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生长习性和作用
年生育周期是茶树在一年中的生长发育进程。
受自身生育特性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双重影响,茶树表现出在不同的季节具有不同的生育特点。
年生育周期主要是茶树的各个器官,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组织结构以及内含物质成分等的生理、生化及生态变化。
1、茶树新梢的生长发育
茶树新梢的生育过程和规律是:在大部分茶区,茶树新梢的生长和休止,一年有3次,即越冬芽萌发至第1次生长至休止,第2次生长至休止,第3次生长至冬眠。第1次生长的新梢叫春梢,第2次生长的新梢叫夏梢,第3次生长的新梢叫秋梢。一般全年可以萌发4~5轮新梢,各轮新梢的萌发、成熟很不一致,受品种、营养条件以及在枝条上所处位置所支配。
2、茶树根系的发育
茶树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是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整体,根系生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枝叶的生长。根系对地上部起支持和固定作用,更重要的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供地上部同化和生长。
当茶树萌芽时,根系所含的细胞激动素通过木质部向芽中运输,对新梢生育起重要作用,而且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长和休止互相交替进行。根系的死亡更新主要在冬季的休眠期进行,3月份以后,新吸收根的生长加强,根系生长处于活跃时期。
3、茶树的开花结实
茶树的开花结实称为生殖生长。开花结实的习性,因品种、环境条件不同而异。茶树的花芽是在当年或隔年生的枝条上的叶腋间发育的,且着生在营养芽的两侧。
花芽的分化从6月中下旬开始,以后各月不断发生。开花期一般从9月中下旬开始。茶花在自然情况下,靠蜜蜂等昆虫传粉,具有异花授粉的特性。从花芽形成到种子成熟,共经过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而且从6月至12月期间,两年的花果同时生长发育,称为“带子怀孕”,是茶树的生物学特性之一。
4、种子的萌发过程
种子在茶树上长到“霜降”前后成熟,大约在10月中旬可采收,经过20~30天后熟期,才能完全成熟。种子的寿命只有一年左右,成熟以后的种子具备一定的发芽条件可以萌发。
茶树特点图片
按照植株形态——茶树主干的不同,茶树分为乔木型、半乔木型(小乔木型)、灌木型。
乔木型茶树的特点是,植株高大,主干直立明显。自然生长状态下,树高3~5米,甚至高达10米以上的茶树,称之为乔木型。
各种茶树的特点
吸味性的特点
茶叶吸收异味的性能,是由于茶叶中含有棕榈酸、稀萜类等物质及其组织结构的多孔性所造成的。人们正是根据茶叶这一特征,一方面自觉地利用它来窖制各种花茶,以提高饮用价值,另一方面又要严禁茶叶同有异味、有毒性的物品一起存放和装运,避免使茶叶率味和污染。
陈化性的特点
一般红、绿茶随保管时间的延长而质量逐渐变差,如色泽灰暗,香气减低、汤色暗浑,滋味平淡等。通常把这一变化称为“陈化”。它是成分发生变化的一个综合表现。茶叶之所以会陈化,最重要的原因是氧化作用的结果。首先由于酚类发生变化,其中有的成分由水溶性氧化为不溶性的化合物质,因而造成汤色显浑暗,滋味变平淡,芳香物质因氧化失去其芳香性,而使茶叶的香气减低,脂类成分经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再经氧化并水解,会形成一种“陈味”。这些变化绿茶更为明显。促使茶叶陈化的因索很多,如含水量增加,湿度的升高,包装不严,长期与空气接触或经过日晒等,都会显著地加速茶叶的陈化。
吸湿性的特点
因为茶叶存在着很多亲水性的成分,如糖类、多酚类、蛋白质、果胶质等。同时茶叶又是多孔性的组织结构,这就决定了茶叶具有很强的吸湿性。为了防止茶叶水分的增高,必须控制仓库的相对湿度。据有关单位测验表明,茶叶的平衡水分与相对湿度呈正比关系。相对湿度在40%时,茶叶的平衡水分为6.3%,相对湿度在60%时,茶叶的平衡水分为8.3%,相对湿度在70%时,茶叶的平衡水分为9.6%,相对湿度在80%时,茶叶的平衡水分为12%,相对湿度在90%时,茶叶的平衡水分为17%。从上述的变化数据可以知道,茶叶储存的相对湿度应当控制在60%~70%以内。
茶树的分类及特点
茶树是一种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有许多品种,主要根据其叶形、树形、香气、产地等因素进行分类。根据茶树品种的不同分类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茶树品种分类:
1. 根据茶叶制作方式:
- 绿茶:如龙井、碧螺春、毛峰等。
- 黄茶:如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
- 白茶:如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 红茶:如正山小种、祁门红茶等。
- 乌龙茶:如铁观音、大红袍等。
- 黑茶:如普洱茶、六堡茶等。
2. 根据产地分类:
- 安化茶:如安化黑茶、安化绿茶等。
- 武夷山岩茶:如大红袍、水仙、铁观音等。
- 祁门红茶:如祁红、祁门红茶等。
- 峨眉山茶:如峨眉雪芽、峨眉乌龙等。
3. 根据品种:
- 大叶种:如潭美、雪片、牡丹等。
- 小叶种:如早春白毫、穗柄金、陇茶等。
4. 根据树形:
- 直立型:如八仙、大白叶。
- 分支型:如悬叶、披针叶。
这只是对茶树品种进行一些简单的分类,实际上茶树的品种繁多,各地都有不同的特色品种。茶树的分类还有更加细致的划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
茶树各生长时期的特点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木本植物,茶树一生的生长发育称为总发育周期,也称个体发育周期 。茶树从生命开始一直到衰老死亡,依其自然生育特性可分为四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发育阶段。
一、茶树的总发育周期
(一) 幼苗期 从茶籽播种到第一次生长相对休止,幼叶展开3-5叶,顶芽形成驻芽,称为幼苗期。
(二) 幼年期 茶树从第一次生长相对休止,到第一次开花之前称为幼年期。
(三) 青年期 茶树第一次开花到形成树冠,这个阶段为青年期。
(四) 壮年期 茶树树冠定型后, 到第一次自然更新,这个阶段称为茶树壮年期。一般为期15—20年,如果栽培管理得好,可以持续更长时间。
(五) 衰老期 茶树从第一次自然更新直到死亡为止,称为衰老期。
二、 茶树年发育周期
茶树在一年中,从营养芽的萌发、生长、休眠以及开花、结实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称为年发育周期。
(一) 根系生长 茶树根系生长在一年内不是均衡的。在不同埋时期,生长势有强弱之分,生长量有大小之别。在我市气候条件下,一年中根系的生长高峰期约有三次,即3—4月、5月下旬—6月底,9月—11月,特别是9—11月,茶树根系生长量约占全年根系生长量的60%。
(二) 新梢生育 茶树新梢生育有明显的周期性,在自然生长的情况下一年约有三次生长和休止。当春季气温达10oC以上,并持续一定时间, 越冬芽鳞片开展,鱼叶伸展后展开真叶, 当真叶展开4—8叶时,顶端出现驻芽, 经短暂休止后继续第二次生长。其顺序是越冬芽萌发—→第一次生长—→休止—→第二次生长—→休止—→第三次生长—→冬眠。
(三) 叶片的生育 新梢上的叶片是由叶原基发育而成,生长过程中,有三次明显的伸展活动,每次由内折到反卷,第二次由反卷到平展,第三次定型。
本文《茶树特点和作用》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gongxiao-62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