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青做法:步骤与其它的几种做法一样。
杀青(晒青)-凉青-<1>摇青-凉青-<2>再摇青-再凉青-<3>复摇青-复凉青-发酵-回青(复活)-炒青
<1>摇青5分钟左右(较嫩的中前期茶青3分钟左右,较粗的中后期茶青5-7分钟左右。)
<2>再摇青15分钟左右(较嫩的中前期茶青10分钟左右,较粗的中后期茶青15-20分钟左右。)
<3>复摇青36分钟左右(较嫩的中前期茶青25分钟左右,较粗的中后期茶青35-45分钟左右。)
铁观音炒制的关键是做青,炒制铁观音要筛足五次青(气温17-19):第一次筛120转。目的是筛活;第二次筛300转;使使行水;第三次筛600转;第四次筛1300转,这两次目的在于着重破坏叶绿细胞,促进发酵。第五次筛500转,这次是弥补前面的不足,使其叶绿变红,达到发酵程度。几次摇青间隔时间分别是两小时、两小时半、三小时,一小时半。
制茶的方法概括起来有粗制、精制两大类。粗制生产出各种毛茶;精制则生产出各种品类的成品茶。但是,各种成品茶都是经过毛茶加工后才进一步经过筛、分级、加工、烘焙、赋香等工序出成的。粗制毛共,有白茶、绿茶、红茶、黑茶等多种。白茶不经炒制、揉制直接晾干;绿茶经炒青后揉捻,烘干;红茶要先摊晾、闷热后杀青(即做青),揉制再烘烤;黑茶如泰国盐茶,是象腌咸菜干一样经腌制后烘干而成的。
铁观音系福建安溪名产。好的铁观音经济价值很高。炒制铁观音技术主要在于抓住轻筛、多筛、适时下锅、慢火烘焙以及螺转包揉等环节。轻晒是指晒青程度要轻,以嫩芽萎软为度;茶青要多筛重筛,要抓住青草气全部消失,产生自然花香时立即下锅;烘焙的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破坏铁观音固有而独特的韵味;包揉时要用力旋转推滚。
铁观音制茶过程图片
回答如下:铁观音制茶工艺是一种传统的手工制茶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采摘:在春天,选择新鲜的嫩芽,摘下来晾晒,让其稍微发酵。
2. 摊晾:将采摘好的茶叶摊晾在竹篮或竹席上,进行初步萎凋。
3. 揉捻:将晾晒好的茶叶进行揉捻,使其叶肉破碎,有利于释放香气和汁液。
4. 发酵:将揉捻好的茶叶放在通风的地方,进行发酵,使其产生特殊的香味和口感。
5. 烘焙:将发酵好的茶叶放入烤箱中烤制,使其干燥,同时释放出更多的香气。
6. 分选:将烘焙好的茶叶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分为不同的等级。
7. 包装:将分选好的茶叶进行包装,以便于保存和销售。
以上就是铁观音制茶的主要工艺流程,这种工艺注重手工制作和精细管理,以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铁观音发酵工艺过程
铁观音制作工艺为采青、晒青、晾青、摇青、炒青、包揉、初培、复培、复包揉、文火慢烤、拣簸等工序,其成品茶条索紧致,肥硕匀整,似蜻蜓头,其属性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茶性平和,且独具观音韵,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安溪铁观音制茶全过程
你好,你买的铁观音茶叶是不是泡出来叶子发黄,口感发涩,或者微酸,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是陈茶,至少在一年以上了,买的时候注意买青一些的叶子。安溪铁观音 属青茶类,是我国著名乌龙茶之一。安溪铁观音茶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安溪铁观音茶历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称。据载,安溪铁观音茶起源干清雍正年问(1725一1735年)。安溪县境内多山,气候温暖,雨量充足,茶树生长茂盛,茶树品种繁多,姹紫嫣红,冠绝全国。 安溪铁观音茶,一年可采四期茶,分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制茶品质以春茶为最佳。采茶日之气候以晴天有北风天气为好,所采制茶的品质最好。因此,当地采茶多在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前进行。铁观音的制作工序与一般乌龙茶的制法基本相同,但摇青转数较多,凉青时间较短。一般在傍晚前晒青,通宵摇青、凉青,次日晨完成发酵,再经炒揉烘焙,历时一昼夜。其制作工序分为晒青、摇青、凉青、杀青、切揉、初烘、包揉、复烘、烘干9道工序。
铁观音茶叶能制作成红茶吗
铁观音红茶由红心铁观音制作出来的红茶,水的颜色呈枣红色。 铁观音红是红茶中的新贵茶品,以铁观音茶树的嫩芽(一芽二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最好的铁观音红茶,要采自剑斗仙荣仙源种植园,为由安溪县仙源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园,又名仙源红。铁观音红茶也是全发酵的茶叶,在发酵的过程中,铁观音茶叶的茶鞣质经氧化而生成鞣质红,不仅使茶叶色泽乌黑,水色叶底红亮,并且使茶叶的香气和滋味也发生了微妙变化,具有独特的香气和醇厚滋味。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但又有铁观音典雅的韵味,故名观音红。铁观音红茶口感鲜爽、浓醇,甘甜,香气甜润中蕴藏着独特的观音韵味,故凭其独特的原料及作法,观音红茶品质可与时下流行的金骏眉/银骏眉相媲美,堪称红茶上品。
铁观音制茶工艺流程
第二道工序第四个环节。发酵是制造安溪铁观音乌龙茶的特有工序之一,发酵在乌龙茶也叫做青。做青能适当调节萎凋过程中水分蒸发和内含物自体分解。
乌龙茶的制作要比红茶、绿茶复杂得多。它吸取了红茶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制作原理,通过复杂的制作工艺,造就了乌龙茶独特的色、香、味。
其初制原理步骤如下:
鲜叶——晒青——凉青——做青(碰青/摇青+静置)——杀青——揉捻——干燥
这里要注意的是,乌龙茶有闽南、闽北、广东、台湾四大派别,它们的制工原理都是一样的,但各地方的实际工序和描述可能会有所差异。的制作工艺可以如下概括:
1、采摘
乌龙茶采摘遵循“三叶开面采”的原则,即当顶叶芽形成时,采摘顶芽开面的二三叶或三四叶。乌龙茶鲜叶采摘标准不同于绿茶,要求有一定的成熟度,芽梢大小基本一致,老嫩适中,这也是形成乌龙茶良好口感品质的基础。
2、萎凋
萎凋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也叫晒青、晾青。将采摘来的茶叶(也叫茶青)平铺在干净的筛子上,放置室外进行日光萎凋。待茶鲜叶的青气消失,叶表稍萎蔫无光泽时即可。这个工序要经历“晾青——晒青——晾青”三个步骤。
3、做青
做青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二道工序,也是形成乌龙茶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做青是奠定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基础,它是以摇青、晾青多次反复的工艺过程,其工序最为繁杂。
本文《铁观音手工制茶的全过程》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ozhi-107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