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白茶和绿茶制作全过程

白茶和绿茶制作全过程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16:56 点击55次

安吉白茶是一种绿茶,其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手工炒制。具体步骤如下:

1. 采摘:在春季3月底至4月初的时候,选择嫩芽和未展开的叶子进行采摘。

2. 晾凉:将采摘好的茶叶放置于通风干燥处晾凉,使其水分蒸发掉一部分。

3. 炒制:将晾凉后的茶叶放入锅中进行手工炒制。首先要加高温油(约200℃)进入锅内,并迅速投入少量新鲜安吉白茶叶,在火候逐渐升高时不断搅拌、抖动锅身,以免焦化或粘连成块。当安吉白茶呈现出淡黄色时即可取出。

4. 面揉:将已经完成了第一次炒制的安吉白茶用力握住并反复揭开,直到它变得柔软而有弹性为止。

5. 再次炒制:再次对面揉后的安吉白茶进行手工炒制,这个过程比第一次更加细致和耐心。需要注意调整火候和炒制时间,以保证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6. 烘干:将已经完成了第二次炒制的安吉白茶放入烤箱中进行低温烘干,使其水分进一步蒸发并达到最终含水量。

7. 分级、包装:对于不同等级的安吉白茶进行分类,并用特殊材料包装好,以便储存和运输。

总之,手工炒制是安吉白茶能够保持清新芳香、滋味醇厚的重要原因。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火候掌握、搅拌均匀等技巧性操作。

白茶红茶制作工艺

白茶和红茶是两种不同的茶叶类型,它们的制作工艺和特点有所不同。白茶是指采摘嫩芽,经过自然萎凋、晾干等工艺制成的茶叶,具有淡雅的口感和清香的气息。而红茶是指经过发酵工艺处理的茶叶,具有浓郁的口感和红褐色的汤色。

一般来说,冰红茶是将红茶冷却后加入冰块或冰水制成的饮品。而白茶的制作工艺和口感与红茶有较大差异,因此用白茶来制作冰红茶可能会改变原本的口感和风味。

如果您想尝试制作冰茶,建议选择适合制作冰茶的茶叶,比如绿茶、乌龙茶或者某些红茶品种。这些茶叶在冷却后能够保持较好的口感和风味。当然,个人口味因素也很重要,如果您对白茶的口感有特殊喜好,您也可以尝试用白茶来制作冷饮,但需要注意可能会有口感上的差异。

福建白茶的制作过程

福建白茶也就是白茶,属于一种轻发酵茶,产自福建省的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经萎凋、干燥的简单工艺制成,滋味清淡回甘,带有鲜爽的毫香,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和贡眉四个品种。

福建白茶即白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是一种轻微发酵茶,因茶叶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原产自福建省,主要产区包括了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所以也被称为福建白茶。

白茶只经过萎凋、干燥的简单工艺制作而成,所以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带有十分清鲜的毫香,冲泡后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保留有茶叶原来的清香味。

根据茶树品种和颜料的不同,白茶可以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和贡眉四个品种,多采摘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福安大白茶、泉城红、泉城绿等茶树的鲜叶为原料。

白茶的的详细制作过程

白茶的制作工艺第一步:摊青 

所谓摊青就是指把采集回来的安吉白茶新鲜的嫩叶摊开在地上,让嫩叶的质地发软,芽叶舒展,摊至嫩叶的水分散发出来,并且有一阵清香感透出来就可以收起来进行下一步的制作。

白茶的制作工艺第二步:杀青

 杀青这一步对于制作安吉白茶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即是通过高温来对嫩叶的组织进行破坏,让嫩叶里所含特迅速转化。这一步一定要掌握好茶叶的温度和温度,而杀青的原则就是一定要高温,且要先高后低,多抛少闷,嫩叶要老杀,老叶要嫩杀。

白茶的制作工艺第三步:理条 

杀青后,就可以慢慢提高速度,先慢后快,这样茶叶的温度也会慢慢升高,而锅里的湿度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慢慢减低,等看到茶叶变细小且成挺直状,就可以出锅摊凉。

红茶和绿茶制作方法

红茶都是经过发酵的。绿茶已经制作完成了,不能经过发酵就能变成红茶。不是根据新鲜茶叶的颜色来区分红茶绿茶。如何区分绿茶和红茶:

1,绿茶即不发酵茶。绿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

2,绿茶的特性,较多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

3,红茶是发酵茶,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工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

4,红茶创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

本文《白茶和绿茶制作全过程》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216108.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