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疗养生 > 功效作用 > 七子饼的功效与作用

七子饼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17:51 点击56次

普洱七子饼的功效与作用

1,七子饼茶,又称圆茶,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海茶厂生产的一种传统名茶。

2,七子饼饼:它是将茶叶加工紧压成外形美观酷似满月的圆饼茶,然后将每7块饼茶包装为l筒,故得名“七子饼茶”。它以普洱散茶为原料,经筛、拣、高温消毒、蒸压定型等工序制成。成品七子饼茶有严格的规格标准:直径21厘米,顶部微凸,中心厚2厘米,边缘稍薄,为l厘米,底部平整而中心有凹陷小坑。每饼重357克,以白绵纸包装后,每7块用竹笋叶包装成1筒,古色古香,宜于携带及长期贮藏。出口饼茶亦有采用古朴典雅的纸盒包装的,每盒l块。

七子饼茶功效与作用

七子饼茶又叫圆茶,产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海茶⺁的一种传统名茶,以普洱散茶为原料,蒸压定型成饼,因每七块饼茶包装为一筒,故得各曰“七子饼茶”。

七子饼茶的功效与禁忌

1、交易时约定俗成。 七子饼茶原先是打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而得来的。简称茶马市,交易的时候是七张饼捆扎好外加一张饼一共八张过数的。另外那张分离的茶饼用来上税。

 2、马帮为便于统计取名。 一饼茶为357克,一筒七饼;357克*7饼茶=2499克,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前行,先人早已算好了,旧时马帮就是这样运茶的。 

3、取谐音寓意取名。 古时“茶马古道”路途遥远,艰难险恶,运茶的人一走就是好几个月,“七子饼”寓意与家人团员,思念妻子和孩子,所以也有这种说法“妻子饼”。

 4、取吉利数字七取名。 在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中,“七”这个数字,是有着很多含义的吉祥数字,七象征着多子、多地、多福、多寿、多禧、多禄、多财,七子相聚圆圆满满。七子饼茶一般都是7两一饼,7饼一提,被视为“合家团圆”的象征,也是七子饼茶的传统包装。

 5、由“七子茶”演变为“七子圆茶”再演变为“七子饼茶”。 《大清会典事例》载:“雍正十三年(1735年)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合今1800克),征税银一分,每百斤给一引,应以茶三十二筒为一引,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于十三年始,颁给茶引三千。” 这里清廷规定了云南外销茶为七子茶,但当时还没有这个提法。

 清未,由于清廷处于没落期,茶叶形式开始多变,如宝森茶庄出现了小五子圆茶,为了区别,人们将七个一筒的园茶包装形式称为“七子圆茶”。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希望找到更有号召力、更利于宣传和推广的名称,他们改“圆”为“饼”,形成了“七子饼茶”这个吉祥名称,从此“云南七子饼茶”就成了紧压茶的霸主地位。

老婆饼功效与作用

1、桂花糕

桂花糕是中国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传统糕点,是以糯米粉、糖和桂花蜜等原料制作而成的,不仅味道香甜可口,而且还带有浓郁的桂花香味,深受人们喜爱。

2、绿豆糕

绿豆糕也是我国的传统特色糕点之一,是以绿豆粉、猪油、白糖等原料制作的,不仅口感清香绵软,而且还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是一种老少皆宜的糕点。

3、马蹄糕

马蹄糕是我国江苏省、广东省、福建省和广西省等很多省份都很流行的一种传统糕点,是以马蹄粉和马蹄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仅外观色泽晶莹,而且味道十分香甜可口。

4、驴打滚

驴打滚是我国北京、天津以及东北地区的传统小吃之一,也是中国十大糕点之一,是用糯米粉、黄豆面、白糖和豆沙等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制作的,口感十分绵软香甜。

5、凤梨酥

凤梨酥是我国一道历史非常悠久的糕点,约起源于三国时期,这道糕点是以面粉、菠萝、冬瓜、黄油等原料制作的,在台湾地区经常被用作祭拜时的贡品。

6、豌豆黄

豌豆黄是北京的一道传统小吃,也是北京十大必吃小吃之一,是用豌豆和白糖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仅色泽美观,而且味道清香可口,就连慈禧太后都非常喜爱。

7、老婆饼

老婆饼是源自广东潮州地区的一种传统名点,是以糖冬瓜、面粉、鸡蛋等食材制作的,外观色泽金黄,味道香酥可口,甜而不腻,深受全国各地人们喜爱。

8、茯苓糕

茯苓糕是闽南地区的一道传统糕点,是以茯苓磨成的粉和面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不仅味道清甜可口,而且还具有祛湿健脾的保健功效,老少皆宜。

9、海棠糕

海棠糕是源自江苏苏州和无锡等地的一种传统糕点,因形似海棠花而得名,海棠糕是以面粉、花生、豆沙和猪油等食材制作的,味道十分香软可口。

10、定胜糕

定胜糕是源自江苏省苏州市的一道传统名点,是以糯米、粳米、白砂糖和红曲等原料制作的,糕点外观色泽淡红,味道清香,入口松软香甜,而且营养也非常丰富。

茶籽饼的功效与作用吃法

菜籽饼加水发酵,可以当肥使用

本文《七子饼的功效与作用》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gongxiao-67321.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