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安吉白茶的制作成红茶的过程

安吉白茶的制作成红茶的过程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02:15 点击54次

不一样。

红茶是红茶,绿茶是绿茶。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

红茶主要有,祁门工夫、正山小种、阿萨姆红茶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

绿茶主要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竹叶青、安吉白茶等。

安吉白茶制作工艺过程

 安吉白茶在制作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法,可以使其呈现出兰花般的形态。以下是制作安吉白茶兰花形的详细步骤:

1. 采摘:选择合适的时间采摘安吉白茶的嫩芽,一般以春季明前茶为最佳。明前茶的茶叶质地鲜嫩,口感鲜爽,品质上乘。

2. 晾青:将采摘下来的茶叶放在通风透光的场所进行晾青,时间约为3-5小时。晾青过程中,茶叶的水分逐渐蒸发,有利于后续的制作。

3. 杀青:采用烘青的杀青工艺,将晾青后的茶叶放入锅中,用双手迅速翻炒,使茶叶均匀受热。杀青过程中,茶叶的颜色逐渐变深,水分进一步减少。

4. 揉捻:杀青后,茶叶需要进行揉捻。揉捻过程中,茶叶逐渐卷曲,形状发生变化。通过揉捻,使茶叶内部的营养成分和香气更好地融合。

5. 整形:揉捻完成后,茶叶需要进行整形。整形过程中,茶叶逐渐呈现出兰花状。整形的方法有多种,如手工整形和机器整形。整形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茶叶的形状和大小,使其均匀一致。

6. 烘干:整形后的茶叶需要进行烘干。烘干过程中,茶叶的水分逐渐减少,口感变得更加醇厚。烘干的温度和时间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茶叶的品质。

7. 提香:烘干完成后,茶叶需要进行提香。提香的过程主要是通过高温烘焙,使茶叶的香气更加浓郁。烘焙的温度和时间要适当,避免茶叶烧焦或变质。

8. 包装:最后,将提香后的茶叶进行包装,密封保存。优质的安吉白茶兰花形茶以其独特的香气、鲜爽的口感和优雅的形态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通过以上工艺制作,安吉白茶可以呈现出兰花般的形态。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茶叶的品质。只有掌握好每一个步骤,才能制作出形如兰花、口感鲜爽、香气浓郁的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制作的红茶怎么样

安吉白茶900年前,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写道:“白茶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虽非人力所可致。”文中没有讲明白茶的产地,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只闻其名,不见其形。2003年,经专家考证,宋徽宗所讲到的白茶就是生长于浙江省安吉县的安吉白茶。安吉县位于浙江省北部,这里山川隽秀,绿水长流,是我国著名的竹子之乡。1982年,人们偶然在安吉的一处山谷里发现了一株白茶古茶树,自此以后,安吉白茶日渐被人们所认识和开发。这里生长着安吉白茶和西湖龙井。两相对照,安吉白茶茶树的颜色明显较浅。更加神奇的是,茶树茶芽颜色会随着时令发生变化:清明前的嫩叶是灰白色的;到了谷雨,嫩叶会逐渐转绿,直到全绿。安吉白茶的产茶期较短,一般只有一个月左右,这使得白茶更显娇贵。中国茶基本可分六大类: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安吉白茶虽名为白茶,却属于绿茶类。因为它是白叶茶按照绿茶的方法制作而成的。新叶经过四五个小时的摊放,然后按照一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杀青。在这之后是整形理条,最后烘干,安吉白茶就全新出锅了。新的安吉白茶,冲泡以后,茎翠叶白,茶汤颜色鹅黄,香气鲜爽馥郁。与别的绿茶相比,安吉白茶的显著特点就是氨基酸含量高,营养丰富。因此,安吉白茶不仅喝起来口感好,而且还有利于身体健康。最近,白茶在女孩子中流行起来,还赢得了“美容茶”的雅号。安吉县剑山村的张福金一家种植白茶已有20多年,在当地小有名气。今天,朋友们相约来到他家品评新茶。没想到,慕名而来的外地客户也凑巧赶来,紧俏的安吉白茶就在自家门口销售一空。聚会还在继续,白茶的话题似乎永远也聊不完。安吉白茶,为浙江名茶的后起之秀。白茶为六大茶类之一。但安吉白茶,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其白色,是因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安吉白茶树为茶树的变种,极为稀有。春季发出的嫩叶纯白,在“春老”时变为白绿相间的花叶,至夏才呈全绿色。如此珍奇的茶树品种,孕育出品质超群绝伦、卓而不群的安吉白茶,使我国的茶类百花园更为多姿多彩。动植物的白化历来罕见并作灵物瑞兆看待。佛教中有白雀与白猿听经的故事,白蛇、白龟成为神话故事主角,今有发现也必然报道。中国对白茶的记载最早的是北宋庆历(1041-1048年)年间:“白叶茶,芽叶如纸,民间大重,以为茶瑞。”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说:“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簿,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北宋皇帝在说了白茶可贵之后又说:“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为常品。”自有这个记载一直到明代的350多年中,没有再发现过白茶。因此,安吉的白茶,填补了历史记载的空白,弥足珍奇。安吉地处天目山北麓,这里群山起伏,树竹交荫,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安吉还有“中国竹乡”之称,植被覆盖率为60%,而茶竹之缘,值得品味。生产实践表明,大凡四周为竹林或邻近竹林的茶园所采制的茶叶,一般都含有板栗香或蕙兰香,且越靠近竹林的其蕙兰香越明显。也许正是竹乡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惊世骇俗的安吉白茶树和安吉白茶。安吉最早于1930年在孝丰镇的马铃冈发现野生白茶树数十棵,“枝头所抽之嫩叶色白如玉,焙后微黄,为当地金光寺庙产”(《县志》),后不知所终。1982年,在天荒坪镇大溪村横坑坞800米的高山上又发现一株百年以上白茶树,嫩叶纯白,仅主脉呈微绿色,很少结籽。当时县林科所的技术人员刘益民、程雅谷等在4月4日剪取插穗繁育成功,至1996年已发展到1000亩,可以采制的只有200亩,年产干茶不足千斤。因其氨基酸含量高出一般茶一倍,为6.19%—6.92%,茶多酚10.7%,在1989年浙江省第二届斗茶会上以“玉凤”茶名获99分的最高分,次年又获99.3分,1991年再获浙江省一类名茶奖。安吉白茶,1996年每500克售价1500-2200元,因数量少,供不应求。

安吉白茶整个制作流程

安吉白茶是一种绿茶,其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手工炒制。具体步骤如下:

1. 采摘:在春季3月底至4月初的时候,选择嫩芽和未展开的叶子进行采摘。

2. 晾凉:将采摘好的茶叶放置于通风干燥处晾凉,使其水分蒸发掉一部分。

3. 炒制:将晾凉后的茶叶放入锅中进行手工炒制。首先要加高温油(约200℃)进入锅内,并迅速投入少量新鲜安吉白茶叶,在火候逐渐升高时不断搅拌、抖动锅身,以免焦化或粘连成块。当安吉白茶呈现出淡黄色时即可取出。

4. 面揉:将已经完成了第一次炒制的安吉白茶用力握住并反复揭开,直到它变得柔软而有弹性为止。

5. 再次炒制:再次对面揉后的安吉白茶进行手工炒制,这个过程比第一次更加细致和耐心。需要注意调整火候和炒制时间,以保证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6. 烘干:将已经完成了第二次炒制的安吉白茶放入烤箱中进行低温烘干,使其水分进一步蒸发并达到最终含水量。

7. 分级、包装:对于不同等级的安吉白茶进行分类,并用特殊材料包装好,以便储存和运输。

总之,手工炒制是安吉白茶能够保持清新芳香、滋味醇厚的重要原因。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火候掌握、搅拌均匀等技巧性操作。

本文《安吉白茶的制作成红茶的过程》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135436.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