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自制腊梅茶的做法

自制腊梅茶的做法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23:41 点击79次

材料:

茶坯100份;腊梅鲜花25~45份;兰花鲜花2~5份;所述兰花鲜花为树兰鲜花或珠兰鲜花中的一种。

步骤:

茶坯预窨、

腊梅鲜花处理、茶花拼合、低温窨制、筛花去渣、烘干保香至含水量8.0%~8.5%即为成品。

另一种腊梅花茶及其低温窨制方法,步骤简单:用树兰鲜花或珠兰鲜花对茶坯进行预窨处理,并采用低温长时窨制法和低温快速烘干法,用花量少,不需提花,提高腊梅鲜花利用率,制造成本低,腊梅花茶香气鲜灵高雅。

腊梅红茶的制作方法

玫瑰红茶润泽面膜是一种面膜产品,用于滋润和提亮肌肤。以下是使用方法:

1. 清洁面部:先用温水清洁面部,确保肌肤干净。

2. 均匀涂抹面膜:将适量的玫瑰红茶润泽面膜取出,用指尖或面刷均匀涂抹在面部,避开眼睛和嘴部。

3. 等待时间:让面膜停留在脸上约15-20分钟,让肌肤充分吸收面膜中的滋润成分。

4. 按摩吸收:使用指尖轻柔地按摩面部,帮助肌肤吸收剩余的面膜精华液。

5. 清洗面部:用温水彻底洗净面部,确保没有留下任何面膜残留物。

6. 保湿锁水:使用温和的柔肤水或保湿乳液,锁住肌肤的水分,使肌肤更加滋润。

使用时需注意:

- 在使用面膜前,先进行皮肤过敏测试。将少量面膜涂抹在手臂内侧或耳后的皮肤上,等待数分钟,如果出现红肿、瘙痒或其他不适反应,请停止使用。

- 请避免将面膜涂抹在眼睛和嘴部周围,以免引起不适。

- 使用面膜时保持放松状态,避免频繁移动面部肌肉。

- 根据个人肤质的需要,可以选择适合的面膜使用频率,一般建议每周使用1-2次。

最后,根据产品包装上的说明和建议使用方法去操作使用会更好。

梅子红茶的家常做法

1、将话梅和红茶包放入茶壶。

2、倒入1000ML开水。

3、静置3分钟。

4、轻轻摇晃红茶包后,将茶包取出。再浸泡片刻,等话梅泡发之后即可饮用,也可放入冰箱冷藏后饮用。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糖。泡好的茶请当天饮用完毕。

腊梅花茶的做法大全

用料

新鲜腊梅花 150克

做法步骤

1、先欣赏一下腊梅的美好

2、我的腊梅花全是朝下开,像一个个小元宝

3、昨晚下了一夜的雨,梅花干净的不行,小心的一朵朵采摘下来,用干净的保鲜袋装好不封口,带回城里。

4、回家马上把微波炉里的玻璃盘洗净,把新鲜的腊梅花放上去摊开铺匀

5、微波炉高火先3_5分钟,中途可打开拿出来看看腊梅花的烘干情况

6、4分钟后腊梅花半干了,有些许水珠,放凉一下

7、继续微波炉高火3分钟

8、时间到拿出来放凉,此时的腊梅花已经全部干了。准备一个干净的无水无油的茶叶罐(瓷器罐或者干净的玻璃罐都可以),把冷了全部干了的花朵装罐

9、放进罐子的花依然梅香扑鼻

10、梅花干花做好,密封好泡茶时加上几朵,太美好了。

11、制好的干梅花马上配上一泡凤凰单丛试试

12、看着都美

13、茶香和梅香扑鼻而来,太赞了。

槐花红茶的做法

蜂蜜和花茶的最佳泡法

花茶和蜂蜜一起饮用可以增加茶品的口感风味,除此之外,还可以提高茶的保健功效,花茶清肝明目,生津止渴,通便利尿,润泽肌肤,蜂蜜有润燥解毒,降血压,通便的作用,将花茶和蜂蜜一起调和饮用,可以起到很好的补虚润燥,明目,降血压的食疗作用。

1.玫瑰蜂蜜茶

做法:将水倒入锅中煮沸后,放入红茶,冲泡5分钟,再将玫瑰花放入红茶中,闷泡2分钟,稍凉后加入柠檬片,蜂蜜,即可饮用。

功效:玫瑰花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减肥消脂的功效,柠檬片具有化痰止咳,生津健脾的功效,蜂蜜护肝明目,提神润燥,搭配营养提神醒脑,润燥明目。

2.菊花蜂蜜饮

做法:备菊花10克,蜂蜜1勺,将菊花用沸水冲泡,待稍凉后调入蜂蜜,搅匀即可。

功效:菊花清热去火,滋阴生津,蜂蜜解毒通便,两者搭配饮用,补虚明目,去火排毒。

3.茉莉蜂蜜红茶

做法:做法:茉莉花3克,红茶适量,蜂蜜适量,在杯中放入红茶和茉莉花,冲入沸水,加盖闷泡5分钟即可,待茶稍凉后加入蜂蜜拌匀即可饮用。

功效:理气和中,暖胃安神,能缓解紧张情绪,对肝气郁结所致的头晕头痛,大便干燥者有良效。

4.槐花蜂蜜茶

做法:槐花10克,蜂蜜少许,绿茶适量,将槐花与绿茶一起用适量沸水冲泡。稍凉后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槐花蜂蜜有清热润肠,凉血止血之功效,代茶饮用,可以改善老年性及习惯性便秘,润肠通便,但是糖尿病患者不宜饮用。

蜂蜜和花茶一起泡有一定的讲究,因为平时我们泡茶用的都是开水,但是由于蜂蜜用开水冲泡会破坏其所含的大量维生素B和C,葡萄糖的营养成分,所以蜂蜜的添加应该在花茶冲泡稍凉之后,这样添加蜂蜜能最大程度的保证花茶的营养价值。

本文《自制腊梅茶的做法》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245108.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