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的叶片形态多样,一般为椭圆形或披针形,叶边有锯齿。叶片表面光滑,色泽翠绿,叶背则有白色茸毛。在叶脉处,叶片颜色略深,形成清晰的纹理。茶树叶片的简图可以简单描绘为一片带有锯齿边缘的椭圆形或披针形绿叶。叶片中央有一条明显的叶脉,从叶柄处向叶尖延伸,将叶片分为左右两半。这种形态结构有助于茶树更好地适应环境,进行光合作用。
红茶茶叶制作过程图片大全
红茶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属于发酵茶,是经过,鲜叶经萎凋—揉捻—发酵—烘培—复培等工序加工制出的茶叶,是一种品质非常高的茶叶,下面就来了解一下红茶的制作方法!
 红茶的制作步骤
1、采摘
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
2、萎调
将采下的鲜叶晒在鲜簟上,在日光下凉晒至颜色暗绿色。
3、揉捻
将萎调后的生叶人工揉成条状,适度揉出茶汁。
4、发酵
将揉捻叶置于木桶或竹篓中,加力压紧,盖湿布在日光下焐晒,并散发茶香,即成毛茶湿坯。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是决定祁红茶品质的关键,发酵室温控制在30度以下,经过发酵叶色转红,形成祁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
5、烘干
将湿坯用太阳晒,遇阴雨天用炭火烘焙,至五、六成干,俗称毛茶。
6、筛分
在大茶间、下身间、尾子间分3个地理进行,全过程要经过不同型号茶筛十余种,分出各号头茶。
7、拣剔
将筛分过的各号茶中的轻片、破片、黄片、茶梗和杂物等手拣剔除。
8、包装
所有的工序完成以后,外采用木箱,内用锡箔纸,进行包装封存。
茶叶的生长过程和制作过程
1、茶树生长对气温和热量的基本要求
茶树喜欢温暖的气候条件,对温度和热量有一定的要求。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茶树才能生长良好。气温在10-35度之间时,茶树通常能正常生长,在20-25度时生长最快,气温超过35度时茶树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在春季一般日平均期望稳定在8-14度时,茶树的越冬芽开始萌发。气温降到15度左右时,新梢就停止生长,但根系一般在温度低于8度时才停止活动。
因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茶树在冬季不能正常生长,处于休眠期,在某些地区由于冬季温度过低还会造成冻害。除了对温度要求外,茶树对积温也有一定要求。一般情况下,一年之中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越多,茶树的生长时期就越长。茶树每萌发一轮所需的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为760-1060度。
2. 茶树生长对水分条件的基本要求
水分是保证茶树正常生长的基础条件之一,雨量不足,空气湿度太低,对茶树生长不利。降水是茶园水分最主要来源,保证茶树能正常生长的年降水量一般要在800毫米以上。在茶树生长期间,月降水量通常不能少于100毫米。当月降水量少于50毫米时,茶树缺水。空气相对湿度对茶树生长也会产生影响,一般认为,在茶树生长期比较适合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低于50%对茶树生长发育不利,而且使茶叶质地粗硬,品质降低。3. 茶树生长对土壤的基本要求
茶树对土壤条件有一定要求,一般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特别要求土壤呈酸性,PH值在4.5-5.5最为适宜,PH值高于6.5的土壤不能种植茶树。我国适合种茶的土壤主要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褐土和紫色土等。
红茶茶树开花图片高清大图
茶树的花期从开始到结束,历经的时间较长,通常需要7、8个月。花芽从6月开始成长分化到花芽真正成形,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即6、7月这段期间,是花芽成形时期。开花的旺盛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下旬,花期一般在12月下旬结束。但茶树的开花时间受到树种和气候影响,大叶种开花较小叶种迟些,如遇寒潮,开花会提前,同时处于短日照的天气下,开花也会提前。

生长环境
【土壤】:一般是土层厚达1米以上不含石灰石,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有机质含量1%-2%以上,通气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酸碱度PH值4.5~6.5为宜。
【雨量】:雨量平均,且年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不足和过多都有影响。
【阳光】:光照是茶树生存的首要条件,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对紫外线有特殊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
【温度】:一是气温,二是地温,气温日平均需10度;最低不能低于-10度。年平均温度在摄氏十八度~二十五度。
【地形】:地形条件主要有海拔、坡地、坡向等。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和湿度都有明显的变化,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强,这对茶树生育有利,但也不是愈高愈好,在1000米以上,会有冻害。一般选择偏南坡为好。坡度不宜太大,一般要求30度以下。
分布范围
原产于中国,后来鉴真东渡,将茶叶传播至世界各地。
野生种遍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为小乔木状,叶片较大,常超过10厘米长,长期以来,经广泛栽培,毛被及叶型变化很大。
中国茶区辽阔,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系全国性划分,用以宏观指导;二级茶区,系由各产茶省(区)划分,进行省区内生产指导;三级茶区,系由各地县划分,具体指挥茶叶生产。
国家一级茶区分为4个,即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南起长江,北至秦岭、淮河,西起大巴山,东至山东半岛,包括甘南、陕西、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是我国最北的茶区。江北茶区地形较复杂,茶区多为黄棕土,这类土壤常出现粘盘层;部分茶区为棕壤;不少茶区酸碱度略偏高。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
江南茶区:在长江以南,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以北,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湘、浙、赣、鄂南、皖南、苏南等地。江南茶区大多处于低丘低山地区,也有海拔在1000米的高山,如浙江的天目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庐山、安徽的黄山等。江南茶区基本上为红壤,部分为黄穰。该茶区种植的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以及少部分小乔木型中叶种和大叶种。该茶区是发展绿茶、乌龙茶、花茶、名特茶的适宜区域。
西南茶区:在米仑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神农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的地区,包括黔、渝、川、滇中北和藏东南。西南茶区地形复杂,大部分地区为盆地、高原,土壤类型亦多。在滇中北多为赤红壤、山地红壤和棕壤;在川、黔及藏东南则以黄为主。西南茶区载培茶树的种类也多,有灌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部分地区还有乔木型茶树。该区适制红翠茶、绿茶、普洱茶、边销茶和名茶、花茶等。
华南茶区:位于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浔江、红水河、南盘江、无量山、保山、盈江以南,包括闽中南、台湾、粤中南、海南、桂南、滇南。华南茶区水热资源丰富,在有森林覆盖下的茶园,土壤肥沃,有机物质含量高。全区大多为赤红壤,部分为黄壤。茶区荟集了中国的许多大叶种(乔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适宜制红茶、普洱茶、六堡茶、大叶青、乌龙茶等。
茶芽萌发过程图片
茶芽泡水后发芽是比较快的
红茶发酵全过程和时间
红茶发酵又称为发酵氧化,通常是通过将新鲜采摘的茶叶经过摆放、揉捻、加热、发酵等一系列过程来加工而成。具体来说,通常是:
1. 摆放: 鲜叶采摘后进行萎凋,使其水分丧失,减轻叶片的韧性,便于下一步制茶。
2. 揉捻: 萎凋后的茶叶进行揉捻,以打破细胞壁、增强茶汁释放,促进氧化。
3. 加热: 揉捻后的茶叶放入烘干机中轻轻烘干并加热,促进茶叶内部水分挥发和氧化反应。
4. 发酵: 经过揉捻和加热的茶叶,放置在一个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自然发酵。适当的发酵时间能让茶叶发生颜色、香气和味道的变化,同时也能提高茶水的特殊风味和滋味。
红茶的发酵时间一般在1-3小时左右,具体取决于茶叶的种类、制作方法和环境条件等因素。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会对茶叶的风味、香气和口感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掌握好时间和技巧来制作高质量的红茶。
本文《茶树的生长过程图片和解析》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159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