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红茶在泡制过程中的变化

红茶在泡制过程中的变化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21:11 点击65次

红茶的冲泡方法不是浸润泡,冲泡茶叶时,第一次注水润茶,并随即倒掉的过程称为温润泡,温润泡的用意在于使得茶叶快速舒展,而对于红茶来说,红茶是全发酵茶,内质丰富,温润,且第一泡亦为精华所在,因此不需要温润泡,宜正常冲泡饮用。

对于其他五大茶类而言,红茶整体上更加温和,柔弱,经过全发酵后,红茶茶性温和,茶汤多以清甜、清新、清爽口感为主。

正常冲泡时间,红茶与水接触的时间不宜过长。环壁快速注水完成后,就需要合盖快速倒出茶汤。

若出汤速度偏慢,都容易导致红茶内质物过多释放,造成茶味浓酽苦涩,不好入口。

而有的茶友会选择闷泡,闷泡的出发点,自然是想让茶汤更有“味”。但现实上,这样的“味”却是苦涩味变重,清甜鲜爽的风味,反倒被掩盖。

如红茶长时间在杯中浸润,红茶内部的茶多酚和咖啡碱,一股脑儿的过量释放,导致泡出来的茶汤滋味比例失衡,苦涩味占据了主导,茶味不再清新可人。

并且,红茶在经过前几冲闷泡后,内部的茶味物质提前过量释放,等到后几冲泡茶时,茶容易变得不耐泡,茶味落得极快。

所以闷泡,段不可取。

另外,红茶的香气、滋味更加浓郁,香甜,从第一泡至最后一泡,都不能缺少,这样才能从头到尾品尝到红茶的滋润,甜香之美。

所以,第一泡也是不需要洗茶的,正常冲泡,快速出汤即可。

红茶制作过程的优缺点

古树红茶的优点是它具有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带有深厚的陈香和果香。它采用古老的树木制作,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如多酚和维生素。此外,古树红茶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促进消化。然而,古树红茶的缺点是价格较高,因为它的生产过程较为复杂且时间较长。此外,由于古树红茶的产量有限,供应也相对稀缺。

红茶的泡制方法视频教程

想要品尝到好喝的红茶,有很多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就是在网上多看一些知名主播的泡茶的视频,学习如何泡好一杯红茶,在不断的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掌握泡茶技巧并且要购买品质好一些的红茶进行冲泡,这样就可以泡出好喝的红茶,就能够喝到红茶,当然也可以在知名的实体店购买某品牌的知名红茶,不管是冷饮,热饮都是可以购买到的,但是就根据你自己的个人爱好拼音习惯,选择自己喜欢的红茶。

红茶制作过程是怎么发酵的

发酵方法:

1、采摘(又叫采青):分为手工采摘和机械采摘。

2、萎调(又叫晒青):分为日光萎调和室内萎调。

3、摇青发酵:茶青通过摇青机或手工搅拌的摩擦运动,擦破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使鲜叶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通过摇、凉(即动、静)反复进行4-5次,历时8-10小时,使叶子由硬变软(活来死去),古称为消青,这达到绿叶红镶边。

4、杀青(炒青)定型:以高湿来破坏酵素的活性,抑制茶叶继续发酵,以免使得气味完全散失而保有半发酵茶类特有的香味。

  5、揉捻加工:经5-8分钟的持续揉、捻、抿,使叶片卷成条索,破碎叶细胞,挤出体汁,使其粘附于叶表,冲泡时易溶于水,增浓茶汤。6、人工解决:碳火干燥烘焙是乌龙茶开成独特滋味的关键。其一般火功的要求是:低温慢焙,高级茶温度宜低,时间宜短,低级茶温度宜高,时间宜长。

  7、拣剔:分为机械拣剔和手工拣剔。主要是除去粗老畸形的茶衅,拣出茶子、茶梗。

红茶制作全过程需要多少时间

生产流程如下所述

1、采摘

红茶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

2、萎调

将采下的鲜叶晒在鲜簟上,在日光下凉晒至颜色暗绿色。

3、揉捻

将萎调后的生叶人工揉成条状,适度揉出茶汁。

4、发酵

将揉捻叶置于木桶或竹篓中,加力压紧,盖湿布在日光下焐晒,并散发茶香,即成毛茶湿坯。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是决定祁红茶品质的关键,发酵室温控制在30度以下,经过发酵叶色转红,形成祁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

5、烘干

将湿坯用太阳晒,遇阴雨天用炭火烘焙,至五、六成干,俗称毛茶。

6、筛分

在大茶间、下身间、尾子间分3个地理进行,全过程要经过不同型号茶筛十余种,分出各号头茶。

7、拣剔

将筛分过的各号茶中的轻片、破片、黄片、茶梗和杂物等手拣剔除。

8、包装

所有的工序完成以后,红茶外采用木箱,内用锡箔纸,进行包装封存。

红茶的正确泡制方法

红茶正确泡法:

首先准备茶具、一壶开水、4克左右的红茶,茶水比例为1:30。

先把红茶用茶匙拨入盖碗中,将95℃的水倒入盖碗中进行洗茶,浸泡5秒后快速倒掉,然后再次沿碗壁注水七分满,盖上盖,7秒后倒出茶汤至公道杯,最后将茶汤倒入茶杯品饮。

本文《红茶在泡制过程中的变化》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234552.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