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青砖茶的副作用
因为当青砖在烧制的时候会产生有害人体健康的二氧化硫气体,同时产生大量的灰尘。
青砖是粘土烧制的,粘土是某些铝硅酸矿物长时间风化的产物,具有极强的粘性而得名。将粘土用水调和后制成砖坯,放在砖窑中煅烧(900℃-1100℃,并且要持续8-15小时)便制成砖。粘土中含有铁,烧制过程中完全氧化时生成三氧化二铁呈红色,即最常用的红砖;而如果在烧制过程中加水冷却,使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Fe3O4)则呈青色,即青砖。
湖北老青砖茶功效与作用
有的,营养价值更好,市场价也更高。 青砖茶属黑茶种类,以海拔600-1200m高山茶树鲜叶作原料,经高温蒸压而成,其产地主要在长江流域鄂南和鄂西南地区,原产地在湖北省赤壁市赵李桥羊楼洞古镇,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青砖茶外形长为长方砖形,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滋味醇和,汤色橙红,叶底暗褐。
湖北青砖茶饮用方法
湖北砖茶的正确的冲泡方法
青砖茶的冲泡分为撬茶、温杯洁具、投茶、洗茶、冲泡、出汤6个步骤,冲泡前需要将茶叶撬开备用,冲泡时水温必须为100℃,茶水比例为1:20,同时需要快速出汤,不可长时间浸泡。
具体步骤如下:
1、撬茶
将青砖茶放入茶盘中,一手按住砖茶,另一只手取茶刀从茶砖的侧面插入,呈弧度左右划动,然后向上轻微抬起,取5g青砖茶。
用茶刀拆茶主要针对的是茶体比较紧实的砖茶,拆茶时建议取多少用多少。
2、温杯洁具
准备一壶开水,并将开水依次倒入盖碗、公道杯、茶杯之中,浸润茶具之后将水倒掉、滤干。
温杯洁具,其一是对茶具起到清洁作用,除却杯中的冷气,其二是利于激发茶叶的香气。
3、投茶
使用茶匙或茶夹,将5g撬开的青砖茶投入到盖碗中,可适度摇香。
对于110ml的盖碗来说,5g的投茶量足以,过多则茶汤过浓,无法品尝到茶叶原本的口感,过于醇厚浓艳。
4、洗茶
取出水壶,选择盖碗中茶叶边缘的一点开始注水,保持匀速。可以略提高注水点,拉细水线,5秒左右,将盖碗内的茶汤倒掉(洗茶水不饮用)。
洗茶,通常也被称为润茶,对于老茶来说,洗茶亦有醒茶作用,用水及温度帮助叶片舒展,使茶叶充分地苏醒过来,激发茶叶的滋味物质。
5、冲泡
再次沿着盖碗边缘注水,缓慢地注入开水,不要一下注满,把水和茶的相对运动降到平稳状态。
直到注满盖碗即可停止。
6、出汤
冲水完毕之后5s左右即可出汤(倒干倒尽),(冲水开水到出汤整个过程为10s左右)。
1~5泡可保持5s 左右的时间,5泡再之后根据需要一次增加如10s、15s、20s、30s......
正常情况下,优质的青砖茶较耐泡,而且越泡越香,十余泡之后依然风味不减。
总结
砖茶主要产于湖北、湖南、陕西、四川等地,青砖茶冲泡需要注意水温、投茶量、以及出汤时间。
由于压制的茶砖很紧实,随意醒茶很重要。
再者,也可以将青砖茶泡上3~5泡,然后再放入茶壶煮茶。
湖北砖茶怎么喝
1、撬茶:先用茶刀或茶锥从砖茶的边缘撬开,顺着茶叶的纹路慢慢将砖茶一层层地拨开,注意保持砖型的完整性,以便于包装存放;
2、投茶:取5-10克砖茶放入盖碗中;
3、洗茶:盖碗中冲入煮开的沸水,称为第一泡茶,一般情况下第一泡是用来洗去茶中灰尘及让茶叶遇水溶开,因为第一泡不能喝;
4、倒掉第一泡:将第一泡迅速倒掉,避免茶味被过度洗走;
5、洗杯:第一泡茶可倒入茶杯中,将茶杯洗洗之后再倒掉,称为暖杯;
6、第二泡:再冲入沸水泡茶,从这一泡开始就可以喝了;
7、出汤:砖茶泡一定的时间后,将茶汤从盖碗中倒入公道杯;
8、分汤品茗: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倒入小茶杯中,便可品尝。
砖茶,又称为蒸压茶,是紧压茶的一种。主要以黑茶为原料,经蒸压成型制作而成,因外形像砖头,而称为砖茶。以黑茶为原料的砖茶有云南紧茶、云南小方砖茶、四川康砖茶、湖北青砖茶、湖南黑砖茶、湖南茯砖茶、湖南花砖茶等。此外,还有以红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红砖茶,也叫做米砖茶。黑砖、花砖、茯砖、青砖等砖茶,外形平整,四角分明,厚薄大小均匀,汤色橙黄,香气纯正,滋味淳厚。
康砖茶外形呈圆角长方体状,色泽棕褐,汤色红浓,香气清纯,滋味淳厚。紧茶外观乌润,汤色橙红,香气清正,滋味淳厚。小方砖茶呈灰黄色,茶汤黄明,香气平和,滋味浓厚微涩。
红砖茶则四角平整,砖面色泽油润乌黑,汤色深红,香气高淳,味道浓。
湖南黑砖茶对人身体作用
砖茶里有红砖茶,但不能说砖茶是属于红茶。
砖茶主要是用黑茶作原料经过高温高压蒸压而成的,如云南产的紧茶、小方砖茶;四川产的康砖茶;湖北产的青砖茶(又名洞茶),湖南产的黑砖茶、茯砖茶、花砖茶等等。也有用红茶为原料做成的红砖茶,俗称米砖茶。
所有的砖茶都是蒸压成型,但成型方式有所不同。如黑砖、花砖、茯砖、青砖、米砖茶是用机压成型;康砖茶则是用棍锤筑造成型。在砖茶的压制技术中,汽蒸沤堆是芙砖压制中特有工序,同时它还有一个特殊的过程,即让黄霉菌在其上面生长,俗称“发金花”。茯砖茶以有较多的金黄色的霉花为上品,霉花越多质量越好。
花砖、茯砖、黑砖、青砖等砖茶,外表形状平整,四角边缘分明,厚薄大小均匀,汤色橙黄,香气纯正,滋味淳厚。康砖茶的外形为圆角长方体状,色泽棕褐,汤色红浓,香气清纯,滋味淳厚。紧茶外观乌润,汤色橙红,香气清正,滋味淳厚。小方砖茶外表灰黄,汤色黄明,香气平和,滋味浓厚微涩。红砖茶四角平整,砖面色泽油润乌黑,汤色深红,香气高淳,味道浓。
砖茶内地不多见,主要是供给边疆兄弟民族饮用。《唐史》就有“嗜食乳酪,不得茶以病”的记载,表明我国边疆的少数民族也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由于他们肉、奶食品吃得较多,蔬菜较少,而喝茶既可消食去腻,又可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因此“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砖茶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必须拼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砖茶起源于唐代太和年间,风靡于清末,是我国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甘肃等西北少数民族居民生活的必需品,也为日本、俄罗斯、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所喜爱。
由于边疆少数民族肉、奶食品吃得较多,蔬菜较少,而喝茶既可消食去腻,又可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故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砖茶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数百年来,砖茶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效,与奶、肉并列,成为西北各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神秘之茶、西北少数民族生命之茶”。因此,历年来我国生产的砖茶以边销为主。
砖茶根据原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米砖茶、青砖茶、康砖茶等几类。
黑砖茶,又被称做“八子”,是以湖南黑毛茶为原料压制而成的。外形为长方砖形,规格为35*18*3.5厘米。砖面平整端正,四角分明,厚薄一致,花纹图案清晰,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略带松烟的香味,汤色红黄微暗,叶底老嫩尚匀,滋味浓厚中微带些涩味。每片砖净2公斤。
花砖茶,产于湖南省,由历史上的“千两茶”——花卷查改胡子而成。茯砖茶外形为长方形,规格为35*18.5*5厘米。砖面平整,棱角分明,花纹图案清晰,色泽乌黑法润;内质香气纯正,稍带松木烟香,汤色红换,叶底老嫩尚匀,滋味浓厚微涩。制造工艺与黑砖基本相同。
茯砖茶,也是以湖南黑毛茶为原料,经压制而成的长方砖形茶,由于茯砖茶的加工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工序——发花,使得茯砖茶的品质茂盛的金黄色的菌落,俗称“发金花”,金花生长的越多,代表茯砖茶的品质越好。特制茯砖茶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且有黄花清香,汤色红黄明亮,叶底黑褐尚匀,滋味醇厚平和。普通茯砖茶砖面色泽黄褐,内质香气纯正,汤色红黄尚明,叶底黑褐粗老,滋味醇和尚浓。
米砖茶,使以红茶的片末茶为原料蒸压而成的一种红砖茶,因其所用原料皆为茶末,所以被称为“米砖茶”。米砖茶成品外形十分美观,棱角分明,纹面图案清晰秀丽,砖面色泽乌亮,冲泡厚汤色红浓,香气纯和,滋味十分醇厚。
青砖茶,又称“川字茶”,是以湖北老青茶为原料压制而成。成茶的外形端正光滑,厚薄均匀,砖面色泽青褐。汤色红黄明亮,具有青砖茶特殊的香味,品饮时无青涩感觉,叶底粗老呈暗褐色。
卡规砖茶,产于四川省雅安、宜宾、江津、万县等地,她以四川边茶中的南路边茶味原料经压制而成。砖面色泽为棕褐色,内质香气纯正,汤色黄红,叶底较为粗老,呈深褐色且较为发暗,滋味醇和尚浓。
产量较大的有湖南的茯砖、黑砖、花砖及湘尖、湖北的老青砖。四川的康砖、金尖、方包、云南的紧茶,广西的六堡茶。
砖茶一般不是用茶的嫩芽叶加工制成的,而是用老树叶加工成的。砖茶的氟含量比其他茶类高。雅安砖茶含氟量每千克为543-586毫克,益阳产的砖茶为每千克365—400毫克,是绿茶、花茶的几十倍、几百倍。
红茶----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云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 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
湖北青砖茶的功效
好处
1. 减肥瘦身、防癌抗癌:青砖茶中的茶多糖可以降低人体脂肪,具有减肥瘦身的作用,同时还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2. 健胃治痢疾、防辐射、杀菌消炎:青砖茶能健胃、治痢疾、防辐射,适合经常面对电脑和手机工作的人喝。青砖茶经过发酵后的微生物能够杀死调节肠道酸碱平衡,还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可以结合细菌中所含有的蛋白质,抑制细菌的活性,从而达到消灭细菌的功效。
禁忌:青砖茶不适合所有人饮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肝肾功能不全者、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过敏体质者等应避免饮用。
本文《湖北砖茶作用》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gongxiao-105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