“六堡茶品质的标杆”。他们的区别应该是:出口的地区不同,规格不同,名气也不同。

本文《中茶六堡茶绿罐真假鉴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19609.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