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红茶茶汤变色是什么原因

红茶茶汤变色是什么原因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19:44 点击83次

很多茶汤在放置一段时间后汤色都会变深。这是因为,茶汤里的多酚类物质被水中和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生成了深色的色素。

一般说来,浅色的茶汤变色比较明显,而红茶或者普洱熟茶茶汤本身就是红色的,即使变深也不大看得出来。氧化程度轻的茶比氧化程度重的茶更明显,因为氧化程度轻的茶汤里可被氧化的多酚类物质更多多。大叶种鲜叶为原料的茶汤比中小叶种为原料的茶汤变色更明显,也是因为茶汤里含有的多酚类物质相对比较丰富。

红茶茶汤放置两小时后变黑

红茶茶汤变黑原因

1、红茶的品质问题

红茶中茶褐素一般起到的是负面作用,造成茶汤发暗,缺乏刺激性。而发酵过度,以及缺氧发酵的结果。但茶褐素却是普洱茶的关键成分,它造成了普洱茶茶汤红褐或黑褐,使其缺乏收敛性,并提供了甜醇的味道。

2、放置时间过长

如果是放了几个小时,不排除温度下降会导致冷后浑现象,也就是茶黄素与咖啡因结合的产物。但结合汤色发黑这一情况,说明两者含量少,浑的可能性小,第二次断定茶褐素主导所致。

3、制作工艺影响

外结合正山小种的制作工艺来看,存在过红锅和熏焙序的工序。而经过这两道工序的正山小种,茶褐素成分含量高也是正常的。

红茶茶汤干后出现黄色粉末

说法一:它是茶叶中的单宁类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后被氧化后聚合,并与铁离子反应,颜色加深,形成不溶于水的物质,生成看上去像油一样的物质漂浮在茶汤表面。

说法二:茶叶在炒制的过程中,会在炒锅上抹一层油,这层油膜很可能就是锅上的那层油有产生的。

说法三:新的茶具在使用之前,为了保证它的光泽,厂家会在上面涂上一层蜡油,这层油膜的产生可能会跟那层蜡油有关。

说法四:跟水质有关。水有软硬之分,硬水中含有矿物质较多,特别是钙镁离子的含量很可能会使得茶汤表面产生一层锈油,如果是软水的话,相对会好些。

红茶冷后变色的原因

1、水温影响:

冲泡红茶的水温比较高,在90℃以上,而水温又是影响茶黄素溶解度的重要因素。在茶汤温度比较高的时候,茶黄素呈现各自游离的状态,溶于热水中,使得看到的茶汤是清澈透亮的。但是随着茶汤温度逐渐变低变凉,这时候茶黄素就会以“扎推”的形式形成一种络合物,即就出现了“冷后浑”现象。

2、茶黄素:

这些浑浊物呈乳状,因此又被称为“茶乳酪”,是红茶独有的一种特性。之所以会出现“冷后浑”,那是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茶多酚主要以儿茶素的形态存在。在发酵氧化的过程中,会转为茶黄素,也有的转为茶红素。

红茶的“冷后浑”是优质红茶的表现。资深茶友都知道,茶黄素是红茶关键的标志成分。所以,红茶出现“冷后浑”现象并不是代表这款茶品质差,反而证明这款茶的品质好。

本文《红茶茶汤变色是什么原因》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228305.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