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高山明前茶的做法

高山明前茶的做法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03:56 点击76次

1、明前茶和雨前茶的区别之一:采摘时间不同

顾名思义,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而雨前茶是4月5日以后至4月20日左右(谷雨前)采制用细嫩芽尖制成的茶叶。

2、明前茶和雨前茶的区别之二:茶叶品质不同

由于采摘时间不同,茶叶的鲜嫩程度及品质相对来说也有所不同。通常来说,明前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而雨前茶由于采摘时气温比明前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滋味鲜浓而耐泡。所以,明前茶和雨前茶一个是嫩,一个是鲜。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在贵州高原地区,在海拔1800米高的“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纳雍,其气温在明前与谷雨前这段时间差不多,高海拔无虫害也不打农药,有机无污染,所以产出的明前茶与雨前茶品质都非常不错,既鲜又嫩,也是传说中的贡茶,自嘉茶绿茶就是采用的贵州纳雍绿茶。

3、明前茶和雨前茶的区别之三:茶叶产量不同

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 “明前茶,贵如金”。而雨前茶相对来说,采摘的时候生长速度快,产量就很大了。从时间上分,明前茶是茶中的极品,雨前茶是茶中的上品。(当然也不是绝对,理由同上,贵州高山茶都可以称得上是极品)

4、明前茶和雨前茶的区别之四:茶叶价格不同

众所周知,物以稀为贵,所以明前茶价格一般来说比雨前茶贵,但也不能说明前茶一定比雨前茶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喜欢嫩的就买雨前茶,喜欢鲜的就选雨前茶,喜欢鲜嫩的就选高山茶!

明前茶的做法及配方

茶叶采摘共分春、夏、暑、秋、冬五季。各季采茶口味不同。春季以绿茶口感为最佳。因为茶树经一冬的休养,加上春季雾露的滋润,所产茶制成的成品,口感甘甜爽口,香气浓郁。春茶分别有早春,明前,雨前,即春天第一批采摘茶,清明前采摘,谷雨前采摘。由于明前,雨前茶采茶期短,产量有限,采摘时节最佳又难控制,所以也较珍贵,尤其是明前茶。茶叶制造要选夹心叶,好的绿茶要确保手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一芽一叶初展是指在清明前茶树生长状况,茶青非常嫩,此标准己可进行采摘。一般来说,一芽一叶也称旗枪,一芽两叶也称雀舌。

希望我的答案能让您满意,如果还有关于茶叶的问题我也很愿为您详细解答,别忘选我呀!:)

红茶茶叶最好的做法

煮红茶的方法一:

1、新鲜的冷水注入煮水壶里煮沸:因为水龙头流出来的水饱含了空气,可以将红茶的香气充分导引出来,而隔夜的水、二度煮沸的水或保温瓶内的热水,都不适合来冲泡红茶。

2、注入正滚沸的开水,以渐歇的方式温壶及温杯,避免水温变化太大:一般茶壶的造型,都有一个矮胖的圆壶身,是让茶叶在冲泡时有完全伸展及舞动的空间。

3、谨慎斟酌茶叶量:冲泡浓茶,每人用1茶匙的量,但是想要泡出好红茶,建议最好以2杯的红茶叶量来冲泡成2杯,较能充分发挥红茶香醇的原味,也能享受到续杯乐趣。

4、将滚水注入壶里泡茶:水开始沸腾之后约30秒的时间,水花形成像一元硬币大小的圆形时,来冲泡红茶,最适合不过的了,一般煮十三分钟左右即可。

5、将壶内冲泡好的茶汤倒入茶杯中:茶杯虽有各种不同的造型,但一般而言,都是属于底较浅而杯口较宽,因为这样除可以充分让饮茶人享受到红茶的芳香,还可以欣赏到它迷人的茶色。

红茶大口茶做法

比例如下,材料

红茶一小包

适量的牛奶

珍珠丸子,或者椰果做装饰

淡奶油(只是用来装饰,可以不用)

适量的盐

做法

1、把牛奶煮熟,放一点盐;

2、把红茶泡好,放在杯子里;

3、把喜欢的水果(切成一口大小),珍珠丸子,或椰果放入奶茶里,加上冰块即可。

红茶绿茶的做法和配方

红茶都是经过发酵的。绿茶已经制作完成了,不能经过发酵就能变成红茶。不是根据新鲜茶叶的颜色来区分红茶绿茶。如何区分绿茶和红茶:

1,绿茶即不发酵茶。绿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

2,绿茶的特性,较多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

3,红茶是发酵茶,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工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

4,红茶创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

本文《高山明前茶的做法》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146479.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