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杯有什么用
公平杯是一种基于科技创新的智能饮水设备,其原理是通过重力感应和摆臂,将水的体积和重量等信息反馈至水杯内部的芯片,计算出所填充的液体容量,并通过一系列计算和精确分配,确保每个人所饮用的水量相等,以达到公平的效果。
通过公平杯,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享受到公平、透明的饮水体验,促进了人们吸取水分和维持身体健康的过程。同时,公平杯在体育竞技、考试等场合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公平监督作用。
公平杯怎么用视频
具体操作过程:
1、把100毫升的水倒入30毫升的杯子中。把这30毫升水倒入70毫升的杯子中。
2、把30毫升的杯子装满并倒入70毫升的杯子。
3、把30毫升的杯子装满,并倒入70毫升的杯子并装满。
4、70毫升的杯子里的水全部倒入原本的杯子,把30毫升杯子里的水全部倒入70毫升的杯子。此时原本的杯子里有80毫升,30毫升的杯子空了,70毫升的杯子里有20毫升。把30毫升的杯子倒满。此时原本的杯子里有50毫升,30毫升的杯子已满,70毫升的杯子里有20毫升。
5、把30毫升杯子里的水全部倒入70毫升的杯子。此时原本的杯子里有50毫升,30毫升的杯子是空的,70毫升的杯子里有50毫升。【知识拓展1】平均分的定义是什么?平均分与平均数不同,是分物时所用的一种思想。指在分物体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分完,而且还要使每一份得到的数相等。在人们分物的时候,常常要求做到“公平”,为了公平而因而要求在“分”的时候,要“分”得“同样多”。“平均分”由此而产生。平均分与平均数不同,是分物时所用的一种思想。指在分物体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分完,而且还要使每一份得到的数相等。【知识拓展3】平均分的性质是什么?性质1:把要分的物体尽可能地分完。性质2:要使每份所分得的数量都相等。
公平杯的故事
据传说,当时的浮梁县令为了讨好皇帝,博得皇上的赏识,指令“御窑厂”的瓷工半年内制出一种“九龙杯”用来进贡皇上,好则赏,不好则罚。指令发出后,县老爷亲自监制。由于“九龙杯”的制造难度大,时间又短,瓷工们个个急得寝食不安。他们日夜研制,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经过三个多月,几十次的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看到精制的“九龙杯”,县太爷喜笑颜开,亲自快马加鞭将“九龙杯”送至京城,进贡皇上。洪武皇帝朱元璋看着浮梁县令进贡的艺术珍品“九龙杯”,爱不释手,连声夸赞景德镇瓷工制瓷技艺高超,夸赞景德镇不愧为瓷都之称。浮梁县令由于进贡有功,得到了皇上的赏识,不久便加官晋级,由县令升迁为府台。
朱元璋得到“九龙杯”后,便经常使用这种珍品盛酒宴请文武大臣。在一次宴会上,洪武皇帝有意奖赏几位心腹大臣多喝一点酒,便特意为他们把御酒添得满满的,而对其他一些平时喜欢直言不讳进谏忠言的大臣则将酒筛得浅浅的。

结果事与愿违,那几位被皇上有意照顾的大臣点酒未喝,御酒全部从“九龙杯”的底部漏光了,而其他大臣都高高兴兴地喝上了皇帝恩赐的御酒。皇帝对此甚是不解,究其原因,方知此杯盛酒最为公道,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不剩。
“九龙杯”的公道,洪武皇帝便把“九龙杯”命名为“公道杯”。知足者水存,贪心者水尽。“公道杯”的典故告诉了人们办事必须讲求公道,为人不可贪得无厌。
公平辅助杯原理
公平杯(曾被称为平心杯、公道杯或孔子杯)是一种设计独特的酒杯,它的底部呈圆锥形并开有一个小孔。当酒液达到某个特定的水平线时,液体会开始从杯底的小孔流出。这种杯子被设计为只有在杯中的酒液低于这个特定的水平线时才能保持酒液不外溢。
具体来说,公平杯的设计通常使得酒液只有在杯中水平面低于圆锥顶点时才会停止往外流。当注入的酒液超过这一点时,酒液就会从底部的中心孔流出,直到水平面再次降低到顶点以下。这样的设计意味着无论向杯中倒入多少酒,杯子里的酒液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低的水平线上,从而体现出一种“公平”或“节制”的理念。
在古代中国,这种杯子有时用于礼仪场合,以提醒人们在饮酒时要保持节制。现代也有类似的杯子设计,它们可能用于饮酒游戏或作为有趣的谈资。
本文《公平杯作用》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gongxiao-94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