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泥茶叶罐和紫砂茶叶罐的区别
烹茶四宝是泡饮乌龙茶的茶具,它们分别是指:小烘炉、玉书煨、孟臣罐、若琛瓯。
一、小烘炉
小烘炉即烧水的火炉,红泥烘炉是传统的煮水用的炭炉。红泥烘炉选取粤东优质高岭土烧制,高尺余,置炭的炉心深小火势均匀且省炭;小炉有门有盖,有的炉门配有茶联,如“煮沸三江水,同饮五岳茶”古朴雅致;也有白铁制成的烘炉,小巧精致,以橄榄核、甘蔗渣为燃料,火热、无杂味。
二、玉书煨
玉书煨是煮水的壶,为扁形薄瓷壶,壶的容量只可容纳从汤杯只泡好一次的茶所需的水量。
三、孟臣罐
孟臣罐是泡茶的茶壶,正宗的孟臣罐是宜兴紫砂制小茶壶。孟臣是明代江苏宜兴紫砂壶名匠,姓惠,以制作小壶见长。用这种小壶泡茶色香味俱佳,盛夏隔夜茶不易馊,经久耐用,久用后以沸水注入也不会爆裂,且使用越久、保养越好越光泽柔润,韵味十足。在闽南、粤东和台湾省有“金玉有价,孟臣无价”的说法,足以说明喜欢乌龙茶的人对壶的钟爱之情。茶壶中滞积的“茶锈”常常是茶瘾君子炫耀自己饮茶“茶龄”长的实物见证。
四、若琛瓯
若琛瓯就是小品杯,若琛、孟臣合称茶具双臂。若琛瓯也可叫若琛杯,是一种薄瓷小杯,杯薄如纸,白似雪,小巧玲珑,酷似半个乒乓球和微型饭碗,3只小杯叠起来可含于口内而不露。正宗的若琛瓯产于江西景德镇,杯底有“若琛珍藏”字样,但非常罕见,这种茶杯通常有彩绘山水花卉,有的上书“清心明月”,“可以清心也”等回文,每杯仅能容7/8毫升茶汤,正合了功夫茶不为解渴,只为品饮怡神之意。平时,茶盘上只摆3个小杯,呈“品”字形。
紫砂跟紫泥茶叶罐的区别
1、茶具名称有:茶盘,茶叶罐,茶壶,盖碗。
2、茶具的用途:
(1)茶盘:茶盘是用来盛放茶杯、茶壶、茶道组、茶宠乃至茶食的浅底器皿。有圆月形、棋盘形、扇形,也可以是单层或夹层,夹层用以盛废水,也可以是抽屉式的,也可以是嵌入式。使用方法:端茶盘时,要先将上面的茶壶、茶杯、公道杯拿下,以免失手。用完后不可让废水长时间留在茶盘内,而是用干布将其擦干。
(2)茶叶罐:茶叶罐,形状各异,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而且,不同的形状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名贵与否,而且价钱也是不同的。使用方法:茶叶罐用完后要立刻密封好,以防茶叶受潮或者走味。
(3)茶壶:茶壶是一种供泡茶和斟茶用的带嘴器皿。主要用来泡茶,由壶盖、壶身、壶低、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盖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扳)等部分。使用方法:使用茶壶时,不可将壶嘴对着客人,而应朝向自己。用茶壶倾倒茶汤时,一定要用手指扶住壶盖,以免茶壶倾斜时,壶盖滑落摔碎。
(4)盖碗: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此外,盖碗也可当做品茗杯使用。使用方法:用盖碗茶时,要先揭开碗盖,再嗅盖香,最后闻茶香。不可将碗盖、碗身、碗托三者分开,否则既不美观也不礼貌。
紫砂罐和紫陶罐的存茶区别
紫陶罐不适合长期存茶。
紫砂罐是消味神器,但不是长期保存的最佳容器。
这是因为茶品在紫砂罐中会接触氧气,能够把导致杂异味、涩味、酸味的物质消解掉,如果老茶有杂异味、新生茶涩味明显、普洱突然产生酸味等有小毛病的茶时,放在紫砂罐中可以解决问题。
但如果放得太久,会导致汤质发散、活性物质大量消亡,普洱的本味就会消减,因此并不建议将普洱茶放在紫砂罐中长期保存。
紫砂茶叶罐与陶瓷罐的区别
选购茶叶罐要根据不同的茶叶选择不同的罐子。如存放铁观音或者花茶等味道较重的茶,用密封性好的瓷罐比较合适。陶类罐和瓷类罐是有区分的。一般陶类罐的透气性比较好,适合存放普洱茶等后发酵类的茶叶;瓷类罐密封度比较好,适合放不需要再发酵的茶叶。总体选购茶叶罐要求是密封性好/透气好、防潮、不透光、无异味。
醒茶用陶罐还是紫砂罐好
醒茶罐采用紫砂材质比较好。紫砂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其特点是结构致密,接近瓷化,强度较大,颗粒细小,断口为贝壳状或石状,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
宜兴紫砂器胎质具有这种特性,而且,于器表光挺平整之中,含有小颗粒状的变化,表现出一种砂质效果。
紫砂罐醒茶和一般罐区别
摊开静置撬散的茶叶可直接放在无强光直射、无异味、空气流通的环境中1-3天。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普洱茶原产于云南澜沧江流域中游一带的思茅、版纳、临沧等地,集散今云南思茅市普洱县。
它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点和工艺性特点。
本文《红茶罐子紫砂罐子的区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ngshi-184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