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常识 > 红茶上投中投下投的区别

红茶上投中投下投的区别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15:58 点击90次

上投中投下投的区别

区别是放茶叶和加水的顺序不同:

上投法——先加水后放茶叶。

中投法——先加水后放茶叶再加水。

下投法——先放茶叶再加水。

上投法,冲泡茶叶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冲泡细嫩绿茶,通常是单芽或者一芽一叶,比如贵州都匀毛尖、洞庭碧螺春等。

操作很简单即“先水后茶”——杯子内注水至7分满,然后拨入茶叶,再倾斜杯身缓缓旋转两圈,让茶和水充分融合,最后静待1~2min,就可以饮用了。

细嫩的茶叶是茶树上刚刚生长出来的新生命,犹如刚出生的婴孩,珍贵且几乎没有防御力。冲泡这样的茶,不能用刚烧开的水,那样会烫伤它,一般80℃~85℃的水,有热度且安全。采用 “先水后茶”的上投法,也是为了避免水直接冲击茶身带来的物理伤害。

中投法,冲泡茶叶的一种方法。主要冲泡较细嫩且高香的绿茶,比方说龙井。

操作很方便即“先水后茶,再添水”——杯子内注水至3分满,然后拨入茶叶,再倾斜杯身缓缓旋转两圈。茶浸入水后,高冲注水至7分满,此时茶叶随水翻腾起舞,茶香开始弥漫。最后静待1~2min,就可以饮用了。

细嫩且高香的茶叶,经不得高温热力和水冲击的伤害,但是又需要温度来激发茶中的香气,所以采用“水-茶-水”的投茶顺序。先水后茶,保护茶叶不受热力的伤害,二次高冲注水,激发茶香。

下投法,冲泡茶叶的一种方法。也是平时最容易接触的一种冲泡方法。主要冲泡粗壮、粗老茶叶,通常一芽二三叶或者更低等级,比方说太平猴魁。

同家庭普通冲泡一样“先茶后水”——茶先投入茶器,提壶高冲注入水,茶叶随着水柱翻滚并舒展,然后倾斜杯身缓缓旋转两圈,最后静置1~2min便可以饮用了。

粗壮的茶,等级不高,身板强健,营养物质内敛。这样的茶要用高温的水来浸提它的内含物,同时利用热水注入时的冲击力激发它的内含物的扩散。

茶叶中投和下投的区别

上投法:先注水至七分满,再将茶叶放入。

下投法:先投茶到杯中,再倒水至七分满。

中投法:又称“三明治法”,先注水1/3,投茶浸润,后再注水。

上投法,冲泡茶叶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冲泡细嫩绿茶,通常是单芽或者一芽一叶,比如贵州都匀毛尖、洞庭碧螺春等。

操作很简单即“先水后茶”——杯子内注水至7分满,然后拨入茶叶,再倾斜杯身缓缓旋转两圈,让茶和水充分融合,最后静待1~2min,就可以饮用了。

细嫩的茶叶是茶树上刚刚生长出来的新生命,犹如刚出生的婴孩,珍贵且几乎没有防御力。冲泡这样的茶,不能用刚烧开的水,那样会烫伤它,一般80℃~85℃的水,有热度且安全。采用 “先水后茶”的上投法,也是为了避免水直接冲击茶身带来的物理伤害。

中投法,冲泡茶叶的一种方法。主要冲泡较细嫩且高香的绿茶,比方说龙井。

操作很方便即“先水后茶,再添水”——杯子内注水至3分满,然后拨入茶叶,再倾斜杯身缓缓旋转两圈。茶浸入水后,高冲注水至7分满,此时茶叶随水翻腾起舞,茶香开始弥漫。最后静待1~2min,就可以饮用了。

细嫩且高香的茶叶,经不得高温热力和水冲击的伤害,但是又需要温度来激发茶中的香气,所以采用“水-茶-水”的投茶顺序。先水后茶,保护茶叶不受热力的伤害,二次高冲注水,激发茶香。

下投法,冲泡茶叶的一种方法。也是平时最容易接触的一种冲泡方法。主要冲泡粗壮、粗老茶叶,通常一芽二三叶或者更低等级,比方说太平猴魁。

同家庭普通冲泡一样“先茶后水”——茶先投入茶器,提壶高冲注入水,茶叶随着水柱翻滚并舒展,然后倾斜杯身缓缓旋转两圈,最后静置1~2min便可以饮用了。

粗壮的茶,等级不高,身板强健,营养物质内敛。这样的茶要用高温的水来浸提它的内含物,同时利用热水注入时的冲击力激发它的内含物的扩散。

茶叶上投中投下投是什么梗

茶梗,是指茶叶的叶梗,也有人称茶枝、茶茎。所谓的“茶梗”,特指从成品茶上拣下的叶梗,最常见的是铁观音茶梗。一直以来,人们没有饮用茶梗的习惯。茶梗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香气从梗转移到叶芽中,要有适当的茶梗才能制出香高味浓的茶叶。尽管茶梗营养成分有限,但如今也有品茶人开始享用茶梗。

红茶上投还是下投好

三种投茶法泡茶上投好

上投法:采用上投法泡茶,对茶选择较强,细嫩名优绿茶一般用上投法,如碧螺春、信阳毛尖等。如对松散型或毛峰类茶叶,都是不适宜的,否则,会使茶叶浮在汤面。

第一步: 准备一只玻璃小壶或高玻璃杯,倒入85℃的水至壶或杯的七分满。

第二步:置茶。拿茶拨向茶杯中投茶,大约3~5克。

第三步:待茶叶伸展开来即可饮用。

PS:用上投法泡茶,虽然解决了部分紧实的高级细嫩名茶因开水温度太高,从而造成对茶汤和茶姿的不利影响,但同时,采用上投法泡茶,会使杯中茶汤浓度上下不一,茶的香气不容易挥发。因此,品饮上投法冲泡的茶时,最好先轻轻摇动茶杯,使茶汤浓度上下均一,茶香得以透发。

茶的上投和下投

上投法:适合茶叶嫩度较高、茶毫丰富的绿茶,如碧螺春、信阳毛尖、蒙顶甘露等。适合茶叶毫毛多、茶形细嫩的绿茶,比如如碧螺春、信阳毛尖、蒙顶甘露等。茶叶投入水中后会自行慢慢下沉,逐渐释放内含物质,表面上附着的茶毫也缓慢地在水中散开,这样泡出来的茶汤口感鲜活,并且也不会因为茶毫过多而显得浑浊。

下投法:适合茶形较松,嫩度较低的绿茶,如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下投法,即先放茶,再倒水。

先在杯中投入适量的茶,然后沿杯壁注入适宜温度的水七分满。下投法适用于茶形较松,嫩度较低的绿茶,如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

红茶适合上投法还是下投法

高级绿茶因其芽叶较嫩,通常使用上投法或中投法,其它茶类如乌龙茶、红茶、黑茶等适用于下投法。不过,如果对茶叶滋味等要求不是很高,或者茶叶品质一般的话,绿茶也可使用下投法。

本文《红茶上投中投下投的区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ngshi-211689.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