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常识 > 没有“中茶”,就没有现代普洱茶产业

没有“中茶”,就没有现代普洱茶产业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5-03-08 11:58 点击57次

与郑和春、冯秋、范等大陆人士一样来到云南茶业,并在云南茶业公司的成立,带着工业爱国主义的理想,顺宁实验茶厂(鸡庆茶厂),复兴茶厂茶厂(昆明),佛陀茶厂(果敢海茶再加工厂的前身)、康藏茶厂(茶厂所在地)已成立。十年来,四大茶厂的建立和云南中茶公司的成功运营,极大地促进和整合了云南现代茶业,也使普洱茶的现代产业意识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云南中茶公司及其四大茶厂的成功成立和有效运作,使云南首次拥有了一家现代化的茶业公司和几家具有初步现代化生产的茶厂。现代茶叶企业的建立是资本、原材料、设备等现代物质要素的聚集和整合。云南中茶公司和四大茶厂的成立和有效运营表明,这些因素已成功整合。这在云南茶叶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也是一项重大成就。这一成就已成为民国时期云南茶叶的一大遗产。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边境地区稳定,各种垃圾等待繁荣。新的希望和春天的气息再次升起,普洱茶产业似乎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但当时大多数茶农、茶商和茶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一转折点的真正到来将经历几十年、整整一代人的曲折。

1953年至1956年的“三大转变”消除了所有私人茶场,所有茶农都加入了合作社,所有茶叶生产都被纳入了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云南省只有勐海茶厂、昆明茶厂、下关茶厂、临沧茶厂等国有企业按照中国茶叶公司下达的计划指标生产普洱茶,甚至无权开发和销售自己的产品。中国茶叶公司发布的生产目标也基于销售额,这被称为“按销售额生产”。

在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不仅生产厂家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而且已经大幅萎缩的普洱茶有限的市场需求再次遭到破坏。普洱茶的生产和消费大幅减少,普洱茶进入最萧条时期。

在这段低迷时期,许多古茶园在从低产茶园向高产茶园的转变中遭到严重破坏。人们也很难忘记,普洱茶的伟大品牌几乎消失了,以至于在解放后的三十四年里,一两代云南人都不知道普洱茶是什么。

当普洱茶的生产几乎停止时,由于私人茶场的关闭,剩下的主要国有茶厂完全遵守了中国茶叶公司根据明年的计划销售额制定和发布的计划生产目标。这种以产量为销售量的“产销结合”和“产销结合”的生产模式,意味着传统普洱茶储销结合的产销模式的终结。因此,普洱茶的特性,即普洱茶发酵后的生命逐渐丧失。普洱茶“特色”的丧失,即品牌的丧失,以及普洱茶的旧名在时间的尘埃中逐渐消失,普洱茶的名字在几乎整个20世纪逐渐被遗忘。

然而,在普洱茶冬眠的近100年中,有几件关于普洱茶的重要事件值得一提。1951年12月,“中茶”商标注册成功。从1952年开始生产的普洱茶包装来看,普洱茶的特点是自1952以来,“中国茶叶公司云南公司”的文字被倒置在顶部,巴中茶的商标在中间被倒退,而“茶茶苑”的传统文字在底部被倒退。巴中茶商标中的茶字是手工加盖的,因印刷颜色不同,被称为红印、黄印和绿印。这一时期生产的茶叶后来被普遍称为“印刷级茶叶”。

期间,自1972年起多次企业名称变更后,“茶叶品牌在圆茶”停止,开始为“云南茶”,英文为“云南茶”一词,仍然是巴中茶的中间商标,以下文字为“中国云南省茶叶作物和动物进出口公司分公司”,英文为“云南茶”,巴中茶商标中的“茶”一词也是手工加盖的。普洱茶由于印刷颜色的不同,如红、黄、绿和水蓝色,开始了“蛋糕茶”的时代。

事物的发展往往是复杂而精彩的,所谓风雨过后才是平静。1975年,在勐海茶厂厂长邹炳良等人的领导下,现代普洱茶史上最重大的技术突破——普洱熟茶人工堆发酵技术诞生了。人工堆发酵技术的诞生是普洱茶在这一萧条时期的最大技术突破,开创了普洱茶的成熟茶时代。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香港、台湾、马来西亚等国的老饮茶者的默默拥护和推动下,普洱茶的饮用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重新发现,形成了一股繁荣,从而把风吹回到了中国,推动普洱茶的复兴。21世纪初,中茶经过重组,引入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在过去的80年里,作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领先茶叶企业,中国茶叶公司拥有深厚的品牌历史和消费者信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资源库中唯一一家全品类茶叶企业,连续多年位居茶叶行业百强第一。“中茶”品牌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高度认可和信赖,已成为中国茶叶的象征。

本文《没有“中茶”,就没有现代普洱茶产业》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ngshi-330209.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