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红茶的正确冲泡方法
白茶之所以称为白茶是因为制作好的白茶茶叶具有白色绒毛因此才得名,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种之一,在冲泡白茶的过程中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将其所具有的特性体现出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白茶的泡法。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优质的白茶色、香、味、形具佳,在冲泡过程中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
(一)茶叶选择
一般优质白茶是一芽二叶初展,干茶翠绿鲜活略带金黄色,闻一闻香气清高鲜爽,外形细秀、匀整。
(二)准备茶具
冲泡白茶一般选用透明玻璃杯或透明玻璃盖碗,就如红茶一般,通过玻璃杯可以尽情地欣赏白茶在水中的千姿百态。
(三)泡茶用水
由于白茶较细嫩,叶子较薄,所以冲泡时水温不宜太高,一般掌握在80-85℃为宜。
(四)温杯
倒入少许开水于茶杯中,双手捧杯,转旋后将水倒出,目的是让杯子留有一定的温度。
(五)置茶润泡
用茶匙取白茶少许置放在茶荷中,然后向每个杯中投入3克左右白茶,提举冲水壶将水沿杯壁冲入杯中,水量约为杯子的四分之一,目的是浸润茶叶使其初步展开。
(六)运茶遥香
这是比较关键的,用左手托杯底,右手扶杯,将茶杯顺时针方向轻轻转动约半分钟,使茶叶进一步吸收水分,香气充分发挥。
(七)回旋注水冲泡
冲泡时采用回旋注水法,可以欣赏到茶叶在杯中上下旋转,加水量控制在约占杯子的三分之二为宜,冲泡后静放2分钟。
(八)品茶
先闻香再观汤色和杯中上下浮动玉白透明形似兰花的芽叶,观叶底可以看到冲泡后的茶叶在漂盘中的优美姿态,然后小口品饮、回味甘甜。
白茶和红茶哪个适合冷泡
我个人喜爱冬天喝红茶。因为本身红茶大多数人都是喜欢冬天喝,有保暖,暖胃的功能,人在冬季时也是保身体的调剂。白茶大多数人都是产地的人喝多些。
白茶和红茶的冲泡方法有什么不同
白茶的冲泡
六大茶类当中,白茶是唯一不经过杀青的茶。
整体的基本制茶步骤,在于萎凋+干燥。
风味简朴的白茶,保留了较多的天然风味物质。
从实际的冲泡效果看,白茶适宜用白瓷盖碗、玻璃杯、煮茶壶(特指老白茶。)
玻璃杯泡春白茶,适合办公场合选用。
至于煮一壶老白茶,则是寒冷天气下比较好的消遣。
从完整的体验茶香与茶味的角度看。
白瓷盖碗是冲泡白茶的最佳选择。
标准器型的100-110ml白瓷盖碗,建议搭配干茶5克。
不论是春白茶,秋白茶。
亦或者散白茶,白茶饼。
一应适用这样的茶水比例搭配。
由于不同的白茶,干茶体积大不相同。
于是,光是凭着手感判断投茶量,容易出现误差。
为了确保投茶量的精准,最好是用克秤称量。
白瓷盖碗泡茶时,烫壶温杯后,投入干茶。
环壁注入沸水,快速倒出茶汤。
内在物质丰沛的高山白茶,泡茶出汤的时间尽量要快。
一手注水,另一手紧接着倒出茶汤,整个的泡茶过程,时间以在7-8秒为最佳。
经过压制后的白茶饼,撬出来的茶饼略微紧结的抱在一块。
在一开始快出水冲泡时,干茶一时间无法完全舒展。
但这并没有关系,不需要等到茶饼完全泡开后,再倒出茶汤。
这样容易导致长时间闷泡,将整体的茶汤闷苦、闷浓、闷重。
正常的多次快出水泡茶后,盖碗内的干茶最终会有彻底吸足水,完全舒展的时刻!
红茶的冲泡
世界红茶的发源地,在福建武夷的桐木关。
发展迄今,已经延伸出了多种派系。
按加工方式分,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三种大类。
全发酵的红茶,性味温和。
红茶的常见茶香,有花香、蜜香、甜香、焦糖香、果香、粽叶香等。
泡茶时,若想完整感受红茶的香气滋味变化,建议用白瓷盖碗。
经过上釉的白瓷盖碗,材质紧密,不吸收香气和滋味。
再加上,盖碗的杯盖可以灵活调整。
相比壶嘴细小的紫砂壶、白瓷壶,盖碗更方便快速倒出茶汤。
另外,质感光洁的白瓷盖碗,不容易残留茶渍,更方便清洗。
全发酵的红茶,茶汤内拥有的茶黄素、茶红素较多,汤色重,茶渍明显。
而使用白瓷盖碗冲泡红茶后,简单冲洗与擦拭,便能够恢复光洁如新的状态。
盖碗泡红茶时,茶水比例与白茶相同。
标准器型的盖碗,投入干茶5克。
与此同时,泡茶的水温同样要沸水。
红茶里的高端代表——金骏眉。
全以桐木关高山茶区的芽头为原料,看似较为鲜嫩。
但是,冲泡的时候,建议用沸水泡金骏眉。
原料纯正的金骏眉,芽头构造紧密,花香清雅,汤水清润无比。
区区的沸水冲泡,构不成对好茶的伤害,反而能成就好茶的深层次茶味!
白茶和红茶一起泡有什么好处
白茶、绿茶和红茶,主要区别在于制作方法不同。具体如下
1、发酵程度不同
白茶是“轻微发酵茶”,绿茶是“不发酵茶”,红茶是“全发酵”茶。
2、茶叶颜色不同
白茶,表面满披白色茸毛;绿茶,清扬绿叶,形美;红茶,红汤红叶、香甜味醇
3、保存时间不同
白茶,保存时间适中。
绿茶,随着时间的流逝会陈化失去味道,保存时间较短。
红茶,能够保存相当长的时间,这样能适应长途运输,适合出口。
扩展资料
一、白茶制作工艺:
1、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2、萎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3、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4、保存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二、绿茶制作工艺:
1、杀青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使茶叶香气得到改善。
2、揉捻
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
3、干燥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态。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
三、红茶制作工艺:
1、萎凋
萎凋分为室内加温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两种。萎凋程度,要求鲜叶尖失去光泽,叶质柔软梗折不断,叶脉呈透明状态即可。
2、揉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使用双脚揉茶。50年代采用铁木结构双桷水力揉捻茶机。至60年代,揉捻这一工序又加以改进,采用了铁制55型电动揉捻机,提高制茶效率。揉捻时要使茶汁外流,叶卷成条即可。
3、发酵
发酵,俗称“发汗”,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指将揉捻好的茶胚装在篮子里,稍加压紧后,盖上温水浸过的发酵布,以增加发酵叶的温度和湿度,促进酵素活动,缩短发酵时间。发酵的目的,在于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酶的促进作用下发生氧化作用,使绿色的茶坯产生红变。
4、烘焙
烘焙一般采用一次干燥法,不宜翻动以免影响到干度不均匀,造成外干内湿,一般在6小时即可下焙,主要看火力大小而定。一般是焙到触手有刺感,研之成粉,干度达到,而后摊凉。
5、复焙
茶叶是一种易吸收水分的物质,在出售前必须进行复火,才能留其内质,含水量不超过8%。
白茶泡完和红茶颜色一样
当然属于白茶了。。。制作工艺不同。。。
绿茶是不 发酵茶,红茶是全发酵,白茶是轻微发酵的。。。颜色也有区别,绿茶是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红茶是红汤红叶;白茶是自然萎凋其中白毫银针是银绿色汤色浅黄近似无色。基本就是这样了。
功效上,绿茶是美白杀菌防癌消除自由基等;红茶是养胃软化血管;白茶是清凉败火防辐射希望可以帮到你
本文《白茶和红茶泡法区别》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ngshi-133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