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将桑叶红茶揉切处理后的颗粒状桑叶进行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20~30℃,发酵时间控制在50~70min,发酵至叶色呈黄棕色。
红茶制作全过程步骤
家庭实用手工红茶制作流程
一、工具准备
盘子1个,淘米篮1个,蒸笼布1块,汤碗1个,电吹风1个,纯净水500ml。
二、制作流程
手工红茶制作流程主要分4步:凋萎,揉捻,发酵,烘干。
①凋萎。新采的茶叶摊薄放在通风处4个小时左右。
②揉捻。茶叶柔软到轻折不断、揉不碎的时候,就可以进行这个步骤。用手顺着一个方向轻揉茶叶20-30分钟。
③发酵。揉捻之后,就是见证奇迹的发酵环节。将揉捻好的茶叶转移到淘米篮,盖上湿的蒸笼布,再把淘米篮放置在盛水的汤碗上。接下来的12小时,就是茶叶和空气的私密交流时间。
12小时后,青涩变青红相间…
④烘干。烘干的方法有很多,家用最土的方法就是电吹风烘干。
4个步骤,时间挺长,但工艺简单,可以一气呵成。剩下的就是享受茶香茶韵了。
最后再看一下叶底。
春茶难得,且喝且珍惜!
桑叶红茶制作的全过程视频
用桑叶做成茶,属于代用茶的范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茶,因为桑叶中不含茶叶碱。当然在生产过程中也不可避免要借鉴茶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标准。市场上常见的桑叶茶,大致分为桑芽茶,桑叶茶两类,从采收时间来分,又分为春桑叶茶和霜桑叶茶(冬桑叶茶)。但是无论如何分类,生产过程大概都是一致的,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生产过程:
(1)采摘桑叶
桑芽一定要采最上面的桑叶嫩芽,普通桑叶茶大概采嫩芽一下3-4片叶子,叶片要干净完整。
桑芽一般无需裁切,而桑叶因为比较大,为了加工和饮用需要,一般需要裁切成2公分左右的叶条。
(2)清洗
在裁切之后需要清洗,大概清洗三遍,然后捞出晾干。
(3)萎凋
萎凋是指让桑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使一定硬脆的叶片成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是桑叶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经过萎凋,可适当蒸发水分,叶片柔软,韧性增强,便于造形。此外,这一过程和使叶片的青草味消失,清香欲现,是形成桑叶茶香气的重要加工阶段。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两种。自然萎凋即将桑叶薄摊在室内或室外阳光不太强处,搁放一定的时间。萎凋槽萎凋是将桑叶置于通气槽体中,通以热空气,以加速萎凋过程,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萎凋方法。
(4)揉捻
桑叶茶揉捻的目的,与绿茶相同,在揉捻过程中成形并增进色香味浓度,同时,由于桑叶的细胞被破坏,便于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氧化,利于发酵的顺利进行。因为桑叶茶与普通茶叶不同,因此揉捻过程需要特别注意,不用反复长时间揉捻。
如果需要制作桑叶红茶,就需要有发酵的工序,如果是制作桑叶绿茶,就不需要这个步骤
(3)炒干成型及干燥提香
通过与揉捻机和炒干机的配合,将桑叶逐渐成型并炒干,做成桑叶茶坯。干燥提香是将发酵好的桑叶茶坯,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达到保质干度的过程。其目的有三:利用高温迅速钝化酶的活性,停止发酵;蒸发水分,缩小体积,固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变;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获得桑叶茶特有的清香。
经过以上步骤,一杯清香营养而又具有很高保健价值的桑叶茶,就可以饮用了。
长喝桑叶茶,可以降血糖,清热解毒,中医素有“人参热补,桑叶清补”的说法,可见桑叶的中药作用。
野生手工红茶制作全过程
千年古树茶是滇红茶的一种,属于发酵茶,它是采用三百年以上的野生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的红茶,那么,千年古树茶到底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千年古树茶是滇红茶的一种,属于发酵茶,它是采用三百年以上的野生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的红茶,那么,千年古树茶到底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千年古树茶具体制茶工艺如下:
1、鲜叶采摘
采用300年以上的优良的云南大叶种野生乔木古茶树鲜叶,用食指与姆指挟住叶间幼梗的中部,借两指的弹力将茶叶摘断。
茶青萎凋
2、茶青萎凋
采摘下来的古树鲜叶置于日光下摊晒,或利用热风使鲜叶水分适度蒸散以减少细胞水分含量,降低其活性并除去细胞膜之半透性,使叶质柔软,可塑性大,便于造形。
3、茶叶揉捻
将萎调后的茶叶置入揉捻机内,使其滚动并形成卷曲状,由于受到揉压,因此遂有部分汁液被挤出而粘附于表面,如此在冲泡时便可很容易地溶解于茶汤之中,不同的茶其揉捻程度也不一样。
揉捻机
4、茶叶发酵
决定茶叶色、香、味品质的关键。发酵由揉捻开始,因揉捻的压力作用,叶细胞受损,多酚类霉促氧化受损,聚合加速进行,而开始发酵。
5、干燥(毛火干燥、足火干燥、):
干燥是利用干燥机以热风烘干揉捻,使其含水量低于百分之四,利于贮藏运销,通常为了能使内外干燥一致;
第一阶段:蒸发水分,制止促霉作用,失水快,含水量60%左右降至47%左右,利于除去异杂气味,提高温度,增加通风量。
第二阶段:整形(揉捻),含水量降至18%左右。
第三阶段:足干,含水量5%左右。
乌叶单丛红茶制作过程
乌叶单丛茶是一种半发酵的乌龙茶,属于单丛茶的一种。它原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镇乌岽山,是潮州茶的代表品种之一。乌叶单丛茶的品质特点是在加工过程中经过晒干、晾青、做青、杀青、揉捻和干燥等工序,成品茶条索紧结、肥厚、色泽深绿,香气浓郁,具有独特的山韵和果味,汤色橙黄至红褐色,味道醇厚甘鲜,回甘力强,耐冲泡。
乌叶单丛茶是中国茶文化中的珍品,被誉为中国特种名茶之一。它不仅具有很高的饮用价值,还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能够降低血脂、减肥、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此外,乌叶单丛茶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是潮州茶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野生红茶制作过程
红茶的保质期为1~3年,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是采摘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精制而成的茶,因为其干茶冲泡后茶汤和叶底均呈红色得名。
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导致鲜叶成分变化较大,让茶叶形成了红茶、红汤、红叶、香甜味醇的特征,也因此红茶内质相对稳定,受外界影响较小,只要储存得当,则可以存放3年时间
红茶的保质期会根据包装的不同而不同,散装红茶的保质期为12~18个月,袋装红茶的保质期为2年左右。罐装红茶保质期最长,为3年左右,在保存得当的情况下还能延长保质期。
本文《桑叶红茶制作全过程图》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157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