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九胃”听起来很吓人,但其实一点也不夸张。因为中国确实是一个胃病大国,据统计,中国的胃病发病率已经达到85%,说明患者也一样多。
除了治疗胃病外,还要注意对胃的调理和保养。所以有很多所谓的养胃习惯。
但以下五种“养胃”习惯,不仅能养胃,还能成为胃病的“加速器”。早点摆脱他们才是正道。
1.长期喝粥
很多人觉得胃不好,消化不了食物,就长期以粥为主食,觉得粥味软烂,容易消化吸收。但是,这个习惯会给胃带来伤害。
这是因为人在咀嚼食物时会分泌唾液,唾液中的淀粉酶是帮助我们消化的重要物质。正是因为它与胃酸共同作用消化食物,才能分担胃的消化负担。
如果长期喝粥,少咀嚼,淀粉酶的分泌会大大减少,食物的消化就全靠胃了。久而久之,胃负担过重,容易导致胃动力不足的问题。
2.我喜欢空腹喝茶
喝茶是一种相对健康的习惯。但也有一些人特别喜欢早上空腹喝杯茶,既能让人神清气爽,又能起到暖胃养胃的作用。但其实空腹喝茶对胃的伤害最大。
茶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和生物碱,会刺激胃粘膜,引起胃酸分泌过多。早上醒来,肚子里什么都没有。空腹喝茶会增加胃酸的分泌。长此以往,会损伤胃粘膜,诱发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3、经常吃胃饼干
养胃饼干号称添加了猴头菇等养胃原料,可以中和胃酸,养胃。
但是,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养胃饼干都是以此为噱头。研究表明,所谓的养胃饼干含有很少的养胃成分。在烘烤的过程中,经历了高温脱水,导致大部分营养成分流失。
所以养胃饼干没有养胃效果。相反,吃饼干往往对一些容易腹胀气滞的胃病患者没有效果,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
4.经常吃豆腐
豆腐因其质地细腻、口感滑润柔软,一直被许多人用作养胃的食物。有的人甚至天天吃豆腐,或者一次吃豆腐太多。这些习惯都是错的,不能养胃。
豆腐富含蛋白质。吃多了会降低身体对铁的吸收能力,还会引起腹胀腹泻。
此外,豆腐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石膏,造成感冒,伤脾胃。豆腐吃多了会对脾胃造成损害。时间长了,胃病自然就来了。所以吃豆腐要适量,建议每日食用量不要超过150克。
5.少吃多餐
少吃多餐,对于一些胃病患者,如胃动力不足的患者,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以避免消化不良。
对于其他胃病患者,少吃多餐是不合适的。比如胃溃疡患者少吃多餐,对胃的伤害就更大。
因为胃溃疡患者胃酸分泌过多,食物进入胃内会刺激胃粘膜分泌更多的胃酸,加速胃肠蠕动,不利于溃疡疾病的恢复。
看了以上内容,你对养胃的一些不正确习惯了解的更多吗?
除了改掉以上五种错误的养胃习惯外,还要养成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如早睡早起,经常锻炼,三餐有规律,但要饿,定期体检,这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胃。
以上就是关于我国是胃病大国,5个“养胃”习惯,或是胃病“加速器”,要早改的介绍了,想更深入的了解,更多相关茶叶知识,请关注我们茶文化网 我们将不断更新,喜欢我们记得收藏起来,顺便分享下。
本文《我国是胃病大国,5个“养胃”习惯,或是胃病“加速器”,要早改》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ngshi-314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