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汤面营养
食材:糜子米或者小米500克,红糖200克,白糖100克,糖桂花10克,金糕丁、青梅丁各适量。
制作方法:
1、先将糜子米(小米)淘洗干净,用凉水浸泡2—3小时,碾成面,然后过细箩,即成糜子面(米面)。
2、将茶汤壶内的水烧开。
3、取小碗1个,先倒入50克开水和10克凉水搅和一下,再放入1/10的糜子面调成面糊,然后左手端着盛面糊的碗紧对着茶壶嘴,右手握着壶把子将壶倾斜,使壶内的开水顺着壶嘴冲入碗内。这时速将碗与壶嘴由近而远地拉大距离,以加大水的冲力,以使面糊冲得均匀;随后又由远至近,面糊即冲成杏黄色的茶汤。
4、冲好一碗后,即在茶汤上撒上红糖20克、白糖10克和糖桂花1克。也可再撒些金糕丁、青梅丁之类的食品。本配料用量可制作10碗。
面茶汤的功效与作用
冲茶汤是指用茶叶炸制而成的一种面食,主要流行于中国福建、广东等地。
制作过程:
1. 准备面粉,将面粉中逐渐加入适量的茶水,不断搅拌,直至形成光滑的面团。
2. 将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手掌揉搓面团,使其细腻。然后将其覆盖上保鲜膜,静置片刻至面团松弛。
3. 把面团擀薄,然后将其卷起。将面团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
4. 擀平小块,然后将其用刀切成长条状,用手将条状面团两端拉长。
5. 将面条放入沸水中煮熟。
6. 捞出面条后,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清汤或者高汤,再加入一些蔬菜、肉类等作为配料即可。
冲茶汤的特色在于面条的独特制作方式,通过用茶水替代普通的水,让面条具有茶的香气和味道。同时,冲茶汤做法简单,是一道略带禅意的传统美食,被视作禅意生活的体现。
茶汤面能用开水冲吗
解答:茶汤是北京传统小吃,相传茶汤源于明代,因用热水冲食,如沏茶一般,故名茶汤。茶汤主要有山东茶汤和北京茶汤,茶汤因用龙嘴大铜壶冲制,水烧开后,铜壶盖旁的小汽笛“呜呜”响着,冲茶汤的师傅一手端碗,一手掀起铜壶,壶嘴向下倾斜,一股沸水直冲碗内,水满茶汤熟。茶汤的主料是秫米面(高梁米面)、糜子面,调料有红糖、白糖、青丝、红丝、芝麻、核桃仁、什锦果脯、葡萄干、京糕条、松子仁。用滚开水把秫米面冲成稀糊状,加上各种调料,就可食用。吃起来又香又甜又滑爽,极为可口
茶汤面怎么吃好
1、烫杯。先将茶杯烫热,否则,冷杯会影响茶叶中可溶物的浸出,同时,壶嘴处水温太低,不宜泡茶。
2、取茶及投放。正确的取茶方法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呈三角形轻撮取。至于投放顺序,张源《茶经》说:“投茶有序,无失其宜。先茶后汤曰下投;汤半下茶,复以汤满曰中投;先汤后茶约上投。夏宜上投,冬宜下投,春秋宜中投。”现在,人们习惯先放茶后冲水。
3、冲沏。冲沏时有“高冲低行”的说法,古人称之为“鲸波乍起”。手法是:水壶对准茶壶低泡,随即抬高,从高处冲下,使茶叶受水的冲力在杯中旋转、上下浮动,使茶叶内的有效成分能均匀地溶出。待水量达7~8分满时,迅速放低壶位,减慢冲泡速度,既可避免声响,也可避免茶汤起泡末。
4、冲泡时间的长短,因水温和茶叶的品种、老嫩不同而有所区别。85℃水温以四分钟为佳,沸水冲泡只需两分钟。条索状茶类要较高的水温和较长的时间,以使条索充分展开,而片状茶所需水温则应低于条索状茶叶的水温,时间也相对短一些。
5、茶叶冲沏的次数也因茶类的不同而异,一般茶叶通常冲泡2~3次,而武夷岩茶,七泡后仍会有余香。
茶汤面用凉水还是热水拌
一、材料面粉500克、茶粉5克、菜汁30克、芹菜100克、冬笋丝100克、肉丝100克、盐5克、鸡精3克、清油50克。
二、制法1.面粉、茶粉、菜汁加水和匀,插皮制成面条。
2.沸水煮熟面条,捞出过凉水凉透,加入清油拌一下。
3.锅内放油,下肉丝、冬笋丝、芹菜丝煸炒,放入面条,加味炒匀,出锅装盘即成。
沏茶汤用什么面
根据我当前的知识库,七汤点茶法是以普洱茶为主料,以七种不同的汤调制而成的一道饮品,其中一种汤是膏。因此可以说“七汤点茶法”中调膏算一汤。具体调制顺序由以下步骤组成:
1. 泡茶:将茶叶浸泡10分钟左右,泡开茶叶,使之充分溶出茶汤;
2. 加糖:加入白糖调制成甜蜜滋味;
3. 萃取:萃取出膏状物体,搅匀;
4. 倒入杯中:分别倒入七种不同类型的茶汤;
5. 拌匀:再次搅拌,使得各层汤品互相融合在一起;
6. 加入酱料:根据个人喜好放入奶油酱、番茄酱等酱料调味;
7. 放凉:放入冰箱冷藏后饮用更佳。
这只是我所知的基本做法,希望能够帮助您。祝您享用美味的茶饮!
本文《茶汤面作用》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gongxiao-17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