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伯爵红茶面包做法大全

伯爵红茶面包做法大全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14:12 点击56次

伯爵红茶拿铁是一款口感香浓、顺滑的咖啡饮品,以下是制作步骤:

所需材料:

- 伯爵红茶袋或伯爵红茶粉

- 牛奶

- 糖浆(可选)

- 咖啡机或奶泡壶

- 咖啡杯

制作步骤:

1. 将适量的伯爵红茶袋或伯爵红茶粉放入杯中,加入适量的热水,冲泡3-5分钟,待茶汤冷却至适宜温度。

2. 在另一个容器中加热牛奶,加热至温度约为60-65℃,同时在奶泡壶中制作奶泡。

3. 将牛奶倒入咖啡杯中,倒入适量的伯爵红茶茶汤,再倒入适量的奶泡,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糖浆调味。

4. 最后,用勺子轻轻搅拌一下即可。

注意事项:

- 制作奶泡时要注意奶温,过热会破坏奶泡的口感,过凉则会难以制作出绵密的奶泡。

- 伯爵红茶茶汤的浓度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自行调整,一般来说,3-5分钟的冲泡时间可以得到较浓的茶汤。

- 糖浆的加入量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每份咖啡加入1-2勺的糖浆即可。

祝您制作成功,享受美味的伯爵红茶拿铁!

纯米面包的做法大全

高筋粉:300克低筋粉:35克炼乳:15克全蛋液:一个(带课55克左右)黄油:30克盐:

6克冰水:110-120克斑斓粉:9克裹入黄油:120克制作

1. 现将初黄油和盐之外的所有材料放入厨师机搅拌混合至粗膜状,面团偏干,搅拌的时候稍稍帮助厨师机方便成团;

2. 加入盐和黄油,打制八分筋左右,后期还要进行长时间的醒面和擀制;

3. 将面团在28读左右的温度下先醒发半个小时左右;

4. 将醒发好的面团擀成大约28*20的长方形,装入保鲜袋冷冻送出半个小时;

5. 此时来制作黄油片,选用熔点稍高一些的黄油或者直接用片油,将黄油上下铺上烘焙纸,叠成20*20左右的方片,放冰箱冷藏30分钟或冷冻10分钟后放冷藏;

6. 将送出好的面团拿出,擀成黄油片的两倍大多一些,将黄油片包进去(此时黄油片的软硬度应该是稍稍可以弯折,不是硬邦邦的大硬块),接缝处捏合,将面片擀成70*28cm左右的长方形,进行第一次四折,再将面片擀成60*28cm左右,进行第一次三折,将折好的面团套上保鲜袋冰箱冷冻松弛半个小时;

7.将松弛好的面团取出进行二次四折➕三折(如果要好操作一些,这里其实再完成一个三折也可以了,我按照蝴蝶酥的叠法来做,手工开酥吐司面团其实难度有些大的,后期也不太好折叠)

8.完成5的操作,送入冰箱冷冻松弛半个小时;

9.将松弛好的面团取出,擀成大约12*30cm左右的长方形,切掉四周不整齐的边边,切成9*9cm的正方形,面团可切两块,放入250g水立方吐司模具中,底下接烤盘或者铺锡纸放入发酵下,32-35度之间,湿度75%-80%,醒发至八分满(大概需要一个班至两个小时左右):

10.烤箱提前预热,上火160度,下火190度,将发酵好的吐司盒盖上盖子,送入烤箱,烘烤28分钟左右,下面要接烤盘或者铺锡纸,烘烤的过程中会出油;

11.烘烤结束取出吐司盒,拿掉盖子,震一下脱模,带稍稍冷却后就可以一层层来撕着吃啦;

紫米面包早餐做法大全

食材:

吐司盒,芋头,海苔肉松紫糯米,牛奶,0卡糖

做法步骤:

.吐司盒,中间挖空备用

■紫糯米提前一晚上浸泡,第二天蒸熟,蒸熟后加入0卡糖搅拌一下,装入裱花袋

.芋头蒸熟,加入紫薯粉,加少许牛奶,0卡糖捣成泥状,装入裱花袋

■准备吐司盒,一层紫糯米,一层芋泥,一层海苔肉松,一层一层加入去即可

■对半切开(可以放入烤箱烤着

红茶面包详细做法

这个问题可能没有明确结论,因为冰红茶夹面包本身不是一个固定的意思或习惯,可能只是某些人的个人口味或选择。
但是可以一下可能的意思:冰红茶夹面包可能是指将面包片夹在冰红茶中喝,或者是将面包和冰红茶放在一起食用。
这种搭配可能是一些人的美食体验和口感选择。
不同的地方和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饮食搭配方式和口味偏好,有时也会与个人的经验和个性有关。

红茶面包配方和做法

你好,我是jin的美食,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红糖做面包个人感觉比白糖的还要好吃,我用红糖做了红茶核桃欧包,具体配方如下:

高筋或中筋面粉 250 克

酵母粉1 茶勺

红糖 20 克

盐1/4 茶勺

红茶粉 4-5 克

温的红茶水 180 克

橄榄油 20 克

熟核桃仁 60 克

泡软的蔓越莓干或葡萄干 50 克。

这个面包做法也简单,不需要揉膜,成品茶香浓郁,后味无穷。喜欢的朋友点下面链接或去我主页查看视频做法。

https://www.ixigua.com/i6800019538130764301/

本文《伯爵红茶面包做法大全》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203223.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