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中小叶种和大叶种的区别
小叶种在叶片上就有明显区别,红茶叶片大而柔软,而且表面有腌好,成熟以后的叶片长度会达到30厘米左右,它的芽头极为肥硕,加工出的红茶金毫显露,条索粗大,鲜叶是小而脆的,它的叶面革质层比较厚,用它加工出来的干茶,条索比较细,外形秀丽。
2、芽叶区别红茶的芽叶重量在0.4~0.5克之间,每个采面上芽叶的数量在200~250个之间,比较轻,每个芽叶的重量只有0.2~0.25克,但每个采面上芽叶的数量却高达五百个,数量是大叶种的二倍。
3、叶绿体多,而且栅栏组织有60~100片层,它的光合速率特别高,导致海绵组织比较松散,栅栏组织细胞只有20~40层,叶绿体的含量也比较少,它的光合速率就比较慢,导致海绵组织少而异。
4、香气区别
小叶种在香气上也有所不同,不同的小叶种红茶有着不同的香味,七麻红茶有独特的苹果香,正山小种则有独特的松烟香,而四川红茶则带有诱人的橘子香,但云南大叶种红茶则具有独特的香气,它的香气浓郁而持久,有种自然的焦糖香或者红薯香,它的耐泡性特别强,经过多次冲泡以后,鲜香的气味依然存在。
小种红茶和大种红茶的区别在哪
小种红茶根据产地、加工和品质的不同,分为正山小种和烟小种两个品种。
正山小种是指产于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及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域内的茶树鲜叶,用当地传统工艺制作,独具似桂圆干香味及松烟香的红茶产品。根据产品质量,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共四个等级。
烟小种是指产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域外的茶树鲜叶,以功夫红茶的加工工艺制作,最后经松烟熏制而成,具松烟香味的红茶产品。根据产品质量,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共共个等级。
正山小种,又称拉普山小种,属红茶类,与烟小种合称为小种红茶。18世纪后期,首创于福建省崇安县(1989崇安撤县设市,更名为武夷山市)桐木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亦称红茶鼻祖,由福建武夷山深处当地茶农于明朝中后期机缘之下创制而成。后来在正山小种的基础上发展了工夫红茶。历史上该茶以星村为集散地,故又称星村小种。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国内外茶叶市场竞争激烈,出现正山茶与外山茶之争,正山含有正统之意,因此得名。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茶叶是用松针或松柴熏制而成,有着非常浓烈的香味。因为熏制的原因,茶叶呈灰黑色,但茶汤为深琥珀色。正山小种产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受原产地保护。
“正山小种”红茶一词在欧洲最早称 WUYI BOHEA,其中WUYI 是武夷的谐音;在欧洲(英国)它是中国茶的象征,后因贸易繁荣,当地人为区别其它假冒的小种红茶(人工小种或烟小种)扰乱市场,故取名为“正山小种”,“正山”指的是桐木及与桐木周边相同海拔;相同地域;用相同一种传统工艺制作;品质相同,独具桂圆汤味的统称“正山小种”,“正山”既指正确正宗的意义,而“小种”是指其茶树品种为小叶种,且产地地域及产量受地域的小气候所限之意;故“正山小种”又称桐木关小种。
大叶红茶和绿茶的区别
山东大叶茶属于日照绿茶。
大叶茶其实指的是某个品种的茶树,并不是特质某类茶叶。大叶茶在云南较为常见,多用来制作普洱茶,不过,有的人也用它来制作红茶或者绿茶。所以,并不能单单说大叶茶属于什么茶,而要看其制作工艺,看它是否经过发酵。
红茶大叶茶和小叶茶的区别
大叶种茶与小叶种茶的形态区别,大叶种角质层厚度2~4µm;中小叶种角质层厚度4~8µm。一般大叶种叶大柔软,叶面的革质层也比较薄;而小叶种叶片小而脆硬,叶面的革质层较厚,叶片硬脆。
大叶种红茶和红碎茶的区别
中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茶树品种:中小茶种茶树品种多数为小叶种和编种,茶汤颜色鲜红明亮,滋味淳厚丰富,口感回甘较佳;而大叶工夫红茶则以大叶种華茶、金钟种为主,茶汤颜色较深,滋味浓郁,带有鲜明的焦糖和烤焦味。
2. 采摘工艺:中小茶种一般摘下两三片嫩叶和一些茎梢,并以白毫较多为佳;大叶种则需要采摘下更多的嫩叶,并且尽量避免茶叶带有太多的刺激性硬梗和粗壮茎枝。
3. 揉捻工艺:中小茶种的揉捻一般偏轻,因为茶叶的相对小巧,容易破碎;而大叶工夫红茶的揉捻相对较重,以加强茶叶的口感和香气。
4. 烘焙工艺:中小茶种的烘焙时间一般较短,以保持茶叶的原味和香气;大叶工夫红茶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烘焙,在烘焙过程中逐渐提升茶叶的香气浓度和丰富度。
总的来说,中小茶种和大叶工夫红茶在品种、采摘、揉捻和烘焙等方面有所区别,在茶汤口感和味道上也略有不同。个人口味不同,可根据自己的口感和喜好做出选择。
本文《中小茶种和大叶红茶的区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ngshi-250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