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常识 > 咸阳府茶:从“茶马古道”到“一带一路”

咸阳府茶:从“茶马古道”到“一带一路”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5-03-08 10:27 点击193次

▲ 伏茶加工中的切茶

融合:富茶旗被插进更多的区域

随着文化旅游的发展,咸阳市积极依托富茶的影响力,推出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目的地。目前已建成500平方米的中国福茶学习馆、裕兴重茶展览馆、泾阳砖茶传承馆、泾阳砖茶展览馆、益源记忆福茶作坊,致力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活动,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伏茶文化。泾阳府茶产业园和府茶镇的建设也初具规模,现已投入运营。节日期间,有许多研究和收集团队,并初步创建了以富茶为旗帜的休闲度假目的地。

伏茶是以陕南茶叶为主要原料,经发酵、煮沸、煎炸、开花等加工而成的一种发酵茶。伏茶以其“金花”而闻名。经过加工的茶叶最终会开满金色的花朵,香气浓郁,口感醇厚。

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机械制茶专业的季晓明对茶叶生产、研发和市场有着自己的理解。他看到了茯苓的经济价值和市场潜力,并将陕中茯苓的加工推广到陕南山区,给那里的人们带来了致富的希望。“作为一个陕南人,我觉得我应该为我的家乡做点什么,”冀说。

陕南有3000多亩茯苓生产示范基地。季晓明带领茶农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按照市场价值种植和生产茶叶产品。目前,有近30万个家庭、100多万人从事种植、采摘、制作和销售茶叶。他们每年购买4000多吨茶叶,多年来茶农的收入增加了约8000万元。60多万穷人因喝茶而脱贫,走上了小康之路。此外,通过茶园管理、采摘加工来吸引就业,通过技术培训来提高茶农的技能和水平,陕南贫困地区的茶农增加了稳定持久的效益。

带上采茶

韩忠、纪晓明在西乡县的十多年时间里,与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带领老百姓种植加工茯苓茶,走向市场,将大量废弃的夏秋茶转化为产品,进入市场,从而使山区茶农的收入翻了一番,为振兴农村做出了贡献。

本文《咸阳府茶:从“茶马古道”到“一带一路”》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ngshi-326120.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