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茶农们采茶主要以采摘春茶制作绿茶为主,一年只摘一季茶,而现在夏茶和秋茶也都可以利用起来制作红茶,一年能摘三季,不仅开辟了茶农增收的途径,茶叶原料的收购价也从原来的60元/公斤提高到了100元/公斤,村里200多户茶农不用自己费时费力找渠道、谈价格,就有了一笔不菲的增收。
小种红茶采摘标准
正山小种红茶茶青(鲜叶)的采摘时间一般都在每年五月份的上旬
一般采摘一芽三叶,每批采下的鲜叶嫩度、匀度、净度、新鲜度应基本一致。
严格意义上,只有以武夷山桐木关范围内的小菜茶群体种茶树为原料,经由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艺制成的小种红茶,才能称之为正山小种。
“正山”二字,专指武夷山桐木关。对于属于武夷山产区、又非桐木关产区的小种红茶,我们习惯上也会冠以产地名,譬如“星村小种”、“洋庄小种”等等。
对于非武夷产区的小种红茶,我们习惯上称之为“外山小种”。为何要冠以产地名呢,原因很简单,产地对于茶叶的最终品质太重要了。土壤、植被、气候、生态等等小环境的因素,对于好茶来说,实在苛刻
小种红茶制作全过程和配方
小种红茶和大红袍都是中国的著名茶叶,它们之间有以下几点区别:
1. 类型:小种红茶属于红茶,而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红茶和乌龙茶是依据发酵程度和制作工艺区分的茶种类别。
2. 产地:小种红茶主要产自福建省武夷山地区,尤其是桐木关一带。大红袍则产自福建省武夷山岩茶产区,主要集中在武夷山景区内核心产区。
3. 茶树品种:小种红茶的茶树品种为小叶种,主要是武夷山本土品种。大红袍的茶树品种则为武夷山岩茶产区的独特品种,如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等。
4. 制作工艺:小种红茶的制作过程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步骤。大红袍的制作过程则较为复杂,包括萎凋、摇青、杀青、揉捻、烘焙等步骤,还要经过复杂的焙火工艺。
5. 口感:小种红茶具有独特的松烟香气和桂圆汤味,口感醇厚,回味甘甜。大红袍则是香气浓郁,具有兰花香和果香,口感醇厚,回味悠长。
6. 外形:小种红茶外形紧结,色泽乌黑油润。大红袍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
总的来说,小种红茶和大红袍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茶叶,它们在产地、茶树品种、制作工艺、口感和外形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区别。
小种红茶的制作流程
鲜叶-摊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我国红茶包括功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其制法大同小异,都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序。各种红茶的品质特点都是红汤红叶,色香味的形成都有类似的化学变化过程,只是变化的条件、程度上存在差异而已。一下是以功夫红茶为例,简介红茶的制造工艺。
萎凋:是指鲜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是一定硬脆的梗叶成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是红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经过萎凋,可适当蒸发水分,叶片弄柔,韧性增强,便于造行。此外,这一过程使青草味消失,茶叶清香欲现,是形成红茶香气的重要加工阶段。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两种。自然萎凋即将茶叶薄摊在室内或室外阳光不太强处,鲜叶置于通气槽体中,通以热空气,以加速萎凋过程,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萎凋方法。
揉捻:红茶揉捻的目的与绿茶相同。茶叶在揉捻过程中成形并增进色香味浓度,同时,由于,叶细胞被破坏,便于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氧化,利于发酵的顺利进行。
发酵: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经过发酵叶色由绿变红,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其机理是叶子在揉捻作用下,组织细胞膜结构受到破坏,透性增大,使多酚类物质与氧化酶充分接触,在酶促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作用,其他化学成分亦相应发生深刻变化,使绿色的茶叶产生红变,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品质。目前普遍使用发酵机控制温度和时间进行发酵。发酵适度的红茶,嫩叶色泽红匀,老叶红里泛青,青草气消失,具有熟果香。
干燥:是将发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以达到保质干燥的过程。其目的有三:利用高温迅速钝化酶的活性,停止发酵;蒸发水分、缩小体积、固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变;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
正山小种红茶前期部分制作过程
是的,正山小种茶可以用来制作柠檬红茶。正山小种茶是一种产自中国福建的红茶,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而闻名。而柠檬红茶则是将红茶与柠檬汁或柠檬片混合而成的茶饮。
制作柠檬红茶的步骤如下:
1. 准备红茶:用适量的正山小种茶叶泡一壶红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择泡制浓淡程度,通常建议用沸水冲泡3-5分钟。
2. 准备柠檬:将柠檬洗净,可以将柠檬切片或挤出柠檬汁备用。根据个人喜好,可以选择加入柠檬片或柠檬汁。
3. 混合红茶和柠檬:将泡好的红茶倒入茶杯或茶壶中,根据个人口味加入柠檬片或适量的柠檬汁。
4. 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添加适量的蜂蜜或糖来调味。
5. 搅拌均匀后,柠檬红茶就准备好了。
柠檬的酸味和红茶的浓郁口感相互融合,既醇香又清爽,非常受欢迎。在炎热的天气里,柠檬红茶可以作为一款清爽解渴的饮品。记得根据个人口味调整柠檬和糖的用量,以满足自己的喜好。
红茶种植全过程
1)扦插:选取3-5cm的一年生红茶枝条作为扦插穗,扦插穗放入处理液中培养12-14h,所述处理液为硫酸铜、柳树叶提取物、梧桐叶提取物、碳酸氢钠缓冲溶液按质量比为6-15:1:1:50组成,所述处理液的pH值控制为5-6;
2)大棚培养:将步骤1)处理液中培养后的扦插穗插入培养基质中在大棚中培养1-2个月,保持大棚内湿度为80-95%,每隔7-10天对扦插穗喷洒稀释300-400倍的喷淋液,所述培养基为10-20重量份泥土、5-9份麦秸秆、干鸡粪4-6份、尿素1-4份、硫酸钾1-3份组成;所述喷淋液为2-6重量份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8重量份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3重量份柳树叶提取物、1-2重量份梧桐叶提取物和600-800重量份的碳酸氢钠缓冲溶液组成;3)大田土地整理:对土地进行深耕,耕种深度在30cm以上,施用底肥,底肥施用深度为30-40cm,在底肥上盖土,盖土深度为10-15cm;土地按宽度为每1.4-1.5m分垄,相邻垄之间均开沟;
本文《红茶采摘过程记录》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109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