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的采摘标准是什么
第二道工序第四个环节。发酵是制造安溪铁观音乌龙茶的特有工序之一,发酵在乌龙茶也叫做青。做青能适当调节萎凋过程中水分蒸发和内含物自体分解。
乌龙茶的制作要比红茶、绿茶复杂得多。它吸取了红茶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制作原理,通过复杂的制作工艺,造就了乌龙茶独特的色、香、味。
其初制原理步骤如下:
鲜叶——晒青——凉青——做青(碰青/摇青+静置)——杀青——揉捻——干燥
这里要注意的是,乌龙茶有闽南、闽北、广东、台湾四大派别,它们的制工原理都是一样的,但各地方的实际工序和描述可能会有所差异。的制作工艺可以如下概括:
1、采摘
乌龙茶采摘遵循“三叶开面采”的原则,即当顶叶芽形成时,采摘顶芽开面的二三叶或三四叶。乌龙茶鲜叶采摘标准不同于绿茶,要求有一定的成熟度,芽梢大小基本一致,老嫩适中,这也是形成乌龙茶良好口感品质的基础。
2、萎凋
萎凋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也叫晒青、晾青。将采摘来的茶叶(也叫茶青)平铺在干净的筛子上,放置室外进行日光萎凋。待茶鲜叶的青气消失,叶表稍萎蔫无光泽时即可。这个工序要经历“晾青——晒青——晾青”三个步骤。
3、做青
做青是乌龙茶初制的第二道工序,也是形成乌龙茶品质特征的关键工序。做青是奠定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基础,它是以摇青、晾青多次反复的工艺过程,其工序最为繁杂。
乌龙茶的茶叶的采摘标准是什么
茶叶采摘标准有细嫩采、适中采、成熟采三种。乌龙茶的采摘属成熟采。须待新梢生长将成熟,顶芽已成驻芽,顶叶叶片开展度将八成左右,采下带驻芽的二三片嫩叶,俗称“开面采”。所谓“开面采”,按新梢伸展程度不同又有小开面、中开面、大开面之分。
小开而是驻芽顶部第一叶的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l/2:
中开面是驻芽顶部第一叶的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2/3;
大开面是驻芽顶部第一叶的面积与第二叶相似。
总之,必须掌握适宜的成熟度,芽梢大小大体一致,不老也不嫩。过于嫩采,既影响产量,制作出来的茶叶条索细小,香低味苦;过于老熟,则茶叶色泽变赤,味淡香粗,质量低下。茶季一到,茶叶成熟很快,看起来很嫩的茶叶,经两天就必须采摘,否则过于老熟。
乌龙茶审评标准用茶量为多少克
1个小时左右。茶叶审评分干评和湿评二大工序八大因子,即干评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净度;湿评茶叶的香气、汤色、滋味、叶底。
审评过程主要靠审评人员通过眼睛、鼻子、嘴巴,对八大因子鉴别来决定茶叶的品质。乌龙茶品质审评以湿评为主,干评为辅。
乌龙茶国标审评用多少克
乌龙茶湿评以香气、滋味为主,结合汤色、叶底。冲泡前,先用开水将杯盏烫热。称取样茶5克,放入容量110毫升的审评杯内,然后冲泡。冲泡时,由于有泡沫泛起,冲满后应用杯盖将泡沫刮去,杯盖用开水洗净再盖上。
第一次冲泡2分钟即可嗅香气,第二次冲泡3分钟后嗅香气,第三次以上则5分钟后嗅香气。每次嗅香时间最好控制在5秒钟内。每次嗅香后再倒出茶汤,看汤色、尝滋味。
一般高级茶冲泡4次,中级茶冲泡3次,低级茶冲泡2次,以耐泡有余香者为好。
本文《乌龙茶叶采摘标准是多少克》链接:https://www.tea-bar.com.cn/chayecaizhai-99282.html