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普洱茶和熟普的区别
宫廷普洱是熟普等级中的一种,是最高等级的熟普,熟普的等级依次分为宫廷,特级(泛荷香者列为“金针白莲”,亦称现代女儿茶,金针白莲多产制于勐海),一,三,五,七,九级共七个等级,各种熟饼,熟砖都是用以上各级茶青以不同配比拼配压制,以达至不同的品饮效果,但一般只用一到九级,宫廷和特级多会独列品饮。 严格意义上的宫廷普洱熟茶,是在后发酵的熟茶中,先筛,然后用镊子检出来的,会有比较好的荷香,由于地道的芽没有纤维以供渥堆,而且在发酵过程中容易“烧掉”所以不可能单独发酵。 现在也有人用框把芽尖装好,塞到堆子中进行发酵的,但是这样的品质就和严格挑拣出来的相比差了很多。所以,如果是地道的宫廷普洱,应该说还是比较好的。但是非常少。 普洱普洱由于选料级别高,和相同堆子其他级别茶相比,香气会高,口感细腻,但耐泡度要差些。 宫廷普洱茶的来历:民间虽有普洱,但其品质与皇家普洱相比,不可同日而语。道光初年,阮福《普洱茶记》中清楚的记载了普洱贡茶的采制时节、制造方法:“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意思就是说,当时所有进贡朝廷的皇家普洱茶,都是只取上好野生大叶乔木的芽尖制作。朝廷把所有的茶芽都采摘完后,剩下的才允许民间采摘和贩卖。 当时的皇家普洱只有皇室可以享用,是身份的象征。如果没有皇族血统,别说品尝了,根本连闻一闻的机会都没有,哪怕是权倾朝野的开国功勋,或是辅助太子的三朝元老,也只在立下特别功勋的时候,或功德圆满告老还乡的时候,才偶尔能在“千叟宴”(相当于现代的“终生成就奖颁奖典礼”)上,得到皇帝赏赐的一元皇家普洱。 也就是说,宫廷普洱茶当时指的是宫廷专享的普洱茶。当时的皇家普洱只有皇室可以享用,是独特身份的象征,若无皇族血统,实是无缘得见。即便是权倾朝野的开国元勋,抑或辅佐社稷的三朝元老,也只在立下特别功勋或功德圆满告老还乡之时,才偶尔有幸得在“千叟宴”上,一亲珍品皇家普洱的芳泽。
宫廷普洱熟茶是哪里的茶
宫廷普洱的味道可谓是熟茶里的小清新。由于原料级别高,宫廷普洱会呈现独特的荷香气,喝起来口感细腻,滋味清美。不过与其他级别的普洱熟茶相比,其耐泡度却要差一些。
这主要是因为宫廷普洱的原料都为嫩芽,内含物质含量不如粗老的茶梗和老叶高,这是导致宫廷级普洱熟茶不耐泡的因素之一。
宫廷普洱茶老茶头的区别
特色月参赛的12款茶品,是在大益产品体系中,原料、工艺、意义等最具特点的产品,有6款生茶,6款熟茶,有勐宋沱、7742、银孔雀生、宫廷青饼、辛亥百年(珍藏版)、勐海之春、勐海之星、老茶头砖、红韵圆茶、金针白莲熟饼、龙柱圆茶、五子登科。
宫廷普洱茶与一般普洱茶区别
一公斤普洱茶大约能筛选出50克至60克的宫廷料。宫廷料指的是芽尖等级,也就是茶叶最上端位置的,一般都是用来制作普洱熟茶的,筛选宫廷料的毛茶一般都是三级以上,芽尖占比只有百分之五左右,这种计算下来就是1000克的百分之五,也就是是50克左右,因为沾了一些茶绒,所以选50克到60克之间。
宫廷普洱是熟茶还是生茶
宫廷熟普和一般熟普主要有以下区别:
制作工艺:宫廷熟普的工艺更为复杂,需要经过多次的渥堆发酵和陈化过程,使得茶叶的口感和香气更加独特。而一般熟普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主要是通过自然发酵和蒸堆处理来完成的。
发酵时间:宫廷熟普的发酵时间更长,一般需要达到8-10年甚至更久,使得茶叶的口感更加醇厚。而一般熟普的发酵时间较短,3-4年即可。
存放时间:宫廷熟普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和陈化过程,一般需要储存至少10年以上才能达到最佳口感。而一般熟普可以在短时间内品尝到较好的口感。
口感和香气:宫廷熟普具有独特的陈香,茶汤色泽红润,入口醇厚柔滑,口感细腻而甜润。而一般熟普茶多为实朴香气,入口稍显涩,但十分醇和。
饮用方式:宫廷熟普更适合用来陈化和收藏,因为其有更长的发酵时间和保存年限。而一般熟普则适合即刻品饮,具有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
本文《宫廷普洱茶的干茶鉴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15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