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采青
一般选在晴下午采摘,做到眼紧,手快,轻采,轻放,采一个放一个,避免茶青紧压。
二、晒青
晒青即日光萎凋。晒青时间最好在有阳光的下午3.5-5时。鲜叶薄置,不宜重迭。一般而论,若气温在22℃~28℃,晒15~20分钟;20℃~25℃,晒20~30分钟;28℃~33℃时,晒10分钟左右。具体操作时,应依品种、气候、鲜叶含水量等不同情况,确定晒青时间的长短。通过晒青,使“茶叶晒贴筛”,鲜叶水分消失10%~15%,便算适度。
晒青作用:蒸发叶子的部分水分,为促使叶内部产生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创造条件,有利于提高成品茶的色、香、味。
三、凉青
凉青又称“复式萎凋”。是指将晒青后的茶叶,移置阴凉处的凉青架凉青。凉青属静置阶段,一般1~2小时为宜。
凉青的作用:凉青实际上是短时间内的自然萎凋,让叶内的各种生化变化在较低温度条件下均匀而缓慢地进行,继续增加水解产物,进一步强化叶细胞膜的透性,提高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发展香气。
四、碰青
碰青也称“做青”,俗称“浪茶”,是形成乌龙茶色、香、味的关键,也是半发酵和半萎凋(即轻发酵和轻萎凋)的综合过程。
碰青的空气适宜温度一般为18℃~20℃,适宜的相对湿度一般为75%。
碰青时间大约从晚上6:00~7:00开始,直到第二天天亮,历时需10~12小时;约隔2小时碰一次,全过程需碰青5~6次;每次适度碰青约2分钟。
碰青包括碰青、摇青与静置反复交替的过程。这个过程慢不宜快,谨防发酵不足或发酵过度。若叶片出现“叶缘二分红,叶腹八分绿”(俗称红边绿腹),叶脉透明,叶形呈当汤匙状,香气久存,这便是碰青适度的标准。
碰青的作用:使茎脉及叶片组织中的各种有效物质成分得以充分利用和发挥。是凤凰单枞茶初制中最复杂、细致之工序
五、炒青
炒青也称“杀青”。碰青结束,堆放一小时后才能进行炒青。其方法是将青叶投入锅内,先扬炒,后闷炒,均匀炒;锅温控制在150℃~200℃之间。炒青要坚持炒熟,以柔软有粘手感手握成团、青臭味转为清香味为适度标准。
炒青的作用: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终止发酵作用,因定发酵成果;与此同时,使青叶水分汽化蒸发(减重率一般为20%~30%),叶质转柔,便于揉捻。炒青工序实质便是凤凰单枞茶内质基本定型的过程。
六、揉捻
从轻揉到重揉,再轻揉,中间解块2~3次。要揉得均匀,使条索紧结,叶细胞破碎在40%~50%之间为适度标准。
揉捻的作用:揉捻是在炒青时破坏了局部叶细胞组织及酶的活性之基础上,又一次对叶细胞组织的更大破坏过程,从而促成叶细胞内含物进一步渗出混合,并粘附于叶表,使茶叶色泽油润,外形美观,味香耐泡。揉捻后要及时摊开,及时烘干。
解块:将茶条分散,使之不成团结块,便于茶条散去热量,散走水份停止发酵。
七、烘焙
烘焙俗称“焙茶”,用炭炉烘干。烘干应坚持“悠火薄焙”,并经两次以上的分次烘焙。烘焙时温度要适宜;操作时手法要轻巧。一般而言,初焙约40分钟,七成干即可,然后取出松之。30分钟后第二次入焙,20分钟后熄火,停止鼓风,就焙笼中搁置到完全干后取出,即为成茶。
烘焙的作用:烘焙过程的物质变化,以热催化作用为主导,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得以充分发挥与利用,提高成茶的色、香、味水平,并且有利贮藏 。
八、茶农们将初制(俗称毛茶)精细地拣掉枝梗、剔去赤叶,使茶叶纯净,再复焙,使茶索更加整洁紧实,美观,而且高度发挥茶叶的香气和固定品质。
九、成品茶贮藏与包装。
凤凰单枞茶叶制作全过程
1:【采摘】凤凰单丛茶的制作程序,是从鲜叶采摘开始的。当新梢出现驻芽,一般采2~5叶。不能过嫩采摘,因鲜叶太嫩,其所含苦涩味物质多;也不能过老采摘,鲜叶粗老,叶细胞老化,纤维素多,制成干茶外形及滋味都差。所以,掌握芽叶生长在一定的成熟度 (嫩对夹叶),适时采摘。
采摘时要轻采,不能折伤了鲜叶。
采摘下来的鲜叶及时放入茶笼,避免手温灼伤鲜叶。
鲜叶收集起来就可以下山进入下一环节。
采摘量大时,会使用专用大布袋装袋扛下山。
2:【晒青】将采来的青叶,利用日光萎凋叫晒青。晒青的目的,是通过阳光照射,便茶青中一部分水分和青草气散发,增强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促进茶青内含物及香气的变化,为后续做青的发酵过程创造条件。这是凤凰单丛优异品质形成的第一个环节。
大体按照 “一薄、二轻、二重、猛白柔黑”的原则操作。
一薄,即晒青时,要做到叶片薄摊不重叠,使青叶受阳光照射后,达到水分蒸发一致和叶温一致。
二轻,即茎短叶,薄叶片含水分少的应轻晒;在干旱天气,空气湿度小,采摘的青叶要轻晒。
二重,即茎叶肥嫩,含水分多的叶片要重晒;在雨后采摘,空气湿度大的要重晒。
猛白柔黑,即阳光足时使用水筛或白色遮阳网,避免阳光灼伤茶青;阳光柔和或阴天时使用黑色遮阳网,以增加光能的吸收。
晒青需根据品种、气候、鲜叶情况等因素来确定晒青方式和时间。失水率控制在10%-20%,以叶面柔软自然下垂为好。晒青结束后将进入下一环节。
晒青前
晒青后
3:【晾青】将晒青后的茶青移进室内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晾青,使叶子散发热气,降低叶温和平衡调节叶内的水分,以恢复叶子的紧张状态,称为晾青。
等全部茶青摊凉完成,恢复叶面紧张状态后,将进入下一环节。
4:【做青】是香气形成关键的工序,关系到成茶香气的鲜爽高低,滋味的浓郁淡薄。做青是由碰青、摇青和静置3个过程往返交替数次进行。
遵循先轻后重的手法,一般分4到5次完成,每次碰摇青后需要静置2小时。
手工碰青
手工摇青及静止
最后一次采用摇青机做杀菜
杀完青的茶青用水筛晾开低温静置8-10小时,以待下一环节。
做青后的茶青呈现绿叶红染边。
5:【炒青】利用高温,迅速破坏酶的活性,抑制做青叶的酶促氧化,固定发酵成果;与此同时,使青叶水分汽化蒸发,叶质转柔,便于下一环节的进行。炒青环节便是凤凰单丛茶内质初步定型的过程。
炉膛温度控制200度-250度,时间控制4分钟左右。
刚出炉的茶青,进行翻动,散发热气,待茶叶不烫手时进入下一环节。
6:【揉捻】使茶叶成条型,外型美观;使叶细胞破碎,茶叶内含物渗出黏附于叶面,经过生化作用,使茶叶色泽油润,滋味浓醇、汤色艳亮、耐冲泡。
7:【上筛】单丛茶青经过炒青,揉捻后呈细条状。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把揉捻好的茶叶进行解块上筛。
披薄上筛后待进入下一环节。
8:【烘焙】凤凰单丛茶烘焙方法分为初烘、摊凉、复烘3个阶段。其目的是蒸发叶内多余水分,促使内质起热化、构香作用,增迸和固定品质。
选用干燥柴木
初烘(走水焙),温度在110℃左右,大概10分钟左右出炉。
初烘后茶青
摊凉后人工解块上筛
复烘(足火)
至此,初制毛茶已完成。摊凉装袋入库已待下一环节精制。
单枞鸭屎香茶叶制作全过程
一、地形条件:跟海拔高度、地形,山坡朝向坡,坡等因素有关。
凤凰山位于潮州市东北部,经纬度为北伟23°53’,东纬116°40’。海拔320米-1498米。潮州凤凰山脉,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它由数量众多的大小山峰和山丘簇拥而成,境内四面环山,层峦叠嶂,山川秀美。周边和北部地区较高,中间和西南部较低。山脉大多呈东北-西南走向,逐渐倾斜的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形成了以凤凰山为中心的若干山谷,呈分散的状态,凤凰山地形地势阻挡南下的冷空气,并把东南海洋性气候的是温湿气流留在山谷里,这种温暖湿润的天气,非常适合茶树的种植。
凤凰单丛茶的生长环境
二、气候条件
1,日光照少:凤凰山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1403小时,紫外线总量少,山高多雨,云雾缭绕,直射光少,漫射光多,空气湿度大,自然光照具有低强度、短日照量和短波光质的特点,非常符合茶树喜温、耐阴的生物学特性。凤凰山产出的茶叶叶质柔软,甘醇爽适。
2、雨天和降雨量多:潮州市凤凰地处粤东,面向南海,离南海只有几十公里,受到热带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经常出现台风天气,属于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2160毫米,主要降雨量集中2-9月份,春雨绵绵,云雾缭绕,相对湿度大,之所谓高山云雾产名茶。
3、气温偏低:凤凰山年平均气温20℃(海拔四百米)最高气温35.6℃。山上昼夜气温相差8-10℃,这种昼夜气温的差异,有利于茶树有机质的积累。最低气温零下2.4℃,年平均有霜期3-5次,有霜天数年平均10天左右,极端气候零下10℃。霜冻期一般发生在“小寒”到“大寒”期间。茶树进行休眠状态,山里的虫害冻死,有利于茶树的生态种植环境。
凤凰单丛茶的生长环境
4、土壤酸性:凤凰茶区土壤分黄壤、红壤、赤红壤和水稻土四个类型。自然土壤母质主要由花岗岩分化成。潮州凤凰山的地质岩层主要是酸性火山岩和花岗岩、河流冲积、洪积地层。凤溪水库、凤凰水库及凤凰溪两侧地带,主要是花岗闪长岩;凤鸟髻、万峰山、乌岽山等地,主要是黑云母花岗岩。这些花岗岩风化较深,矿物质含量多。
1),黄壤主要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顶部地带,以草甸土为主。黄壤地区一般冬季多霜,温度相对较低,土层深厚,结构较好。生产的茶叶韵味浓郁,茶气雄厚绵长。
凤凰单丛茶的生长环境
2),红壤分布在海拔400到800米的山地,土层厚度多在50cm以上,土质较黏,PH 值5.5左右。土壤风化程度较深,植被以针叶、阔叶混交林为主。一般而言,黄壤和红壤都很适合种植优质潮州风凰单丛茶,但红壤的肥力要比黄壤的肥力好。再加上,地面上动物的尸体和粪便、枯枝落叶的堆积、腐烂,使得土地腐殖质不断增加。经年积累,土层厚,富含各种有机物质,使茶树的生长能够得到充分的养料。生产的茶叶茶汤柔软,润滑甘甜。
凤凰单丛茶的生长环境
前二种土壤中含有多种适合于茶树生长适量的微量元素,尤其是士壤含有硒元素,目前已证实有机硒对人体具有抗癌的作用。土壤的PH值4.5-5.5,酸性较强,合于茶树喜酸性的生物学特性,茶树寿命长,叶质量好,档次高。
3),赤红壤大体分布在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坡地,土层较厚,土质多壤土,富含有机质,砾石较多,pH值5-6;植被以桦林、阔叶、针叶混交林为主。生产的茶叶茶汤口感带涩尾。
4),水稻土分布在山坡梯被以田、坑塱及河谷盆地,水热条件较好,土壤熟化程度较深,自然肥力较高,PH值5.5~6.5。酸性弱,生产的茶叶茶汤比较淡薄。
由于凤凰茶区的气候和土壤,适合于茶树的喜温,喜酸,好湿和耐阴的生物学特征。构成了生产名优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
从采青到成品的单枞茶制作全过程
不需要,凤凰单枞茶单从茶制作方法是一种茶叶的制作技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采青、摊青、晒青、做青、杀青、揉捻、烘火、烘干,其特征在于采青时间在晴天午后进行,采摘方法为开面或打头;摊青要及时,按照早采厚摊、后采薄摊的原则,晒青方法是在晴天采用日光晒青和阴天采用加温萎凋;做青包括摇青和凉青,做青过程在凉青间进行;杀青采用燃气炒青机,揉捻由揉捻机进行,烘火在烘培机中进行,烘干在烘培机中进行。
老枞做茶的全过程
泡茶用陶土杯、瓷器杯、玻璃杯、紫砂杯比较好。
1、陶土杯质地密,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能吸附茶汁,蕴蓄茶味,即使冷热骤变,也不致破裂;用来泡乌龙茶、铁观音等半发酵茶最能展现茶味特色。
2、瓷器杯无吸水性,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适中,对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泡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观精巧,适合用来冲泡轻发酵、重香气的茶,如红茶、新白茶、新普洱茶、清香乌龙、武夷岩茶等。
3、玻璃杯质地透明、传热快、不透气,以玻璃杯泡茶,茶叶在整个冲泡过程中的上下穿动、叶片逐渐舒展的情形,以及吐露的茶汤颜色,均可一览无遗。绿茶,黄茶以及嫩度好、香气好,或外观漂亮的茶,都可以用玻璃杯冲泡。
4、紫砂杯质地密集,传热慢,喝茶的时候不担心烫手。用紫砂杯泡茶能完好地保存茶水的香味,并且有很好的保温效果。适合老白茶、陈年普洱茶、黑茶、老枞红茶、铁观音等茶叶。
本文《单枞茶的制作全过程》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71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