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做红茶和做白茶的流程

做红茶和做白茶的流程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16:02 点击56次

白茶和红茶是两种不同的茶叶,泡法也有所不同。下面是它们的泡法介绍:

白茶泡法:

1. 准备茶具:白瓷茶壶、茶杯、茶托、茶匙等。

2. 准备茶叶:选择优质的白茶叶,建议使用白牡丹、寿眉等品种。

3. 清洗茶具:用开水冲洗茶壶、茶杯等茶具,使其变热并消毒。

4. 泡茶:将白茶叶放入茶壶中,用80℃-90℃的温水冲泡,每次用茶匙舀取适量的茶叶,约5克左右,泡制时间约为1-2分钟,可根据个人口感适当延长或缩短时间。

5. 倒茶:将泡好的白茶倒入茶杯中,品尝其清香、甜润的口感。

红茶泡法:

1. 准备茶具:红茶壶、茶杯、茶托、茶匙等。

2. 准备茶叶:选择优质的红茶茶叶,建议使用正山小种、祁门红茶等品种。

3. 清洗茶具:用开水冲洗茶壶、茶杯等茶具,使其变热并消毒。

4. 泡茶:将红茶茶叶放入茶壶中,用90℃-95℃的温水冲泡,每次用茶匙舀取适量的茶叶,约5克左右,泡制时间约为3-5分钟,可根据个人口感适当延长或缩短时间。

5. 倒茶:将泡好的红茶倒入茶杯中,品尝其醇厚、浓郁的口感。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种的白茶和红茶泡制的时间和温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根据具体品种和个人口感适当调整。同时,为了保证茶叶的口感和品质,建议使用优质的茶叶和茶具,并且在泡茶前先清洗茶具。

白茶的做法图解

1 《茶经》是中国茶道奠基人陆羽所著茶学专著,这是目前为止,最具代表意义的书。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是一本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精辟的农学著作,阐述茶文化的书。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大大的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2.《中国茶叶大辞典》作者是陈宗懋,于2008年出版的一部融多学科知识的大型工具书,是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系统、门类齐全的专科辞典,是国家“八五”重点图书。词条,彩图、图文并貌。对中国茶叶的历史、文化、科技、经贸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总结,它包括茶叶历史、茶树育种、栽培、植保、茶叶品类、茶叶生物学、化学、茶叶加工制作、检验、茶叶机械、综合利用、茶叶经济贸易、茶具、茶俗、艺文、茶人、茶学著作、茶业机构、国外情况等多方面的内容,还有大量实用信息的附录,编织出了茶叶科技、茶叶文化密集的知识体系。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3.《茶经述评》作者吴觉农,这是一部集科普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大成之作,也是一部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承前启后之作。对于推动茶文化复兴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而且这本书是针对陆羽的《茶经》写的述评,看这本书,既等把《茶经》看了,又能领略吴觉农老先生的匠心,可谓一举两得。

4.《图解茶经》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文字,再配上500幅精美手绘插画,100张有关茶事的解析图表。阐释了我国古代的茶道、茶艺、茶礼等相关内容,让读者了解《茶经》的全貌以及正确含义。此外,书中融入了大量现代茶事经典。有了图表的帮助,比《茶经》《茶经述评》好理解。

5.《吃茶养生记》是日本荣西禅师所著,主要论述茶的药物性能,强调喝茶养生的重要作用,此书在如今这个倡导养生时代,更加受到大众的青睐。

6.《茶之路》为四色精美图文书,所配图片都是知名摄影师实地拍摄,主要涉及浙江、江苏、广东、云南、安徽、福建、台湾等四十多座茶山和绿茶、黄茶、白茶、红茶、花茶、乌龙茶、普洱茶、黑茶等主要茶类品种,对于每种茶生长环境、种植过程和制作工艺,以及茶人展现的制作工艺。

7.《安溪铁观音:一棵伟大植物的传奇》是一部安溪铁观音的人文地理志,是一部由安溪人谢文哲先生写的书,被称为2010年中国最美的书。主要介绍安溪铁观音。

8.《茶之书》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美术家,美术评论家,美术教育家,思想家冈仓天心所著,从诗意到道义,从历史到哲思,用茶之事贯穿,引领你走了一趟“超乎茶事”的寻美之旅。

9.《茶叶全书》是美国威廉·乌克斯编著,是一部世界性的茶叶巨著。全书含历史方面、技术方面、科学方面、商业方面、社会方面、艺术方面六部分。

10. 《喝茶的智慧》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员赵英立老师所著,通俗易懂的谈及喝茶养生的书,祥细的讲叙各种茶方的原理、疗效、禁忌、所对应的症状。阐明茶是“万病之药”、“养生之源”,不仅能解渴、提神、去火、消食,还有益于保健、养颜、陶冶心情,对一些慢性病也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烤茶煮老白茶的做法视频

1、时间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同样温度下较嫩的茶叶耐火力较弱,烘焙时间宜缩短,反之较粗老的茶叶耐火力较强,烘焙时间需较长;粗制茶发酵程度较充足者,耐火力较弱,时间要缩短,反之要延长;外形紧结的茶叶耐火程度高,需较长的再烘焙时间,反之则缩短时间。

2、温度高低是决定茶叶品质的主要因子,当温度升高时,茶叶中的水分逐渐蒸发出来,而后香气伴随着水分蒸发出来,大部分香气成分中的芳香精油,类沸点均在150度,因此烘焙的温度应在150度以下,通常以不超过110度为宜。通常较粗老的茶叶需较高的烘焙温度以藉焦糖产物掩盖粗老茶叶的粗菁味;细嫩茶叶则温度不可太高,而延长时间以使茶汤滋味转甘醇而香味又能适当发扬为原则。的茶叶耐火程度高,需较长的再烘焙时间,反之则缩短时间。

白茶最简单的做法

流程1、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流程2、萎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流程3、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流程4、保存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采用单芽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称之为银针白毫;白茶一般多采摘自福鼎大白茶、泉城红、泉城绿、福鼎大毫茶,泉城红、泉城绿、

煮白茶的正宗做法

1/7 分步阅读

第一步,自己在家煮茶水,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自己要做好自己茶叶的准备和购买。

2/7

第二步,自己在家煮茶水,我们一定要注意做好自己的茶叶的选择,并且年份越老的白茶,茶多酚与咖啡碱的含量递减数量越多,故而有年份的白茶更适合煮着喝。

3/7

第三步,自己在家煮茶水,我们一定要提前准备好茶具,一般都是有茶壶,茶杯,可以提前购买一些茶壶茶杯,也可以直接用自己家里带盖的被子进行冲茶。

4/7

第四步,自己在家冲茶,我们一定要注意做好自己的烧水的烧壶准备,也可以直接用一些养生壶烧热水,也可以用电壶烧水。

5/7

第五步,自己在家烧水,我们一定要注意做好自己的一些饮用水的准备,有条件的最好用一些泉水或者山水或者是纯净水。

6/7

第六步,具体煮茶需要花费多长时间,还要根据手中白茶的状态而定。

直接煮干茶,时间不必太长。

第一壶:水沸腾后关闭电源,约1分钟可倒出茶汤。

第二壶:水沸腾后,煮茶1-2分钟倒出茶汤。

第三壶:在第二壶的基础上,煮茶时间递增1-2分钟。

7/7

第七步,记得留母汤,就是一壶茶不要完全倒干净,留下1/5的汤水,作为滋味源头即可

白茶的做法有几种

(1)原料选取:鲜叶釆自春季白茶树上顶端优势明显、且持嫩性好的一芽四、五叶的嫩梢为原料,所述白茶树为政和大白茶、福安大白茶两种白茶树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2)萎凋:整个萎凋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萎凋阶段:将原料鲜叶均匀摆放在筛网上以不重叠为度,第一萎凋阶段的室温、湿度、风速均采用现有白茶制作工艺的常用数值范围,萎凋至嫩梢含水量为30±2%;第二萎凋阶段:二至三筛拼一筛,室温控制在26~28℃,湿度控制在70~75%,风速控制在1~3m/s,萎凋至嫩梢含水量为18±2%,完成萎凋;

(3)烘干:直接将萎凋完成的筛网转移至烘箱内,80~85℃下烘干至茶叶含水率达到5~6%时趁热装箱贮藏,得到奶香白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奶香白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步骤后、烘干步骤前进行造形,造形的具体操作步骤为:挑选萎凋嫩梢扎成束,扎束釆用线从茎到叶环绕扎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奶香白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扎束应轻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奶香白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每束5-6根,重量8-10克。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奶香白茶的制作工艺制得的奶香白茶。

本文《做红茶和做白茶的流程》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211996.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