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鉴别 > 如何鉴别白茶干茶和干红

如何鉴别白茶干茶和干红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22:26 点击91次

如何鉴别白茶干茶的好坏

鉴别溧阳白茶品质好坏的方法:

1.外形:嫩度以毫多而肥壮,叶张肥嫩的为上品;毫芽瘦小而稀少的,则品质次之;叶张老嫩不匀火杂有老叶、腊叶的,则品质差。

2.色泽:毫色银白有光泽,叶面灰绿(叶背银白色)或墨绿,翠绿的,则为上品;铁板色的,品质次之;草绿黄、黑、红色及腊质光泽的,品质最差。

3.叶态:叶子平伏舒展,叶缘重卷,叶面有隆起波纹,芽叶连枝稍为并拢,叶尖上翘不断碎的,品质最优,叶片摊开、折贴、弯曲的,品质次之。

4.净度:要求不得含有枳,老梗、老叶及腊叶,如果茶叶中含有杂质,则品质差。

5.香气:以毫香浓显,清鲜纯正的为上品;有淡薄、青臭、失鲜、发酵感的为次。

6.滋味;以鲜爽、醇厚、清甜的为上品;粗涩、淡薄的为差。

7.汤色:以杏黄、杏绿、清澈明亮的为上品;泛红、暗浑的为差。

8.叶底:以匀整、肥软,毫芽壮多、叶色鲜亮的为上品;硬挺、破碎、暗杂、花红、黄张、焦叶红边的为差。

白茶的干茶形态

「七年宝」:确切说白茶存放至五六年就算老白茶了。随着时间的陈放,白茶内含物的陈化转变得越来越醇厚,与陈香并存的依旧是那白茶特有的毫香。滋味香浓,汤色呈琥珀色,红亮透明。到达这个年份的白茶

白茶保留着茶叶原初的生命形态和特有的营养成分,它不需要任何人为的加工,如杀青、揉捻、烘焙等工序来改变其本来的性状;它一生下来就是茶,自始自终都是保持着它的天然模样。

怎么鉴别老白茶还是新白茶

1、外形及茶叶香味区分

从外形上区别,福鼎老白茶整体感官黑褐暗淡,但依然可从茶叶上辨别些许白毫,抓一把茶叶闻之,陈年幽香阵阵,毫香浓重但不浑浊,可立时令人醒神;新茶就是市面上可看到的白牡丹之类,茶叶外形褐绿针白且白毫满布,特别是春茶时节茶叶制成的白牡丹,叶片底部及顶芽的白毫较其它季节所产的更为丰厚,制作工艺较精细、较好的白茶香气中毫香是必不可少的,并带有一丝的清甜味。

2、茶水及茶香区别

用90到95度的开水泡制福鼎老白茶和新茶茶叶,茶水分别倒于瓷器小茶杯中,接着就是闻香品茗了。老白茶的香气清幽略带毫香,且头泡带有淡淡的中药香味,闻之数秒亦可醒神,口味醇厚带有清甜充斥于口中;新茶毫香幽幽,带有清鲜气息,口感较为清淡并具嫩味,没有其它杂味,只有清甜的茶味,喝后让人舒服。

3、茶叶的耐泡程度

老白茶是相当耐泡的,可祛风寒,在普通泡法下可达二十余泡,且到后面仍然滋味尚佳,有条件的可以用来煮,因为老白茶用煮才能完全显现出它的精髓;新茶就依个人习惯去泡了,不过茶叶都有七泡且滋味尚佳,就已经算是好白茶了。

老白茶干茶外形和色泽区别

一、颜色与嫩度:

从最初刚发芽的芽头,到成型的叶片,叶子的嫩度从鲜嫩逐渐变得老壮,叶子的颜色变化:嫩黄色→翠绿→深绿。叶子的颜色变化代表了嫩度的高低。

代表茶类:绿茶、黄茶、白茶、红茶

【绿茶】绿茶最大可能的保留了叶子的最初颜色。所以绿茶的原料品质由嫩黄→嫩绿→翠绿→深绿,依次递减。

翠绿型:鲜叶嫩度好,为一芽一二叶初展,新鲜,绿茶制法,杀青质量好,在短时间内迅速彻底的破坏酶活性,其余工序处理及时合理。属此类型的茶如高级绿茶、瓜片、银峰、松针、古丈毛尖、信阳毛尖、江山绿牡丹等。

深绿型:鲜叶嫩度好,为一芽一二叶,新鲜,绿茶制法,杀青叶投叶量较多,且杀青质量好,其余工序处理及时合理,外形条索紧结。属此类型的茶有天目青顶、高级炒青、滇晒青等。深绿在评茶术语上称苍绿,猴魁色苍绿属此类型。

墨绿型:鲜叶较嫩,为一芽二三叶制成的烘青,雨茶,珠茶,火青等。

竹叶青茶叶2017年新茶峨眉高山绿茶特级(品味)经典礼盒208g

【黄茶】黄茶是在绿茶的工艺上加了一道闷黄的工序。所以黄茶的原料品质由嫩黄→金黄→黄褐,依次递减。

嫩黄型:鲜叶细嫩,嫩黄色,为一芽一叶,制造中有闷黄工序,属黄茶制法。该色为高级黄茶的典型色泽,干茶嫩黄或浅黄,茸毛满布。如蒙顶黄芽,莫干黄芽等。

金黄型:鲜叶细嫩,嫩黄色,为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黄茶或绿茶制法。属此类型的有君山银针,其芽头肥壮芽色金黄,芽毫闪光,有“金镶玉”之美称;黄山毛峰干茶金黄隐翠,俗称象牙色。

黄褐色:鲜叶较粗老,制茶过程有长时间的闷黄工序,并由于高温烘烤所产生的湿热作用,使内含物有部分聚合变化,由可溶性小分子物质聚合成黄褐色不溶性大分子物质,使外形呈黄褐色。如黄大茶等。

【白茶】白茶为不揉不捻,自然晾干或者微火烘干,身披白毫。原料品质由银白→灰绿,依次递减

银白型:鲜叶嫩度为单芽或一芽一叶,芽叶上白毫特多,采取保毫制法,不经揉捻或轻揉捻,使干茶满披白毫,属此类型的茶有五盖山米茶,保靖岚针,白毫银针,仙台白眉或采用福鼎大白茶和大面白品种的鲜嫩芽叶制的各种茶。

灰绿型:鲜叶较细嫩,为一芽二叶,制茶经萎凋和干燥工序,使干茶绿中带灰。如白牡丹,其毫心银白,叶面灰绿。

【红茶】红茶为全发酵茶,红茶原料品质,金黄色→乌润→棕红→黑褐色,依次递减。

乌黑型:采用一芽二三叶的鲜叶制成,干茶色泽乌黑而有光泽。如工夫红茶,高级茶形红毛茶,传统制法的红碎茶,中上档茶等。

棕红型:干茶色泽棕红,如转子机或C.T.C制法所得红碎茶的碎、片、末,工夫红茶等。

二、颜色与工艺:

代表茶类:青茶(乌龙茶)

青茶为中等发酵茶,不采用嫩度较低的原料,基本以青壮为主。青茶的颜色变化主要是工艺的不同,绿→黄→褐→黑,工艺火候也相应加强,口味依次增重。

砂绿型:又叫鳝鱼色。粗老采原料,火力足,干茶色泽砂绿并光润,俗称砂绿润,如铁观音等。

青褐型:粗老采原料,叶张厚实,干茶色泽褐中泛青,如水仙、武夷岩茶等。

灰绿型:粗老采原料,轻发酵,偏绿茶色泽,如翠玉乌龙等。

三、颜色与储藏:

颜色随着时间延长而加深,光泽度会随着时间由润泽变得暗淡直至枯燥

代表茶类:黑茶

普洱茶为例,随存放时间的增加,生茶由青绿→墨绿;熟茶由红褐→黑色。

随着新品类的不断推出,也会有些特例。不过通过颜色的整体规律变化,已经可以判断市面绝大部分的茶。一切了然于心,就等着试试身手了。

白茶干茶鉴别方法

白茶如何鉴别标准:好的白茶色泽翠绿,汤色浅杏黄,随着年份增加,汤色愈发厚重,而劣质茶则发乌发黑,毫无生气;优质白茶香气馥郁,含枣香、药香等,而劣质白茶显老火气、陈腐气等;好的白茶茶汤质感富足,滋味醇爽、两颊生津,而劣质茶则口感寡淡,回味性差。

白茶的鉴别方法:

1.看干茶识好茶

对于白茶来说,干茶类别简单,因采制标准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白茶新茶,干茶颜色翠绿,汤色浅杏黄,随着年份增加,干茶颜色加深,汤色愈发厚重。

一般说来,三年以上的白茶,我们称之为“老白茶”,而此时干茶色泽褐润,茶汤颜色也有浅黄变为黄或橙黄。

正常工艺的秋白茶,因为秋天气温比较高的缘故,所以在萎凋的时候,叶绿素有不同程度的分解,叶黄素、叶红素、茶褐素显露出来,秋白茶的颜色倾向于古铜色、褐色、咖啡色、墨绿色、艾叶绿等等的五彩色。

至于工艺不好的白茶,在制作的过程中可能有受到各式各样的“虐待”。萎凋的时候暴晒,使得干茶的颜色不正常,以白绿为主的春白茶晒出了秋白茶的五彩颜色。

原本颜色就五彩的秋白茶里,出现了过多的夹红、红张、红梗、红叶,这也是工艺不好的表现。

3.闻香气识好茶

白茶香气应该有白茶自身的茶香以及后期转化香,不应有老火气、陈腐气、青气、酵气等异气。

每泡白茶都可通过闻干香、盖香、水香和底香来综合品鉴白茶的香气。白茶的香气自带有清新的花香、果香,毫香浓显,茶香甜长:似兰花香、稻香、花蜜香、枣香、陈香或豆香等,香型清新典雅,富于变化。

4.尝茶汤识好茶

喝茶,茶汤的好坏终究是最重要的。好的白茶茶汤,汤感是有质感,有重量的,可放在舌头上掂一掂,搅一搅。若是内质寡淡的汤水,喝起来就是“水了吧唧”的,一点儿都不稠厚。

不过是带了三分的茶味,实际上与白水的区别并不很大。内质丰厚的茶汤,在啜饮的时候,有质感的汤水与气流相撞,像是海浪拍打礁石一般,相互抗衡搏击,势均力敌。茶汤在口腔当中也并非过客一样,不留痕迹,而是有余韵留存的。

茶汤在口腔内壁四处荡漾的时候,与唇齿缠绵,激起回甘,使得两颊生津。细腻的汤水轻柔的冲刷舌面,味蕾接触到了汤水中丰满的内质,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这还不是全部,茶汤走过一遭,巴咂巴咂舌头,还能捕捉到留存下的汤水余韵与花香气息。

5.看叶底识好茶

从干茶到叶底,茶叶舒张开了,但形状的变化仍有迹可循。看茶叶的肥壮或者细瘦程度,梗的长度、以及匀整度无论如何,越加鲜活,越有生气则显示是好茶,叶底暗淡,茶色混乱,暗黑则为下等茶。

如何分辨白茶年份

老白茶年份从采摘制作之年算起。

本文《如何鉴别白茶干茶和干红》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jianbie-109426.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