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炒制 > 日本红茶糖做法大全视频

日本红茶糖做法大全视频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23:28 点击79次

食材: 红叶5克,鸡蛋6个

调料: 花椒3克,八角2个,茴香2克,姜2片,草果1个,甘草1克,香叶3片,桂皮1小块,老抽1大勺,生抽1勺,白糖10克,盐5克。

步骤

1、鸡蛋洗净,冷水入锅,水开后煮八分钟,捞出鸡蛋,用勺子轻敲鸡蛋壳,使其产生裂纹。

2、锅内重新入水,烧开后将香料和红茶装入纱布中,放入锅中,水开后放入敲碎的鸡蛋、姜片、盐、老抽、生抽、白糖煮五分钟,盛出即可。

3、鸡蛋煮好泡在卤汁里,越久越入味哦。

姜糖红茶的做法大全

用料:姜3斤、白砂糖5斤。

做法

1.姜买幼的,洗净,去皮。

2.切片,薄点好,没那么辣,糖容易入味。

3.用清水泡,不想辣的可以泡久点。

4.烧水,水开了下姜。

5.沸水10几分钟,捞出。再用清水泡几分钟。

6.多少斤糖就多少碗水,大火。

7.水跟糖沸起下姜。一直拌,不停。

8.水开始少,转中小火。一直拌。

红茶栗子酱做法大全

1、食材:鸡蛋3个、色拉油35毫升、砂糖50克、低筋面粉45克、淡奶油250克、栗子蓉200克、糖粉25克、淡奶油50克。

2、锅中加入牛奶色拉油及10克砂糖煮开冷却,再加入过筛的低筋面粉均匀,分次加入蛋黄混合,成蛋黄糊。

3、蛋白打少量起泡后加入玉米淀粉与白西醋,糖分三次加入蛋白中继续打发至硬性发泡。

4、取三分之一蛋白与蛋黄糊混合,再把这混合物倒入余下的三分之二蛋白中混合。

5、把蛋糕糊倒入8寸中空模中振出气体。入炉165度烤50分钟,出炉倒扣冷却。

6、蛋糕小心脱模。

7、把蛋糕中间平切开。

8、250克淡奶油加入25克糖粉。

9、再加125克栗子。

10、打发至硬性成栗子奶油,可用于裱花。

11、原只栗子粒一袋。

12、蛋糕一层中加栗子奶油。

13、把原只栗子粒切开放在蛋糕中间。

14、再加入上面蛋糕坯,外表加入栗子奶油抹平,用软刮板弯成一定的弯度再次抹平。

15、表面挤上用50克淡奶油加200克栗子蓉打发成的浓浓栗子香味的栗子酱。

16、蛋糕中空位置填满水果,表面摆一圈切开的草莓,中间摆上芒果与萍果装饰即可

红茶菌做法教程

1、准备好一个能装2-5斤水的玻璃瓶和一双筷子,用开水消毒后备用。

2、用水壶装上干净水(按一件红茶菌菌种用一斤水的比例计算)然后用干净纱布包一点茶叶、包一点白糖(任何茶叶均可,红茶更好,掌握茶的浓度比平时喝的茶水要淡一些,有一点颜色即可;一般按一斤水放2.5克左右的茶叶、一两左右的白糖,掌握甜度不宜太淡,也不宜太甜,可口为佳。茶叶、白糖分别用干净的纱布包好)。将包好的茶叶、白糖放入水壶中,再将水烧开,直到白糖完全熔化在水中。

3、将烧开的茶糖水离火降温,等茶糖水降至40℃以下时,取出包茶叶、白糖的纱布袋,将茶糖水倒入玻璃瓶中,不能倒满,要留点空隙,以利空气流通。

4、将红茶菌菌种(包括菌母和菌液)全部倒入上述玻璃瓶中,然后用干净纱布盖住瓶口并用绳子扎好,放在光线好的地方,以便于观察,尽量不要摇动。温度在25-30℃之间,4天左右就成;温度在15-25℃之间,6天左右就成;15℃以下8天左右就成。检验红茶菌是否成功的最好办法是:只要培养的新红茶菌液面上开始长有一层透明的胶状质皮膜,就算成功。当老的菌种变黄发黑后,可丢弃它,以便让新菌种生长更快。

5、当你培养的红茶菌液面变厚增多时,按照上述方法分成多块,移至其他玻璃瓶中去,加上茶糖水,让其继续发酵。只要你制作中掌握得法,注意一切培菌用具都用开水消毒,不染油盐酒,一件红茶菌菌种就可世代相传。

6、红茶菌培养成功后就可直接饮用,想饮用时,就将培养成功的红茶菌液倒入口杯中或碗中,如同平时喝茶,想喝多少就倒多少,不受限制,一天可喝无数次。当你培养的红茶菌液因时间长了变酸时,可随时加入白糖水,调到你认为酸甜可口时为止。

7、红茶菌在世界各地一年四季都可培植。

红茶糖配方大全

用糖和红茶如何做奶茶,要如何正确地加糖,下面来介绍:

1、红茶包1包、白砂糖1小勺、开水1杯、纯牛奶适量。

2、红茶包放入杯中,倒入开水泡3分钟。

3、杯中加入适量的白糖。

4、倒入泡好的红茶。

5、搅拌一下,让白糖完全溶化。

6、牛奶放微波炉里微波1分钟,然后倒入杯中搅拌均匀即可。

红茶菌玫瑰醋做法

可以。

可用约八克的玫瑰花,沸水冲泡10分钟,加些红糖饮用。

玫瑰红茶加糖可以增加黏度,红茶有个工序叫揉捻,揉捻完的茶为细状,如果茶的底子很一般,那揉出来就不会细,但是加了糖之后就变了,因为有黏度,所以揉出来就会出现高端茶的样子,非常细腻。

本文《日本红茶糖做法大全视频》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117246.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