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文化 > 茶叶知识 > 茶叶常识 > 客家艾糍和红茶的区别在哪

客家艾糍和红茶的区别在哪

文章来源:茶文化网 时间:2024-06-19 22:10 点击91次

客家艾糍粑的来历

艾叶粑粑又称蒿子粑粑,是一道传统的小吃,一般在清明节,寒食节食用。因为香蒿叶子很像辟邪的艾叶,也叫艾蒿,故可能有地方叫艾叶粑粑。香蒿草小,气味其实比艾叶清淡很多。

清明寒食里面有一种是艾叶粑粑,外表是深绿色的、里面的馅或是豆沙或是碎花生的甜糍粑,也有放碎菜叶做成咸的,入口即闻一股艾叶的清香。食之,可祛风驱邪。大冶地区用的是蒿草做米粑,也叫蒿子粑。

客家人艾糍的习俗

客家特产有梅州金柚、农家梅菜扣肉、炸芋圆、松原麦芽糖、艾糍、算盘子、炸南瓜圆、水蒸鸡、炸角子、豆腐套餐等。

1、梅州金柚:是梅州的王牌特产,是人们普遍喜爱的水果,梅县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金柚的生产地。

2、农家梅菜扣肉:农家梅菜扣肉以肥而著名,第一次品尝此肉的人,会因为它的肥腻而止筷,但是当你尝一口之后,会觉得它没有那么肥腻。

3、炸芋圆:客家特产炸芋圆入口特别的香脆,有浓浓的香芋味,而且油而不腻,客家人过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炸香芋圆。

4、松原麦芽糖:在梅县松源镇流传甚久,是一种颇有名气的土特产,深受梅州百姓和外地游客的喜爱。

5、艾糍:在客家人的餐桌上,艾草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食材,人们会将艾草加入花生或者芝麻,团成小团在锅里蒸煮,做成艾糍。

6、算盘子:是传统的客家小吃,它的颜色是绿色和紫色。它的形状就像算盘。非常的漂亮,象征着团圆。

7、炸南瓜圆:是客家不可缺少的一道菜。之最的方法是把南瓜切碎,把米粉和盐粘在一起,做成干馅备用。

8、水蒸鸡:是客家的特色菜,这是一种用山里长大的鸡做成的菜,用虫草颗粒喂养,吃的时候,会用手撕它,然后用特殊的味道吃。

9、炸角子:是每个客家人都会做的小吃,它的制作方法与北方的饺子相似,但是里面的馅料非常的不同。

10、豆腐套餐:包括豆腐布丁、油炸豆腐、豆腐球、糯米豆腐、油炸豆腐皮等。

广东客家艾糍的配方

食材:糯米粉 500克,水 自行调整,新鲜艾草 500克左右,煮艾草用的苏打粉 2勺,小麦淀粉 100克,苏打粉 2克

咸馅料: ,韭菜 250克,沙葛 半只,梅猪肉 400克,食盐 适量,生粉 适量

步骤 1

先准备馅料:韭菜切碎,沙葛切丁,猪肉可以剁碎也可以用搅拌机搅烂,三种食材混合一起,放食盐,生粉腌制

步骤 2

新鲜艾草会有泥沙,可以泡一泡,洗多几次。锅里烧开水后下艾草,放两勺苏打粉能保持艾草绿色。煮1分钟左右捞起放入冰水里,听说这样也能帮助保持绿色。

步骤 3,因为我的艾草不是很嫩,我就用榨汁机加点水做艾草汁。温热的艾草汁用来混合200克糯米粉和40克小麦淀粉,再放2克苏打粉让面团没那么粘,如果太干加点水,一点一点加,不要加过头了。揉起来不粘手就可以准备包馅了。

步骤 4,取掌心大小的艾草面团揉成圆,用手指慢慢捻开像饺子皮或者圆形,包馅料,捏紧,用玉米叶垫底放上做好的艾糍,水开后蒸10分钟,大功告成,香香的艾草味道和韭菜味道冲击味蕾

客家艾糍的正确吃法

放粘米粉是为了中和糯米粉的粘性

食材:新鲜采摘的艾草1000克,糯米粉500克,粘米粉50克,花生50克,白糖50克,无铝食用碱1汤匙,食油2小勺

第一步:将新鲜采摘回来的艾草清洗干净,洗好之后起锅加入2瓢的清水,在水里加入1汤匙食用碱粉,再大火煮开,水开之后加入1小勺食油,再将艾草放入锅中,煮至熟透,大概煮1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第二步:等艾草煮得差不多时,拿起一片带杆子的,用手指捏一下,如果能够很容易地将艾草捏成泥,就算是煮好了,用漏勺将煮好的艾草捞起来,放到冷水里面快速降温,这样可以保证艾草翠绿的颜色,不会发黑。

第三步:降温后的艾草捞起来,用手把水分稍微地挤干,再转移到大汤盆里面,加入艾草500克,加入500克的糯米粉,再加入50克的粘米粉,然后搅拌均匀,再起手揉成面团,将艾草和面团融合在一起,最后揉成一个光滑不粘手的面团即可。

第四步:将准备好的花生炒熟,去掉花生皮,再放到保鲜膜里面捣碎,再加入等比例的白糖,搅拌均匀做成花生白糖馅

第五步:准备一些大盘子,在上面刷上一层食油防粘,再将揉好的面团取出,放到桌面上,直接揉成长条,再分成均匀大小的小剂子,然后用手捏成一个一个的凹型,中间放上花生芝麻馅,再用虎口法,将馅料包到中间,再揉成圆球,放到刷油的盘子上,这样我们的糍粑生胚就制作完成了,重复操作,直到将所有的食材都做完。

第六步:起蒸锅,等蒸锅上汽之后,将做好的艾草糍粑全部放入蒸锅,盖上盖子,大火蒸10分钟即可。

本文《客家艾糍和红茶的区别在哪》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hangshi-107424.html

为您推荐
茶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