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疗养生 > 功效作用 > 勐海魂生茶的作用

勐海魂生茶的作用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17:52 点击98次

普安茶的功效与作用

 “普安红”功夫红茶比赛中,普安布依人家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岑开祥获得一等奖,普安富洪茶业的张鑫、普安雄发茶业的李自会等获得二等奖,普安布依人家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岑开武、普安贵安茶业的彭秀泽、南山春茶业的卢艳等获得三等奖。另有4人获得优秀奖。

据了解,获得“普安红”功夫红茶制作第一名的“茶王”岑开祥,是2017年采茶制茶大赛“普安红”功夫红茶第一名,本次大赛成功卫冕,再次夺魁。

云南生普茶功效与作用

七子茶饼生普茶的特点是:

1. 产地:云南七子茶饼生普茶产自中国云南省,是云南普洱茶的一种。

2. 外观:茶饼形状扁平,边缘有凹凸纹路,颜色呈深褐色。

3. 香气:茶叶散发出独特的陈香气息,带有土壤和木质的香味。

4. 口感:口感醇厚,滋味浓郁,带有一定的苦涩和回甘。

5. 储存:适合长期储存,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叶会逐渐陈化,味道会变得更加柔和和复杂。

总的来说,云南七子茶饼生普茶具有独特的陈香气息和浓郁的口感,适合茶叶爱好者品鉴和收藏。

糯香茶化石的作用和功效

茶化石是一种高端普洱熟茶,性温和,对胃非常好,经常服用有养胃的作用。也有降脂减肥的效果。可以降三高,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患者喝这种茶是比较好的,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冠心病。胃寒的人适合要喝这种茶的,也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昔归古树生茶功效与作用

昔归茶包含了昔归村周边和忙麓山所产茶品,但忙麓山所出茶品是昔归茶中品质最好的,称为“昔归忙麓茶”,因此忙麓茶代表着昔归茶的典型特点。

忙麓山的泉水,当地人称“羊肝石水”,是冲泡忙麓茶的首选,当然在当地泡普洱也别无选择。用当地的水冲泡,效果最佳,即使是云南普洱茶生茶也变得熟了许多,其茶水的苦涩味减少,回甘依旧;此时来一杯忙麓茶,顿感喉咙滋润,口舌生津,特别是那久久的回味,即使你现在只喝一杯白开水,口中总有云南忙麓茶的回甘,就如同吃过橄榄之后再喝水,“回味甜”让你美不胜收。

忙麓茶与其它云南大树茶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入口淳和滋润、回甘持久,杯底留香持久,三四泡后更觉爽口,其香不减,其甘不减,苦涩皆无,特别适宜不会喝高浓度云南普洱茶生茶者品赏。就算是只喝茶,不品茶,云南忙麓茶喝到一定时候,其“霸强”性逐渐显露,去喝其它茶便觉“不堪入口”,总有 “黄山归来不看山”之感。

常常有人说昔归是“临沧班章”,可能是指“价格”吧,发现昔归与老班章,完全是两种风格,各有千秋,老班章过于刚烈,昔归就幽雅多了,前面数泡,滋味很饱满、强劲,较适合男性品饮,后面数泡,兰韵,冰糖香,女性品饮就很舒服了。

昔归和冰岛的区别:

昔归忙麓山古树茶与冰岛寨古树茶同是勐库种的延续,茶味一样,昔归入口稍涩,而冰岛呢,入口苦涩度低,杀青好的几乎无法察觉出来。

冰岛入口茶汤粘稠度高,而昔归呢入口水路细腻;冰岛给人的感觉是柔从入口就有,而昔归的茶气却好很多,相比昔归与冰岛,生津表现昔归忙麓山略胜一筹。

昔归普洱茶的特点:

汤色明亮清澈、香高气扬、滋味微涩甘甜,喉韵沉香鲜爽、茶气醇厚、回甘生津的特点。昔归茶内质丰富十分耐泡,茶汤浓度高,滋味厚重,香气高锐,茶气强烈却又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并伴随着浓强的回甘与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

建水青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应该是说的建水文庙吧,其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经历代四十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渐达114亩,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

建水文庙原主要建筑包括一池、二殿、二庑、二堂、三阁、四门、五亭、五祠、八坊等共37个,现除杏坛、射圃、尊经阁、文星阁、敬一亭和斋亭被毁外,其余31个建筑都得以较为完好地保存。

建水文庙建筑群坐北朝南分布,纵深达625米,共分七进空间。

第一进空间从万仞宫墙(红照壁)至“太和元气”坊。“太和元气”坊是文庙的单体大门,属四柱三楼三门道木牌坊。石砌须弥座夹杆石上雕刻有龙、狮、象,这是建水文庙不同于其他文庙的石作特色之一。“太和元气”坊后是泮池。泮池北端筑有一小岛,上建“思乐亭”,亦名“钓鳌亭”,岛堤间由一座三孔石桥相连。

第二进空间为“太和元气”坊至月台边。“太和元气”坊内树有一尊3米多高的孔子铜像。铜像后修有泮池。

从下马碑始,经“礼门”、“义路”坊至“洙泗渊源”坊前半圆形月台广场,为第三进空间。二、三进空间为园林庭院环境空间,在此可将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第四进空间为“洙泗渊源”坊至棂星门及横向对称的“德配天地”、“道冠古今”、“贤关近仰”、“圣域由兹”四座牌坊及碑廊。棂星门东西两侧为碑林,计有石碑数十块,记载着明清重修文庙的情况。

从棂星门至大成门为第五进空间。棂星门的四棵金柱穿屋顶而出,高出屋脊两米余,柱顶上罩明代蟠龙青花瓷罩,下段裸柱上有木制饰物,此为全国文庙中罕见之建筑形式。五进空间正中杏坛,内用斗八藻井,瓦用黄色琉璃瓦,彩绘金龙和玺。坛内竖明代“孔圣弦诵图”石碑。杏坛左前有奎星阁,左后有名宦祠、金声门,右后有乡贤祠、玉振门。奎星阁、文昌阁供奉奎星星君、文昌帝君。在此庭院中还建有乡贤名宦祠。

第六进空间为大成门以内至先师殿及两庑两耳围合建筑,是文庙的核心和重点。此庭院由大成门、先师殿、东西两庑、东西碑亭、东西两耳房组成,院内还有相传植于元代的古松、古柏,植于明代的山茶和植于清代的金银桂。院内的一对趺坐石雕白象,上驮一米多高的青铜花瓶,其造型体现了中原文化、边陲文化的交相辉映,取意为“象呈升平”。

大成殿又称先师殿,因清代著名书法家王文治任临安知府时,曾题书“先师庙”三个榜书大字而得名。大殿位于文庙建筑中轴线后部,是文庙的中心;全殿用材坚固粗大,共采用28棵柱作承重构架柱,其中20棵是用整块青石斧剁凿磨而成,形成古建筑中十分特殊的石木构架承重结构。前檐左右两棵辅柱(角柱),上半部镂雕成龙腾祥云的“石龙抱柱”,下半部采用浮雕与透雕相结合的手法,精巧而珍奇。殿前拜台三面有石栏板望柱围护,拜台中放置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铜鼎香炉,高2.85米。上部为宫殿亭楼牌坊建筑式造型,四棵铜柱游龙盘绕,四足为四只象头,卷曲的象鼻支撑在莲花座上,寓意以儒家文化治理天下,可以达到四平八稳的政治局面。

大殿正面五个开间共有22扇雕花隔扇门,其中明间六扇各雕云龙一条,组成“六龙捧圣”,排列于殿内孔子圣像前,象征孔子及其所创儒学至高无上的地位;次间、梢间每扇为一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如“双狮分水”、“喜鹊闹梅”、“三羊开泰”、“旭日东升”、“竹报平安”、“禄禄有福”、“一路连科”等,共雕有一百多个大小动物及翎毛花卉,镂空为立体状,堪称木雕艺术珍品。大殿梁架、斗拱上的彩画绘制精美,亦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大殿中共悬有清代帝王赞孔尊孔的“御题”贴金匾额八块,依次为康熙的“万世师表”、雍正的“生民未有”、乾隆的“与天地参”、嘉庆的“圣集大成”、道光的“圣协时中”、咸丰的“德齐帱载”、同治的“圣神天纵”、光绪的“斯文在兹”。大殿东西两侧各有东西碑亭一座。东碑亭中立有清朝雍正皇帝的《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记》,西碑亭中立有乾隆皇帝御制《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记》。两通石碑原件竖于北京文庙内,临安知府双鼎摹刻于建水文庙,亦属全国罕见。大殿后墙外墙脚处,还立有十多块石碑,其中元代至元年间武宗皇帝追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圣旨碑,为滇南现存最古老的碑刻。

大成殿至崇圣祠为第七进空间,崇圣祠祭祀孔子前五代列祖,其为五开间三进深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通面阔24米,进深16.5米,高9米,占地396平方米,前檐梁架、斗拱上施以彩画,殿前有石栏板望柱(栏板24块,望柱26棵),石栏板上刻有西湖24景名胜图。

大成殿庭院东西两侧,还建有明伦堂。崇圣殿东侧有二贤祠和仓圣祠。二贤祠是乡人纪念明洪武年间被贬谪至文庙讲学十余年的两位文人学士而建的祠堂。仓圣祠是祭祀我国古代文字创造者仓颉的场所。祠后还有象征“孔林”的古柏树林。

本文《勐海魂生茶的作用》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gongxiao-67518.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