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鉴别 > 大叶茶的鉴别方法

大叶茶的鉴别方法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23:44 点击69次

古树茶鉴别方法大全

1、品质

普洱茶在鉴别时需要奠定物质基础,毕竟各地由于气候、土壤、植被的不同,所产普洱茶会形成各自的特色,例如西双版纳的易武、临沧双江勐库、思茅澜沧的景迈山等所产普洱茶,虽然都是普洱茶中的极品,但各自的特点也很鲜明。

2、茶形

普洱茶的条形是否完整,是否紧结清洗,叶片是老是嫩等都是判断其品质的要点。一般具油润光泽、色泽褐中泛红、条索肥壮、断碎茶少的普洱茶品质最佳。稍次一些的普洱茶则会带有陈气,甚至是其他杂味,条索细紧不完整,色泽黑褐,枯暗无光泽。

3、色泽

普洱茶的色泽是看茶汤的深浅与明亮,优质普洱茶泡出来的茶汤红浓明亮有金圈,或呈黄绿明亮的色泽,表面看起来有一层油珠形的膜,具有浓而透彻的特点。质地稍次一些的普洱茶,茶汤会给人发黑发乌的感觉,表面还漂浮着悬浮物质。

4、香气

普洱茶在鉴别香气时主要采用热嗅和冷嗅的方法,优质普洱茶陈香显露,热嗅香气显著浓郁纯正,冷嗅香气悠长甜爽。质地次一些的普洱茶则香气低,有的夹杂着酸馊味,也有的夹杂着铁锈味,还有的夹杂着其他杂味等。

5、滋味

滋味是对普洱茶感知理解的最重要的一步,普洱茶的“味”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舌面口腔的生理活动,另一个则是一种审美趣味,人们经常说的“回甜”与“回甘”,就是这两层感觉得混合,质地好的普洱茶总能给人丰富的口感。

6、茶气

普洱茶的茶气分为“外气”和“内气”,内气是以身体感知,外气则是用口鼻欣赏。普洱茶真正的迷人之处在于内气,会让人在品普洱茶时丹田手足微微生热发汗。外气则比较显露,可以让人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普洱茶的气韵。

大叶茶和小叶茶的区别图片

大叶种与小叶种的差异

1、外形差异 小叶种叶片小而脆硬,叶面的革质层较厚。 大叶种角质层厚度为2-4μm,叶大柔软,且叶面的革质层则比较薄;中小叶种角质层厚度4-8μm。(注:μm=微米,1毫米=1000微米)

2、结构差异

大叶种细胞内叶绿体较多,有60-100片层,光台速率较高,细胞组织比较多而松,叶背的气孔大而细,叶色多带黄绿,叶尖较锐长,梗和节间长,单位叶片面积的气孔数较少,气孔的保卫细胞较大,蒸腾速率快。

小叶种细胞内叶绿体较少,有20-40片层,光合速率较低,叶背气孔多而密,叶色多浓绿,叶尖较钝。

3、芽叶重差异

从全国红绿茶产区的高产实例看,大叶种芽叶重在0.4-0.5g,每0.11m采面上芽叶数应有200-250个;中小叶种芽叶重在0.2-0.25g,每0.11m采面上芽叶数要有400-500个。芽叶平均重量,取决于茶树的种性,如云南大叶种在正常培育下,一般4Da-500个1芽2-3叶混合芽就有500g;而中叶类型的苔茶品种则要2000个才达500g,小叶类型的要3000个以上才达500g。

4、耐泡性差异

相比之下大叶种的海绵组织细胞较小,大叶种比小叶种茶更经久耐泡;大叶种与小叶种的化学成分也不一样,大的叶种茶所含的茶多酚、咖啡碱等有效物质较多,制成的茶味道浓烈。而小叶种相比之下成分较少一点,滋味淡薄些,但香气更高扬。大叶种茶多酚含量高于小叶种

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含有较高的茶多酚,而一般小叶种茶树鲜叶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按叶片大小分析,茶多酚含量呈现大叶>中叶>小叶的规律。

茶多酚性味苦涩,其氧化物是构成茶汤滋味鲜爽的主要物质。茶多酚类物质具有降血脂、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衰老、抗辐射损伤等作用。大叶种儿茶素的酯型儿茶素的比例大于小叶种儿茶素中酯型儿茶素的比例,致使大叶种抗氧化效果强于小叶种儿茶素。

大叶种咖啡碱含量高于小叶种

按叶片大小分析,咖啡碱呈现大叶>小叶>中叶的规律,咖啡碱其性味苦,参与茶叶品质的形成,且与茶黄素结合形成络合物提高茶汤鲜爽度,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物质。

大叶种氨基酸含量低于小叶种

按叶片大小分析,氨基酸呈中叶>小叶>大叶的规律,氨基酸性味鲜而带甜,与咖啡碱形成的络合物是构成茶汤滋味鲜爽的主要物质,大叶种的氨基酸含量是低于中小叶种的,所以一定程度上鲜爽度不如小叶种。

大叶种类脂物质含量低于小叶种

类脂物质含量高低基本表现在茶叶香气上,类脂物质含量高,香气表达比较充分,所以好的中小叶种制作的绿茶具有香高的特点。但是,又因为它多酚类物质含量少,决定它总体内含物质偏低,就有了不耐泡的弱点。

大叶茶和小叶茶的区别是什么

大叶绿萝和小叶绿萝其实是同种植物,因为它们生长环境不同、水肥条件不同,造成植株在外在形态上有大叶和小叶之分。

大叶绿萝多为心叶藤,它中间有棕柱,绿萝可以往棕柱上攀爬。但小叶绿萝多用于水插或小型盆栽,它不会长成藤状,也不需要用到棕柱作辅助。

大叶茶最好的是什么

大叶茶是一种产自中国的优质茶叶,被广泛认可为口感较好的茶品之一。在中国各大产茶省份中,云南、湖南和福建三省的大叶茶口感最为突出。

云南大叶茶因为天然条件恰好,土地肥沃、气温适宜、水质优良而最为有名。

湖南大叶茶饮感柔和,有着很好的滋味和口感,其易泡和多泡特性也成为了茶友们广泛选择的茶品。

福建大叶茶因为多样的大叶茶品种和制造工艺,口感更营品鉴别,适合不同人群的不同口味需求。因此,对于大叶茶最好喝的出产地,需要视品种、工艺和口感来评判。

大叶茶和中叶茶区别

大叶种与小叶的差异1、外形差异小叶种叶片小而脆硬,叶面的革质层较厚。大叶种角质层厚度为2—4μm,叶大柔软,且叶面的革质层则比较薄;中小叶种角质层厚度4—8μm。(注:μm=微米,1毫米=1000微米)2、结构差异大叶种细胞内叶绿体较多,有60~100片层,光台速率较高,细胞组织比较多而松,叶背的气孔大而细,叶色多带黄绿,叶尖较锐长,梗和节间长,单位叶片面积的气孔数较少,气孔的保卫细胞较大,蒸腾速率快。小叶种细胞内叶绿体较少,有20—40片层,光合速率较低,叶背气孔多而密,叶色多浓绿,叶尖较钝。大叶种茶树气孔密度约100个/m,最多为150~180个/m;中小叶种约200~260个/m。3、芽叶重差异从全国红绿茶产区的高产实例看,大叶种芽叶重在0.4~0.5g,每0.11m采面上芽叶数应有200-250个;中小叶种芽叶重在0.2~0.25g,每0.11m采面上芽叶数要有400~500个。芽叶平均重量,取决于茶树的种性,如云南大叶种在正常培育下,一般4Da~500个1芽2—3叶混合芽就有500g;而中叶类型的苔茶品种则要2000个才达500g,小叶类型的要3000个以上才达500g。4、耐泡性差异相比之下大叶种的海绵组织细胞较小,大叶种比小叶种茶更经久耐泡;大叶种与小叶种的化学成分也不一样,大的叶种茶所含的茶多酚、咖啡碱等有效物质较多,制成的茶味道浓烈。而小叶种相比之下成分较少一点,滋味淡薄些,但香气更高扬。所以,云南大叶种最适制的茶类是普洱茶和红茶,而中小叶种则更适制绿茶和乌龙茶。

大叶种和台地茶区别

一芽两叶不一定比叶子大的茶好。答案有两种可能,先说品种对比,一芽两叶所包含的树龄和品种都不明确,有可能是台地茶的一芽两叶,而叶子大的茶首先可以确定是大叶种茶,品种决定好坏,所以第一种可能就是叶子大的茶要好。如果都是同一棵茶树的原料,一芽两叶肯定要比叶子大的好,所以第二种可能就是一芽两叶比叶子大的要好。

本文《大叶茶的鉴别方法》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19128.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