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手工摇青的作用
手工摇青要45-60分钟摇一次
岩茶的手工摇青,会在十个小时内进行8到12次的反复摇青。每一次摇青的间隔在45分钟到一个小时之间。
武夷岩茶手工炒青的目的
1、做青原理:在适宜的温湿度等环境下,通过多次摇青使茶青叶片不断受到碰撞和互相磨擦,使叶片边缘逐渐破损。并均匀地加深,经以酵氧化后产生绿底红镶边,而在静置发酵过程中,茶青内含物逐渐进行氧化和转变,散发出自然的花果香型,形成乌龙茶特有高花香,兼有红、绿茶的风味优点。
2、做青方式:生产上主要有手工做青和综合做青两种方式,在条件较差时也有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半手工做青和最简单的“地瓜畦”做青方式。市场上的“手工茶”即指采用手工做青方式生产的茶叶,其特点是占用生产场地大,耗工大而且加工量少,技术要求高等特点,而综合做青机则占用场地小,使用人工少,更适应大生产的要求。
3、操作方法:不论何种做青方式,操作上均是摇青和静置发酵多次交替进行来完成,需摇青5—10次,历时6—12小时,摇青程度先轻后重,静置时间先短后长。
(1)手工做青:将萎凋叶薄摊于900mm水筛上,每筛首次放茶青重约为0.5—0.8kg,操作程序为摇青静置重复5—7次;摇青次数从少到多,逐次增加从十次到壹佰次不等,每次摇青次数视茶进展情况而定,一般以摇出青味为基础,再参考其他因素进行调整。静置每次逐渐加长,每次摊叶厚度也逐次加厚,可两筛并一筛或三筛并两筛、四筛并三筛等等。直至做青达到成熟标准进结束做青程序。
(2)综合做青机做青:萎凋青装进综合做青机约为容量的三分之二左右 ,
或茶青在机内萎凋达到要求后,按吹风→ 摇动 →静置的程序重复进行6—10次,历时约为6—9小时,吹风时间每次逐渐缩短,摇动和静置时间每次逐渐增长。直至做青达到成熟标准时结束做青程序。
4、看青做青:主要指做青操作的时间和程度的控制以及做表环境的控制。影响因素主要有:茶青原料善,气候善,做青环境,设备和方式等等。
青茶再炒后的作用与功效
炒出又嫩又绿的青茶需要掌握以下技巧:
1. 控制锅温:锅烧烫后,根据茶叶量调整锅温,茶叶多则锅温高,茶叶少则锅温低。
2. 抛焖结合:倒入茶叶时要听到爆炸声,均匀翻动茶叶,使其快速受热。利用茶叶自身的蒸汽炒熟茶叶,过程中要抛焖结合。
3. 适当杀嫩:炒老叶子时,适当杀嫩一点,更有利于后续做型。
4. 掌握初揉时机:炒至茶叶颜色暗绿、无青草气时关火,翻炒至手握茶叶有弹性,即可开始初揉。
5. 控制揉捻力度:先轻轻揉,待茶叶有粘性后发力,揉至茶汁溢出。揉捻时要轻重结合,先轻后重。
6. 二次炒干:揉至茶叶成条后开小火炒一会,至手握茶叶不成团、有七成干时开始搓团。
7. 小火焙干:用小火慢慢焙干茶叶,至茶叶均匀铺开、手捏茶叶呈粉末状即可起锅。
此外,炒茶前将茶叶放在树荫下2小时左右,使其快速走水,也有助于保持茶叶的嫩绿色。
岩茶炒青详细过程
、采摘,采摘新梢芽叶,用手将茶梗轻轻折断即可;
2、萎凋,将茶叶放在竹筛上,移至通风处使其自然萎凋;
3、做青,将茶叶放入容器中,间隔摇晃;
4、炒制,锅中放入鲜茶,小火翻炒;
5、烘焙,将炒好后的茶叶放入焙笼中,火温为100℃左右。
茶百科
岩茶有用芽炒的吗
绿茶是直接炒制的,而乌龙茶是通过发酵而来的。乌龙茶是采用茶树鲜叶(一芽三叶至四叶)为原料,经过采摘、萎凋、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而制出,品质优异。品尝乌龙茶后会觉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的功效十分显著。主要产于福建闽北、闽南以及广东、台湾三省。近年四川、湖南等地也有少量生产。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大红袍)、台湾冻顶乌龙尤为甚名。
本文《岩茶炒青的作用》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gongxiao-42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