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常识 > 哈尼红茶和紫茶的区别

哈尼红茶和紫茶的区别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20 06:23 点击78次

锡兰红茶粗茶和细茶的区别

学习做奶茶有注意的:

1.茶底的秘密。制作港式奶茶一般选用锡兰红茶,多选用3种以上茶叶冲泡根据茶叶的粗细度,茶叶可以分为粗茶、中茶及细茶,粗茶香而回甘,中茶平衡味道,细茶取其茶色,将3种茶叶混合冲泡,可以使奶茶茶味更为丰富。港式奶茶一般会用白棉布茶袋冲泡。 而台式奶茶的茶底选择比较多,比如大吉岭红茶、阿萨姆红茶、乌龙茶等,多数只用1种茶叶冲泡。台式奶茶都是采用整片茶叶煮茶,所以不需要用茶袋。

2.冲泡的秘密。台式奶茶直接是将奶和茶放在锅里搅拌均匀。而港式奶茶则讲求奶和茶的融合,要诀是“一冲、二焗、三撞、四回温”。最重要的步骤是“撞茶”,将茶经茶袋撞进另外一个茶壶里,来回共4次。

3.茶叶的选择。有朋友认为,既然是在家自己煮,当然要选择最好的茶叶。

缅甸琥珀紫茶和紫红茶的区别

顾名思义,茶珀就是颜色像茶的琥珀。对于茶,我们中国人都不陌生,绿茶红茶普洱茶等,基本都有见过,茶珀就是颜色接近于茶色的琥珀。在透光的情况下,珀体的颜色看起来像红茶或者绿茶等,这是茶珀的第一特征。颜色并不是划分茶珀的唯一标准,茶珀是金珀的变种,所以茶珀还必须是金珀体,也就是具备金珀的特征,有一定透明度,棕珀类的也有看上去像茶色的,不算在茶珀一类,所以能叫茶珀的琥珀,必须是金珀体,透明度高。缅甸琥珀(红茶珀)缅甸琥珀(绿茶珀)缅甸琥珀(紫茶珀)茶珀具备留光的现象,而且在强光手电的照射下,通常都有一条紫色的光柱,称为紫彩。缅甸琥珀(红茶的紫彩)缅甸琥珀(绿茶的紫彩)缅甸琥珀(紫茶的紫彩)茶珀当中又细分为红茶,黄茶,紫茶,绿茶等品种,这几种茶珀的区分就在琥珀透光跟黑底机油光的不同上。红茶跟黄茶在黑底下,自然光阳光下都会有绿色机油光。绿茶是蓝紫色的机油光,紫茶本身珀体就在绿茶基础上带点紫,黑底的时候表面机油光紫色明显。实际上茶珀带有的机油光,并不是一定在深色或者黑色背景才能看见,只不过是深色背景更加明显。浅色背景或者透光的时候,也是能看见的,若隐若现,就是这变幻的色彩,才让茶珀既神秘又迷人。(茶珀浅色背景请参照前三张图)缅甸琥珀(红茶)深色背景缅甸琥珀(绿茶)深色背景缅甸琥珀(紫茶)深色背景茶珀在缅甸琥珀中自成一类,是比较稀有的品种,因为茶珀是变种,在金珀的基础上,由于内部矿物质的特性所反射出不同的机油光,导致了茶珀色彩的特殊性。茶珀是没有一个固定产量的,无法估计每年能有多少茶珀,或许一年都不会有一块,变种的产量也是变化多端,所以一块好的茶珀是非常稀少并且抢手的,也是琥珀玩家喜爱的收藏品种。从图中我们都能看见,每一块茶珀都是不同的,颜色都有一定差异,也就是说每一块茶珀都是孤品,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具有自身才有的个性。独有的色彩,不同角度呈现出的机油光,都让茶珀更加的神秘,也越发的有魅力,难以抗拒这变幻莫测的美丽,引无数玩家尽折腰!

伯爵茶和一般红茶的区别

类型不同,口感不同。

伯爵红茶和锡兰红茶这两者茶叶类型和口感都是不一样的,

伯爵红茶属于调味茶,口感丰富,和不同的茶搭配时,调配出的口味也不一样;

而锡兰红茶是全世界知名的红茶之一,口感清淡,香气鲜嫩。

哈尼茶是什么茶

勐海有八个茶山,位于澜沧江以西,从北往南,分别为:曼糯、勐海勐宋、南糯山、帕沙、贺开、布朗山、景洪勐宋;巴达在西部。

茶山名:帕沙普洱茶山

释名:“一座山,一条河”

茶山地理:勐海县格朗和乡西南帕沙村,处于南糯山与布朗山之间,海拔1200-2000米,年平均气温22℃,年降雨量1500毫米。

古树产地:帕沙新寨、帕沙老寨、帕沙中寨、、南干、老端等。

茶山历史:帕沙村唐宋时期即有哈尼先民居住种茶,目前仍保留相当数量古树。

古树现状:帕沙目前存留的古茶园有2900亩左右,每个寨子都有一定数量的古树资源。几百年树龄的古树存量很多,大树成片,基本未经矮化,保护较好。其中帕沙老寨的古树茶较为出名。

茶质特色:帕沙古树苦涩明显,但可以化开,清甜亦显,生津明显,山野韵足。

茶山名:巴达普洱茶山

释名:“仙人脚印”

茶山地理:勐海县西部,原属巴达乡,今属西定乡,西隔南览河与缅甸相望。海拔1580-2000米。

古树产地:曼迈、章朗、曼帕勒等。

茶山历史:巴达茶的出名主要是因为1962年发现的巴达野生大茶树,为云南成为世界茶发源地做出了贡献,勐海茶厂在巴达地区也有规模庞大的台地茶基地。其实除了野生茶和台地茶,巴达的栽培古树茶资源也很优秀,是当地的布朗族先民种植的,章朗古寨已有超过1400年历史。

古树现状:巴达章朗、曼迈等地的古树茶园自然环境保存较好,茶园与森林共生,古茶树自然生长,大多没有矮化,有少量小叶种。古茶园共有两千亩以上。

茶质特色:山韵饱满,香气纯正,苦涩明显,汤中有甜,回甘快而明显。

茶山名:曼糯普洱茶山

茶山地理:勐海县最北端,属勐往乡勐往村,同普洱的澜沧和思茅区交界。这里是澜沧江出普洱市、进入西双版纳的第一站。海拔1200-1300米。年降水量1300-1400毫米。

古树产地:主要有三个寨子,大寨、上寨、中寨。

茶山历史:这里曾是勐海通往澜沧的古道,历史上曾经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后来勐海通往澜沧的道路改道,曼糯茶区逐渐衰落。但仍保留了大量的古茶树资源。

古树现状:曼糯古茶山在五六十年代经过较大破坏,很多古树被砍掉种粮食。但目前仍保留了2000亩左右。茶山环境历经破坏,植被比较单一。

茶质特色:山野气韵清晰,苦涩明显,回甘较慢,香气较浓郁。

茶山名:勐宋(勐海)普洱茶山

释名:“山顶上的坝子”

茶山地理:勐海县勐宋乡,东接景洪市,南连格朗和乡,隔流沙河与南糯山对望。其中那卡茶区海拔1600米,保塘茶区海拔1700-1800米。年降水量1400毫米。

古树产地:大安、南本、保塘新寨、保塘旧寨,坝檬、大曼吕、那卡(腊卡)

茶山历史:是勐海最老的古茶区之一,那卡也是版纳最负盛名的产区之一,一百多年前即有汉人迁入经营茶叶生意。大曼吕等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立了新式茶园,成为勐海茶厂的重要原料来源。

古树现状:勐宋地区的古茶园目前还有3000亩左右。其中以那卡茶的最为出名,保塘茶区保护的最为完好。那卡古茶园种植密度较大,其中有一定小叶种混生。目前保留有300多亩。保塘古茶区与森林灌木共生,古茶分布密度较低,散布在森林里。还保留了一定量较粗大的老树。

茶质特色:那卡、保塘等古树茶普遍茶香纯正,苦涩明显,山野气韵强,回甘较慢。

茶山名:南糯山普洱茶山

释名:“(产)笋酱(之地)”

茶山地理:勐海县格朗和乡,景洪至勐海公路旁,距勐海县城24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年降水量1500-1750毫米。年平均气温16-18度。

古树产地:竹林寨、半坡寨、姑娘寨等

茶山历史:南糯山种茶历史悠久,享有盛名,传说当年诸葛亮南征时曾在此种茶,虽系传说,但古濮人种茶的历史则十分久远,后来哈尼人迁入南糯山开始种茶,南糯山半坡寨的茶树王即是历史的证明。在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这里都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民国时期这里是云南机器制茶的发祥地。八十年代大规模开发茶园时对古树有一定的破坏。

古树现状:目前南糯山古茶园约12000亩,是版纳地区最为著名和面积最大的古茶山。古茶园分布在9个自然村,由于分布较广,不同寨子的茶口感有一定区别以半坡老寨的茶最为出名。由于代经历史变迁,南糯山古树,矮化老树,台地茶并存,古树茶品质有所下滑。

茶质特色:汤质饱满,回甘较快,山野气韵较显。传统上南糯山茶香气较饱满,苦涩明显,近年来苦涩较弱,香气较不显。

贺开古树群

茶山名:贺开普洱茶山

释名:“最先看到太阳之地”

茶山地理: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村,北连著名古茶山南糯山茶区,东邻拉达勐水库,西面腑望勐混坝子。海拔1400-1700米。

古树产地:曼弄新寨、曼弄老寨,邦盆老寨、曼迈、曼蚌、曼囡等

茶山历史:贺开拉祜属古羌人余脉,很早就在贺开一代种茶。当地人以诸葛亮为茶祖,每年有仪式祭拜。当地还流传这古茶树的传说。近代贺开也是版纳较为著名的茶区之一。

古树现状:贺开现有连片古茶园9000亩以上,分布于贺开、曼蚌2个村委会7个寨。贺开古茶园在西双版纳所有古茶园中连片面积最大,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在曼弄新、老寨之间有十几株树龄近千年的大茶树。古茶园自然环境保护较为良好。

茶质特色:汤质饱满,略有苦涩,苦涩化甘较快,山韵明显。

布朗山

茶山名:布朗山普洱茶山

释名:布朗族聚居地

茶山地理: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南与缅甸接壤。年降雨量1300-1500毫米,年平均气温18.7度。老班章和新班章海拔1600-1700米,老曼娥寨相对海拔较低,约1200米。

古树产地: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曼新竜、曼糯等

茶山历史:布朗山的布朗族是古濮人的后裔,濮人在云南种茶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上溯到商周时期。目前在老曼娥寨还保留有较大规模的古茶园。老班章古树在本世纪早期开始逐渐为人所知,从外形到滋味,都具有明显特点,茶友中有普洱茶之王的称誉,至今仍是普洱茶市场价格的重要参考点。

古树现状:目前老班章和新班章寨共有古茶园两千多亩,以老班章树龄较老,自然环境保护较好,新班章亦存有相当数量的古树。老曼娥寨的古茶园面积更大,有三千亩以上。总体来说,当地人为维护老班章声誉,茶园生态保护和管理不错,但和大多数名山一样,存在过度采摘的情况,茶质有所下降。

雪域俄色茶和其他的茶有什么区别

你好,可以的。

晒干了耐保存,但如果短时间内可以喝完的话,建议还是不要晒太干了,里面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降血压很有效。

本文《哈尼红茶和紫茶的区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ngshi-161700.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