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常识 > 琥珀红茶和锡兰红茶区别

琥珀红茶和锡兰红茶区别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13:41 点击66次

琥珀红茶和红茶的区别

古树琥珀红茶属于滇红茶类,是瑞丽市都山大树茶叶合作社,阿兴潜心摸索,结合弄岛古茶园的茶树特征,用心制出的一类比较特殊的滇红。

其选用云南省瑞丽弄岛古茶园的百年以上乔木古茶树鲜叶为原料,在传统红茶工艺基础上,充分结合现代制茶工艺精心研制而成的一款独具特色的红茶。

缅甸琥珀红茶和血红茶区别

稀有度上红茶更稀有。

缅甸红茶珀的产量极为稀少,甚至有人认为红茶珀已经绝迹了。一般来说,颜色金红,但也有淡红和深红,非常珍贵的品种,非常美丽,图片根本无法展示出它的真实之美。缅甸金蓝珀的色彩要更加的丰富,缅甸金蓝珀在自然光线透光看是金灿灿的黄色,在黑色背景自然光线下会有蓝光,用紫光灯照射,会发出深蓝色的光。

普通红茶和锡兰红茶茶色区别

 印度拥有许多世界主要茶叶产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Darieeling(大吉岭)和Assam(阿萨姆)。阿萨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红茶产地之一,印度茶叶的80%产自阿萨姆地区。而大吉岭则是世界上最好的红茶产地,占印度红茶总产量的2%。

 大吉岭:大吉岭茶生长在喜马拉雅山脚下海拔750米到2000米的地方,在全世界最为著名,被很多人认为是最好的,因此被称之为“红茶中的香槟”。顶尖的大吉岭茶价位非常高,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上乘的质量,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采摘期非常严格: 初摘:2月底到3月中。春天是生的季节,万物复苏,寒冷过后,茶树上长出了新的嫩芽,比较脆弱,叶呈灰绿色,汁呈半透明色,温和淡涩的清香,其“初茶”的特点在于植物的花香和冲泡时有显著的淡黄绿色,故价格也最为昂贵。

 次摘:3月到6月。全世界的“夏茶”产于3月,次摘味美多汁,其茶叶特点是绿松右色的诱人外观,略显紫色的花,触摸时微微发亮的芽尖,冲泡后的茶叶颜色生动,特点是成熟醇香的口感,此间的茶以“麝香葡萄”而著称。这期间的茶有饱满的叶身,冲泡时醇香,颜色呈明亮的红铜色或有些略显紫色。

 雨花茶:7月到9月。“雨花茶”叶片肥大,颜色杂合,味浓色深,冲泡后,在雨季采摘,因此吸收了很多水分。

秋茶:10月到11月。10月和11月为“秋收”,因此成就此茶显著的特点,茶汤清淡可口,银色的微光和古铜色的汤色,秋茶有其独特的特质,喝起来与春摘茶和夏摘茶有所不同,冲泡的茶汤色泽呈黄铜色,清新芳香。

大吉岭红茶最适合清饮,但因为茶叶较大。需稍久焖(约5分钟)使茶叶尽舒,才能得其味。标准的大吉岭茶园多半分布在倾斜的半山坡上,以能够充分接受阳光和雨水的滋润与照拂。尤其海拔越高的茶园,等级与价格也相对往上攀升。大吉岭茶独具清新优雅之风韵。她拥有着一种特殊而迷人的雍容高贵的气质。随着春摘、秋摘、夏摘,以及海拔与各茶园、各年份的差异,各自散发出极精致细腻且不同层次的花香、果香、草香……,变化多端,耐人寻味。这也使得世界上众多的红茶爱好者对大吉岭茶痴迷若狂。

阿萨姆红茶,产于印度东北阿萨姆喜马拉雅山麓的阿萨姆溪谷一带。当地日照强烈,需另一种树为茶树适度遮蔽。由于雨量丰富,因此促进热带性的阿萨姆大叶种茶树蓬勃发育。阿萨姆红茶以6~7月采摘的品质最优,但10~11月产的秋茶较香。它的茶叶外形细扁,色呈深褐;汤色深红稍褐,带有淡淡的麦芽香、玫瑰香,滋味浓,属烈茶,是冬季饮茶的最佳选择。阿萨姆被认为是印度的原产茶,它生长在印度的东北部,这里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地区。阿萨姆茶传统上一般配牛奶用作早餐茶,它也是拼配爱尔兰或英式早餐茶标准原材料的基础茶。

印度以大吉岭、阿萨姆、尼尔吉里为国际商标品牌的红茶在全世界都有很高的知名度。目前北京茶叶市场上的红茶品种并不多,在高档超市里销售的红茶大多是非产茶国家进口的以花果茶为主要品种的袋泡茶。散装的红茶品种非常有限,高档的世界级红茶就更是难得一见了。印度的大吉岭红茶,中国安徽的祁门红茶,斯里兰卡的锡兰红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高香茶,其中尤以大吉岭红茶为最好。

手标红茶和锡兰红茶

ctc红茶更细碎。bop红茶叶长3-4mm,ctc红茶是利用特殊机器碾成碎末。

伯爵红茶与锡兰红茶的区别

红茶类型不同

伯爵红茶是混合调配茶,锡兰红茶是纯正红茶,全球三大红茶之一,伯爵红茶作为调和制品,和纯正的红茶在饮用方面也不同,锡兰红茶纯饮更佳,不能与锡兰红茶混为一谈。

原料不同

伯爵红茶的主成分以中国红茶为基,配香柠檬油、金盏花、红花为原料制成。而锡兰红茶是纯正的红茶,和祁门红茶、大吉岭红茶同为全球三大红茶。

口感不同

伯爵红茶作为调和茶,它的香味很出众,有厚重的油脂味道,而锡兰红茶在香味上更显淡雅,不及调和的伯爵红茶那般浓郁而丰富。

本文《琥珀红茶和锡兰红茶区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ngshi-200652.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